第七基础设计
第七节 基 础 设 计
十一、基础设计 设计基础的结构型式、材料与初始尺寸 天然地基上浅基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 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n, 验算地基承载力 础 设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若有必要):验算地基的变形(若有必要); 验算地基稳定性(若有必要) 计内容与步骤 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 基础细部结构和构造设计 绘制基础施工图 1、基础设计步骤
十一、基础设计 1、基础设计步骤 天 然 地 基 上 浅 基 础 设 计 内 容 与 步 骤 设计基础的结构型式、材料与初始尺寸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 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验算地基承载力 基础细部结构和构造设计 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 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若有必要);验算地基的变形(若有必要); 验算地基稳定性 (若有必要) 绘制基础施工图
十一、基础设计 说明 1、《地基基础规范》第3.0.1条: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和七层 以下的民用建筑及一般的工业建筑物等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2、《地基基础规范》第3.0.2条: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3、《地基基础规范》第3.0.2条: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 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4、《抗震规范》第4.2.1条:不超过8层且高度小于25m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天 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验算 5、《地基基础规范》第3.0.4条:确定基础的底面积,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基础内力、配筋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按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S=1.2S+1.4S 标准组合 Qk 基本组合: S=1.35S+14×0.7S 1、基础设计步骤
十一、基础设计 1、基础设计步骤 1 、《地基基础规范》第3.0.1条: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和七层 以下的民用建筑及一般的工业建筑物等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2、《地基基础规范》第3.0.2条: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3、《地基基础规范》第3.0.2条: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 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4、《抗震规范》第4.2.1条:不超过8层且高度小于25m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天 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验算。 5、《地基基础规范》第3.0.4条:确定基础的底面积,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基础内力、配筋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按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说明: Gk Qk S S S = + 1.2 1.4 标准组合: 基本组合: Gk Qk S S S = + 1.35 1.4 0.7 Gk Qk S S S = +
十一、基础设计 柱几 柱下条形基础: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 力较低、柱间距离较近时,可采用柱下条 形基础。 柱 十字交叉基础:上部荷载较大、采用条形 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可采用 贱 十字交叉基础。将基础纵、横两个方向联 系起来,其整体性比较好。 柱 筏板基础:上部荷载大、地基软弱或防渗 需要时,可采用筏板基础,其整体性比好。 2、基础选形
十一、基础设计 2、基础选形 十字交叉基础:上部荷载较大、采用条形 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可采用 十字交叉基础。将基础纵、横两个方向联 系起来,其整体性比较好 。 柱下条形基础: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 力较低、柱间距离较近时,可采用柱下条 形基础。 筏板基础:上部荷载大、地基软弱或防渗 需要时,可采用筏板基础,其整体性比好
A
十一、基础设计 2、基础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