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麦的类型、分布与 栽培区划 一、起源与类型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 栽培的六倍体(AABBDD)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进化过程, 是由野生一粒小麦进化为栽培一粒小麦,染色体基数n为 7,体细胞(二倍体)为l 4,为A组染色体的供源,二者共同 构成一粒系;野生一粒小麦与B组染色体供源的拟斯卑尔 脱山羊草(Ae.speltoides Tausch)经天然杂文,染色体加 倍产生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其n=14,2n=28,再经基 团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其它四倍体的二粒系类型,构成 二粒系
第二节 小麦的类型、分布与 栽培区划 一、起源与类型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 栽培的六倍体(AABBDD)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进化过程, 是由野生一粒小麦进化为栽培一粒小麦,染色体基数n为 7,体细胞(二倍体)为l 4,为A组染色体的供源,二者共同 构成一粒系;野生一粒小麦与B组染色体供源的拟斯卑尔 脱山羊草(Ae.speltoides Tausch)经天然杂文,染色体加 倍产生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其n=14,2n=28,再经基 团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其它四倍体的二粒系类型,构成 二粒系
二、小麦的分布与栽培区划 1. 小麦是世界栽培分布最广的作物,自赤道附近 的低纬度起至两极圈附近的高纬度止,皆有小麦 栽培。从垂直分布来看,由负海拔到海拔3000一 4000m左右的尼泊尔、秘鲁以及我国青藏高原都 有小麦种植。小麦喜凉爽湿润气侯主要分布在北 纬200一600及南纬200一400间,40%左右分布在 年降雨500一800mm的地区,主要以欧亚大陆和 北美面积最大,占全世界85%以上,以冬麦为主, 冬、春麦面积约为3:1
二、小麦的分布与栽培区划 1. 小麦是世界栽培分布最广的作物,自赤道附近 的低纬度起至两极圈附近的高纬度止,皆有小麦 栽培。从垂直分布来看,由负海拔到海拔3000一 4000m左右的尼泊尔、秘鲁以及我国青藏高原都 有小麦种植。小麦喜凉爽湿润气侯主要分布在北 纬200一600及南纬200一400间,40%左右分布在 年降雨500一800mm的地区,主要以欧亚大陆和 北美面积最大,占全世界85%以上,以冬麦为主, 冬、春麦面积约为3:1
我国小麦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的 漠河,南到海南岛,西至新疆,东抵沿海以及台湾 省,南北跨越寒、中、暖三温带和各类型的亚热带 及热带。 海拔高度由不及10m至4460m处的西藏,都可正常 生长。全国一年中1—10月均有小麦收获,生育期 短者100天左右,长者300天左右,如西藏冬麦达 周年之久。主产区在200N —410N,约占全国面积 的80%以上,主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 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冬麦为主,占世界总产量 的12%,几乎与美国或印度的产量相等。其次在东 北、西北春麦区,面积小,故产量少
我国小麦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的 漠河,南到海南岛,西至新疆,东抵沿海以及台湾 省,南北跨越寒、中、暖三温带和各类型的亚热带 及热带。 海拔高度由不及10m至4460m处的西藏,都可正常 生长。全国一年中1—10月均有小麦收获,生育期 短者100天左右,长者300天左右,如西藏冬麦达 周年之久。主产区在200N —410N,约占全国面积 的80%以上,主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 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冬麦为主,占世界总产量 的12%,几乎与美国或印度的产量相等。其次在东 北、西北春麦区,面积小,故产量少
88田 小麦分布 春小麦区 北方冬小麦区 海 南方冬小麦区 中国的小麦分布略图
区划:我国的小麦栽培区划以分区命名 (一)春播区 1.东北春性麦区 2.北部春性麦区 3.西北春性麦区
区划:我国的小麦栽培区划以分区命名 (一)春播区 1.东北春性麦区 2.北部春性麦区 3.西北春性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