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次学情监测 语文试题(90分钟120分) 四 五 作文等级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差使(chai)惧惮(dan)箱箧(qie)人才济济(q1) B、琐屑(xie)惶急( huang)拂晓(f)猝然昏厥(zou) C、愧怍(zuo)颓唐(tui)瓦砾(1i)全身震悚(s6ng) D、徙倚(tu)凹凼(dang)荒谬(miu)步履蹒跚(pan)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荡然无存 赅人听闻 B、宽厚仁慈 低声絮说 长途跋涉 穷愁瞭倒 C、呆滞笨绌变卖典质祸不单行大庭广众 D、神色尴尬 触目伤怀微不足道狼藉满地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 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 B.焕发承载凝聚 C.焕发承担凝结 D.散发承担凝聚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贩毒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了
八年级第一次学情监测 语文试题(90 分钟 120 分) 题 目 一 二 三 四 五 作文 等级 一 二 分 数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差.使(chāi) 惧惮.(dàn) 箱箧.(qiè) 人才济.济(qí) B、琐屑.(xiè) 惶.急(huáng) 拂.晓(fú) 猝.然昏厥(zòu) C、愧怍.(zuò) 颓.唐(tuí) 瓦砾.(lì) 全身震悚.(sǒng) D、徙.倚(tú) 凹凼.(dàng) 荒谬.(mìu) 步履蹒.跚(pán)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荡然无存 赅人听闻 B、宽厚仁慈 低声絮说 长途跋涉 穷愁瞭倒 C、呆滞笨绌 变卖典质 祸不单行 大庭广众 D、神色尴尬 触目伤怀 微不足道 狼藉满地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 )了无 尽的力量。 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 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贩毒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了
C、庆功会上,大家谈笑风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D、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 中去了。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夏天的凤凰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土家民族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10分) 6.古诗词积累(10分) (1)树树皆秋色, (2) 平海夕漫漫。 (3)木落雁南度, (4) ,便引诗情到碧霄。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 ,铁马冰河入梦来。 7)《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境相同,劝勉人 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句子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的诗句 是 三、(5分) 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据兰州日报报道(首席记者杨贵智记者耿睿文/图)在纪念抗日战争胜 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由兰州日报社主办、省文联、兰州军 区将军书画院协办的“纪念抗战胜利,怀念抗战老兵”书画笔会在兰州日报社举 行。来自全省书画名家及兰州军区将军书画院的近20名书画名家齐聚一起,挥 毫泼墨,以纪念70年前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C、庆功会上,大家谈笑风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D、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 中去了。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夏天的凤凰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土家民族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二、(10 分) 6.古诗词积累(10 分) (1)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源%库(2) ,平海夕漫漫。 (3)木落雁南度, 。 (4) ,便引诗情到碧霄。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6) ,铁马冰河入梦来。 7)《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境相同,劝勉人 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句子 是 , 。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的诗句 是 , 。 三、(5 分) 7.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20 字)。 (3 分) 据兰州日报报道 (首席记者 杨贵智 记者 耿睿 文/图)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 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 70 周年来临之际,由兰州日报社主办、省文联、兰州军 区将军书画院协办的“纪念抗战胜利,怀念抗战老兵”书画笔会在兰州日报社举 行。来自全省书画名家及兰州军区将军书画院的近 20 名书画名家齐聚一起,挥 毫沷墨,以纪念 70 年前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8.名著阅读。(2分)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 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 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0--11题(6分)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9.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时间?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3分) 10.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3分) 五、(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16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 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 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 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 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 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
8. 名著阅读。(2 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 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 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第二部分 阅读(40 分) 四、 阅读(6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10——11 题(6 分)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9.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时间?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3 分) 10.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3 分) 资*源%库 五、(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1----14 题(16 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 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 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 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 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 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
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 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 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 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 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 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 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 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 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 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 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 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 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 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 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 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 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 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 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 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 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 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
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 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 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 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 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 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 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 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 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 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 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 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 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 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 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 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 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 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 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 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 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 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 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
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 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 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1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4分) 地点 情节|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发展(1) 集中营门口高潮(2) 1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14.“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夜长大 ①把父亲从医院接出来之后,他经常在傍晚时,推着父亲的轮椅去附近的小 公园散步,那里有一泓湖泊,不时停下来替父亲擦擦嘴边的涎水,温言细语:“冷 不冷?要不要喝水?” ②来探病的朋友吃了一惊:“你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③他也没想过会这样。他在家里赖到二十八九,日子过得生机勃勃:也恋爱 也上班也交友,动不动和父母吵架一不吵不行呀。父亲节俭,保鲜袋用过再用, 一揭开,西瓜上全是鱼腥气;又天真,看到电视上“只要888元”的广告,就打 算打电话,被他一顿臭骂,讪讪地又咳嗽又揉鼻子;这么老大,父亲仍然会没事 翻他的抽屉杂物,他没好气吼过去:“翻什么翻!
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 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 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1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4 分)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 发展 (1) 集中营门口 高潮 (2) 资*源%库1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 分)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14.“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分析。(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18 分) 一夜长大 ①把父亲从医院接出来之后,他经常在傍晚时,推着父亲的轮椅去附近的小 公园散步,那里有一泓湖泊,不时停下来替父亲擦擦嘴边的涎水,温言细语:“冷 不冷?要不要喝水?” ②来探病的朋友吃了一惊:“你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③他也没想过会这样。他在家里赖到二十八九,日子过得生机勃勃:也恋爱 也上班也交友,动不动和父母吵架—不吵不行呀。父亲节俭,保鲜袋用过再用, 一揭开,西瓜上全是鱼腥气;又天真,看到电视上“只要 888 元”的广告,就打 算打电话,被他一顿臭骂,讪讪地又咳嗽又揉鼻子;这么老大,父亲仍然会没事 翻他的抽屉杂物,他没好气吼过去:“翻什么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