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 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 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 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 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①裒:音pou。②佥:皆。③邴原:汉末学者。 2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有助之者,不听听:听任B.裒告求属令属:联系 C.安丘令以为诣己诣:造访D.犹思慕不能进慕:依恋 2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步担干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击沛公于坐 C.此则京邑之人也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某所,而母立于兹 2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哀有操行的一组是 ①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 ②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③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④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⑥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②④⑤ 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 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25.翻译和断句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乡人管彦少有才末知名裒独以为必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备始怎便共许为婚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②吾德薄不足以荫卿。 ③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六)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稍迁仪同 司,袭爵新义郡公。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 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 屡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 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 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 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 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符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 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搗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 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 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 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先是,江东有歌谣曰 黄斑青骏马,发自寿阳浚,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
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 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 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 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 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①裒:音 póu。 ②佥:皆。 ③邴原:汉末学者。 2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 B.裒告求属.令 属:联系 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 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 2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步担干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击沛公于坐 C.此则.京邑之人也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某所,而.母立于兹 2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 ①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 ②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③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④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⑥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 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25.翻译和断句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末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②吾德薄不足以荫卿。 ③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六)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 司,袭爵新义郡公。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 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 屡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 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 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 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 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符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 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注〕:“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 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 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 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先是,江东有歌谣曰: “黄斑青骏马,发自寿阳浚,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
际,又乘青骏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 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 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 寝疾,数日意卒,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 〔注)搗(hui):挥手呵斥 2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 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说:劝服。 C.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 潜:暗中。 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次:驻扎。 2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 ①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③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④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⑤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⑥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④6D.③⑤⑥⑥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独生子与他交往 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陈人丧失了锐气 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 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败陈 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明白 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人欲战,蛮奴搗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2)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七)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 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 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 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 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 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 “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 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 “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 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 我即以斧自刭死!”诫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 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 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 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東,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 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
际,又乘青骏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 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 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 寝疾,数日意卒,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 〔注〕撝(huī):挥手呵斥。 2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 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说:劝服。 C.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 潜:暗中。 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次:驻扎。 2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 ①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③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④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⑤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⑥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6 D.③⑤⑥⑥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独生子与他交往。 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陈人丧失了锐气。 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 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败陈 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明白。 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2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2)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七)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 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 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1,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 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 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 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 “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 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 “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 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 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 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 ②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 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 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 3 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 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
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教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 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東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劃4颈以塞责耶! 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 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1劬(qu):劳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u):忽然。4劃(li):割。 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饵诚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劉颈以塞责耶 3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 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 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 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 食三日而死 34.把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八)(2008年江苏卷)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 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 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 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 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 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 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 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 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 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 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 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
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 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 4 颈以塞责耶!” 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 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1 劬(qù):劳苦。2 夏:亦作“榎”,木名。3 欻(xū):忽然。4 劙(lí):割。 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劙颈以.塞责耶 3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 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 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 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 食三日而死。 34.把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八)(2008 年江苏卷)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 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 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 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 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 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 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 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 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 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 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 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
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选自 《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3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 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 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 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 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 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3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九)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 ,恃才少所推可, 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 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 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 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 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奷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 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 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遺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 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 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 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 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 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 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 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 尚存 (本文有删节)
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 《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3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 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 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 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 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 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3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九)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 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 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 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 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 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 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 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 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 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 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 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 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 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 尚存。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