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芦花荡月明风轻,老头子张皇失挫。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他们拎着装满赃▲物的箱箧▲笑嘻嘻的回到欧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他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B.黄山的层峦叠障、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C.圆明园堪称东方最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这则新闻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 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 D.④⑤①③② 6.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 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 子写出相应的人物。“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中的 “他”是 (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芦花荡月明风轻,老头子张皇失挫。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他们拎着装满赃. ▲ 物的箱箧 ▲ 笑嘻嘻的回到欧洲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他已经精疲力竭, .....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B.黄山的层峦叠障、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 C.圆明园堪称东方最富丽堂皇 ....的博物馆。 D. 这则新闻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④⑤①③② 6.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 ,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 子写出相应的人物。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中的 “他”是 。(2 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
(2)《爱莲说》中总括莲的品格的一句是 (3) 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5)存者且偷生 (杜甫《石壕吏》) (6)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7)《春望》中承上启下,移情于物,表达诗人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同学们每人领到一本《清风廉韵》学生读本,大家都在 翻看,赵健却拍拍书说:“回去之后,这本书可以睡大觉了!”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将怎样 规劝他认真阅读《清风廉韵》?(2分) 9.亲爱的同学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 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的确,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 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吧! (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 (2分) (2)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爱心故事 ④说一说爱心人物 (3)请你围绕“爱”这一中心话题仿写句子(2分)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 我是,就要给别人送去:假如我是,就要给别人送去 (4)【探究材料】这是关于爱的几则材料,请大家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①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妞妞从10层高楼坠落。 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 昏迷,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
(2)《爱莲说》中总括莲的品格的一句是 。 (3) ,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5)存者且偷生, 。(杜甫《石壕吏》) (6)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 7 )《 春 望 》 中 承 上 启 下 , 移 情 于 物 , 表 达 诗 人 感 时 伤 世 感 情 的诗句 是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同学们每人领到一本《清风廉韵》学生读本,大家都在 翻看,赵健却拍拍书说:“回去之后,这本书可以睡大觉了!”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将怎样 规劝他认真阅读《清风廉韵》?(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亲爱的同学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 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的确,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 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吧! (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 分) ①讲一讲爱心故事 ② ③ ④说一说爱心人物 (3)请你围绕“爱”这一中心话题仿写句子(2 分):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 我是__________ ,就要给别人送去__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__,就要给别人送去 __________。 (4)【探究材料】这是关于爱的几则材料,请大家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 分) ①2011 年 7 月 2 日下午 1 点半,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妞妞从 10 层高楼坠落。 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 昏迷,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
②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王一民用一辆破旧 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 岛 ③暴风雨过后,大海恢复了平静。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困在浅水洼里,即将死 去。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小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我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 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 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 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011题。(4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 的气势和 的景色。(2分) 11、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 城府
②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 岁的儿子王一民用一辆破旧 的三轮车,载着 99 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 岛。 ③暴风雨过后,大海恢复了平静。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困在浅水洼里,即将死 去。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小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我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 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 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 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古诗《望岳》,完成 10—11 题。(4 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 泰山 的气势和 的景色。(2 分) 11、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2 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 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 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 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便要还家 (2)或不应所问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异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便盒船 屋盒俨然 C.遂遂与外人间隔遂缘小溪 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4、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16、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2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17-21题 献你一束花 (1)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2)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 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 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 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3)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 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4)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 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 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 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便要还家 (2)或不应所问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遂 遂与外人间隔 遂缘小溪 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4、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 分) 16、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2 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 17--21 题 献你一束花 ⑴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⑵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 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 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 ——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⑶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 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⑷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 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
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你 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 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 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 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 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 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5)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 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 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⑥6)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 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 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7)“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8)“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9)“我是失败者。” ⑩“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 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D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 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①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7、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8、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选文第(4)、第(5)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0、选文第①D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2分) 21、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2-26题 大榕树下的相逢
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你 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 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 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 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 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 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⑸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 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 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⑹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 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 “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资*源%库⑺“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⑻“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⑼“我是失败者。” ⑽“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 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⑾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 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⑿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17、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 分) 18、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9、选文第⑷、第⑸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20、选文第⑾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2 分) 21、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 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22---26 题 大榕树下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