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民法概迷 第一节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民法的概念 之一(1):通说,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 1866年日本学者津天真熴在介绍吹洲法律 时把荷兰语“ Burgerlyk reget”转译“市 民法”时,没有直接翻译为“市民法” 而是采用了“民法”的用语。主要考虑到 日本为取业社会,而欧洲及古罗马为撤邦 社会
一、民法的概念 之一(1):通说,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 1866年日本学者津天真道在介绍欧洲法律 时把荷兰语“Burgerlyk Reget”转译“市 民法”时,没有直接翻译为“市民法” , 而是采用了“民法”的用语。主要考虑到 日本为农业社会,而欧洲及古罗马为城邦 社会。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第一章民法概迷 第一节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一、民法的概念 之一(2):欧洲人心目中形成市民亦即国 民、公民的观念。在日本和中国的东方社 会,市民是城里人,与乡村人对应。并不 具有公民的含义。只有“民”才能包括市 民 和乡村人。再者,“市民法”在罗马语言 中同时具有罗马人的法、罗马民族的法的 含义。 Civitas(城邦)具有作为秩序社会的 民族的意思
一、民法的概念 之一(2):欧洲人心目中形成市民亦即国 民、公民的观念。在日本和中国的东方社 会,市民是城里人,与乡村人对应,并不 具有公民的含义。只有“民”才能包括市 民 和乡村人。再者,“市民法”在罗马语言 中同时具有罗马人的法、罗马民族的法的 含义。Civitas(城邦)具有作为秩序社会的 民族的意思。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第一章民法概迷 第一节民法概念询源和历史心 、民法的概念 之二:认为是,日本学者萁田麟祥 在明治维新后制定民法典时把法语 ( droit civi1)译为民法(參见《中国民法 总论》胡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版,原版1936年)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一、民法的概念 之二:认为是,日本学者箕田麟祥 在明治维新后制定民法典时把法语 (droit civil)译为民法(参见《中国民法 总论》胡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版,原版1936年)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民法的概念 之三:民法来自《尚书·孔氏传》 (P1)(参见徐谦《民法总论》 (会文堂1926年版P30;陈嘉梁: 《‘民法”一词探源》,敢《法学研究》 1986年1期)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一、民法的概念 之三:民法来自《尚书•孔 氏传 》 (P1)(参见徐谦《民法总论》 (会文堂1926年版P30;陈嘉梁: 《‘民法’一词探源》,载《法学研究》 1986年1期)
第一章法概迷 第一节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民 民法的概念 立法:1890年《日本帝国民法》制定,民法一词在 文法上正式使用。清末,沈家本等人为修订 法律大臣,粵请日本松冈正义等人起草民法 从日本引选“民法一词。在立法时,结合碑的 概念,自创“民律”,并于1911年完成《大清 民律草案》。1926年完成民法修订,只是作 为亲例引用,不是正式立法。1929年国民政 府制定公布《中华民国民法总则》,10月10 日实行。“民法”正式被我国采用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一、民法的概念 立法:1890年《日本帝国民法》制定,民法一词在 立法上正式使用。清末,沈家本等人为修订 法律大臣,聘请日本松冈正义等人起草民法, 从日本引进“民法一词。在立法时,结合律的 概念,自创“民律”,并于1911年完成《大清 民律草案》。1926年完成民法修订,只是作 为条例引用,不是正式立法。1929年国民政 府制定公布《中华民国民法总则》,10月10 日实行。“民法”正式被我国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