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65)二、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222)二、DNA损伤的修复. (267)三、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的关系(224)第五节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267)第二节基因的分离、合成和定位诱变(225)一、细菌的接合作用一、从基因文库或eDNA文库中分离目的.. (227)二、细菌的转导(267) (229)基因++...三、细菌的遗传转化(269)二、基因的化学合成(231)..四、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 (270) (236)三、PCR扩增基因.......第六节真核徽生物的遗传学特性......... (271)(236)四、基因的定位诱变一、酵母菌的接合型遗传.......... (274)第三节 微生物与克隆载体"(237)二、酵母菌的质粒...... (274)*. (238)、质粒载体..三、酵母菌的线粒体.+....(275)二、入噬菌体裁体与黏粒载体... (238)四、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275)三、M13噬菌体载体与壁菌粒载体.. (239)第七节微生物育种(277)四、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 (239)一、诱变育种.. (278)五、人工染色体(241)二、代谢工程育种.. (280)第四节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242)三、体内基因重组育种. (281)(24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四、DNAShuffling技术... (282)(245)二、DNA 连接酶..........小结(282)外源基因导人宿主细胞(245)第五节复习题(282)(246)一、外源基因与载体的体外连接+思考题(283)二、克隆裁体对宿主的基本要求(247).第九章微生物基因衰达的调控++(283)(248)三、外源基因导人宿主细胞...第一节转录水平的调控(285)四、目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248)...、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287)(251)第六节外源基因在细菌中的表达-二、分解代谢物阻逻调控(287)一、外源基因的转录(252)三、细菌的应急反应(288)(252)二、外源基因的翻译四、通过因子更换的调控(289)(253)三、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五、信号转导和二组分调节系统(290)第七节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展望++大、入噬菌体溶源化和裂解途径的转录-..(291)(256)一、基因工程药物.调控t..... (292)(257)二、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转录后调控第二节.. (292)(257)三、基因治疗..........一、翻译起始的调控....... (292)四、基因工程研究展望** (257).........二、mRNA的稳定性.......++++(294). (258)小结三、稀有密码子和重叠基因调控(294)..... (259)复习题…四、反义RNA调控-(295).... (260)思考题五、翻译的阻邀调控(296)第十一章微生物的生态......(260)六、PpGpp对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261)第一节七、细菌蛋白质的分泌调控- (297)与作用(261)第三节古生菌的转录及其调控 (297)、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61).+一、古生菌的基本转录装置....... (297).. (262)二、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二、古生菌的转录调控.......(302)第二节环境中的徽生物.. (263)..小结.(302)(263)一、微生物群落.......+....复习题(303)(263)二、陆生生境的微生物...-思考题一* (304)三、水生生境的徽生物(264).......第十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304)(265)四、大气生境的微生物......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一(304)(265)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一、历史回顾1
自录(357)六、动物体中的微生物...(307)小结(358)七、植物体中的徽生物(308)复习题+.+.+.........+........思考题(358)八,工农业产品上的微徽生物及生物性薇膚.................的控制(311)第十三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359).................九、原位研究方法及应用分子生物技术.(311)第一节(360)真细菌的多样性.第三节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312)、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360)一、人体微生物(312)(362)..二、真细菌的主要类型二、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的传播(313)三、主要的放线菌类型. (372)t三、病原微生物道过食物的传播(314)第二节古生菌的多样性(374)..-(314)四、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的传播一,古生菌系统发育总观.. (374)...(314)五、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二、极蹦嗜盐古生菌.........(375).... (314)第四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三、产甲烷古生菌(377)+.(315)、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四、超嗜热古生菌(377)-二、重金属的转化(318)(378)五、无细胞难的古生菌:热原体属,(319)三、污染介质的徽生物处理六、还原硫酸盐古生菌:古生球菌属.(378)四、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322)七、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378)..(323)五、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八、古生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 (379)小结(324)第三节.. (380)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复习题(324)、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380)...思考题(325)二、藻类(381)第十二章三、真茵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382)鉴定·(326)四、黏菌(386)第一节进化的测量指征(327)五、原生动物(387)..、进化指征的选择(327)第四节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88)........二、rRNA作为进化的指征(328)、什么是徽生物资源?(388)......三、rRNA的顺序和进化..... (329)二、微生物资源的特点.. (388).. (331)四、系统发育树.......三、资源的开发利用函待拓宽和深入(389)(332)五、三界生物的主要特征.四、积极开展微生物资源的迁地保护和就地第二节细菌分类(334)保护(390)+++++.+...+(334)小结…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ttot(390)二、分类单元的命名(336)复习题....(390)三、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338)思考题(391)..第三节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343)第十四章感染与免疫.. (392)一、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 (.343)第一节感染的一般概念..* (393)..二、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344)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393)三、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 (345)二、微生物的致病性. (394)四、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346)第二节....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397)五、遗传重组(348)一、生理屏障.. (397).六、微生物鉴定(348)二、体液因素. (398).第四节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三、细胞因素.. (400)..技术... (349)四、炎症........ (401)一、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 (349)第三节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401).....二、快速、自动化微生物检测仪器和设备.(353).一、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401)..三、现代分于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采用.…(355)二、抗原和抗体(404)四、计算机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355)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408)
目录(409)四、T细跑介导的细胞免疫一、连续发酵(441)五、克降选择和免疫耐受性(411)(443)二、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412)第四节抗感染免疫兰、固态发酵(445)一、病毒感染与免疫(412)四、混合塔养物发酵(447)(414)二、细菌感染与免疫第三节微生物工业的主要产品.(448)三,联合抗感染免疫(415)一、食品和饮料.. (448).(415)第五节免疫病理.二、抗生素、其他徽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451)一、超敏反应…(415)三、氨基酸、有机酸、醇、维生素、核苷酸、二、自身免疫病…(416)素(455)福(417)三、移植免疫.....四、酶制剂(457)四、免疫缺陷(419)五、微生物农药、肥料和饲料,(458)五、肿瘤免疫(419)第四节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462)++....第六节免疫学的实际应用(421)一、微生物能源(462)(421)一、抗体的制备及应用二、微生物冶金(467)二、免疫学技术(424)三、石油工业中的微生物生物技术 (467)三、免疫预防(427)四、徽生物传感器和DNA芯片(468)小结(428)五、微生物塑料、功能材料和生物计算机..(470)复习题(429)六、海洋和宇航中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471)思考题(430)小结(473)第十五章薇生物生物技术(431)复习默(473)第一节微生物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思考题(473)特征.. (432)一、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433)主要参考书目(475)(435)二、大规模发酵的待征.......附录1(478)常见微生物名称索引第二节微生物工业发酵的方式.(441)附录2常用微生物学名词索引(481)
启迪·兴趣·探索19·二元培养物33·最小和最大的细菌68·产生巨大压力的真菌附着胞72·原核生物中也有细胞骨架吗?90·琼脂——从餐桌到实验台102·肠内醇母菌感染导致醇酒110·“鬼火”的生物学解释113·分子马达(molecularmotor)142·惊人的数宇160·有关的术语183·割裂基因的发现207·“第二遗传密码”"折壹密码”?211·微生物向邻居“借”或“盗用”基因214·质粒原噬菌体259·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为什么不杀死自己?293·表面展示技术310·微生物间的互惠、“违约”和“制裁”318·走出化学农药污染的“围城”354·从“以身试菌”到“吹口气查胃病”355·微型生物芯片实验室检测微生物379·附生在火焰球菌表面的最小古生菌384·创新思维与伟大的发现388·未培养微生物与生物多样性396·微生物与生物恐饰423·抗体酶455·“押送”病原菌赴“刑场”463·微生物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绪论从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以来,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只不过300多年的历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微生物学,也比动物学、植物学晚得多,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门学科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其间许多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得微生物这种最小的生命体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特别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健康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最具生命力的科学也一直是推动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本章将首先从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开始,通过介绍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着重介绍微生物学创立和发展的美基者及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将对21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微生物基因组学给微生物学发展赋予的生机和使命予以介绍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