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验证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注意集中能力的仪器使用和测试方法。通过实验深刻理 解动作完成过程注意集中程度与完成质量的关系。 (4)主要仪器: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 实践项目(五):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测量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发现性 (3)项目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掌握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测量的方法,学会对运动员的 情绪诊断。 实践项目(六):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案制定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应用 (3)项目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根据运动员运动损伤及专项特点,学会制定心理康复计 划与方案。 六、实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学时 1 动觉方位辨别能力的测定 2 2 双手协调性测定 2 3 反应时测定 2 4 注意集中能力测定 2 5 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测量 2 6 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案制定 2 合计 12 七、推荐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 [1们《实验心理学》(第3版),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体育心理学》,马启伟,高等教有出版社,1995年。 (撰稿人:王铁新审核人:郭丽娟审定人:李吉慧) 33
33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验证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注意集中能力的仪器使用和测试方法。通过实验深刻理 解动作完成过程注意集中程度与完成质量的关系。 (4)主要仪器: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 实践项目(五):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测量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发现性 (3)项目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掌握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测量的方法,学会对运动员的 情绪诊断。 实践项目(六):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案制定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应用 (3)项目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根据运动员运动损伤及专项特点,学会制定心理康复计 划与方案。 六、实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学时 1 动觉方位辨别能力的测定 2 2 双手协调性测定 2 3 反应时测定 2 4 注意集中能力测定 2 5 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测量 2 6 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案制定 2 合 计 12 七、推荐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 [1]《实验心理学》(第 3 版),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 [3]《体育心理学》,马启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年。 (撰稿人:王铁新 审核人:郭丽娟 审定人:李吉慧)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运动训练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 究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撰写体育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二、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力求反映体育科学理论和研究的最新进展,既强调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知识 的重要性,又注重研究方法的程序和操作,做到学以致用。教学中要重视各种方法的本质特 点、方法论基础、应用条件、方法的局限性。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 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体育科学研究设计和具体方法使用这两部分。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的 特点,可将文献法、观察法、技术与战术统计、调查法作为讲授的重点。教学内容的难点在 于研究方法的统计学内容上,力求使学生将统计方法与研究问题的有机结合。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利用MO0C、 微信平台、翻转课堂、专题讨论、调查报告、案例教学等形式,并注重研究性教学,以培养 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 讲授科学、技术、科学研究等概念,重点介绍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科研成果的确认 讲授科研成果确认的主要形式、标准,科研成果难以确认的主要原因。 (3)科学的目的与研究类型 讲授科学的目的、科学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研究、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4)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体育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概况。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2学时) 1.教学内容 (1)研究方法论概述 讲授方法、方法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科学方法的特征,研究方法的体系, 重点介绍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2)研究方法选用原则及哲学基础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则,介绍实证主义、实用主义、证伪思想、范式理论、问题 模型等哲学思潮对体有科学研究的影响。 (3)研究方法的逻辑学基础 34
34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运动训练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 究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撰写体育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二、课程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力求反映体育科学理论和研究的最新进展,既强调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知识 的重要性,又注重研究方法的程序和操作,做到学以致用。教学中要重视各种方法的本质特 点、方法论基础、应用条件、方法的局限性。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 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体育科学研究设计和具体方法使用这两部分。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的 特点,可将文献法、观察法、技术与战术统计、调查法作为讲授的重点。教学内容的难点在 于研究方法的统计学内容上,力求使学生将统计方法与研究问题的有机结合。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利用 MOOC、 微信平台、翻转课堂、专题讨论、调查报告、案例教学等形式,并注重研究性教学,以培养 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 讲授科学、技术、科学研究等概念,重点介绍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科研成果的确认 讲授科研成果确认的主要形式、标准,科研成果难以确认的主要原因。 (3)科学的目的与研究类型 讲授科学的目的、科学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研究、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4)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体育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概况。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2 学时) 1.教学内容 (1)研究方法论概述 讲授方法、方法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科学方法的特征,研究方法的体系, 重点介绍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2)研究方法选用原则及哲学基础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则,介绍实证主义、实用主义、证伪思想、范式理论、问题 模型等哲学思潮对体育科学研究的影响。 (3)研究方法的逻辑学基础
本内容为学生阅读材料,在课余时间阅读后回答有关问题。 (4)体育科学研究程序与过程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研究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研究设 计、收集研究材料、整理和分析研究材料、论文撰写等6个阶段。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研究方法选用原则: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程序与过程。 第三章体育科学研究选题(4学时) 1.教学内容 (1)科学问题概述 (2)科学研究选题的准则 讲授科学研究选题中的主要原则:创新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3)科研选题的程序与过程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基本过程:查询信息资料阶段、课题系统化阶段、初步确定题 目阶段、课题论证阶段。 (4)体育科研选题来源、案例及应注意的问题 介绍体育科学研究中题目的来源及指南,并就大学生研究选题中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科学研究选题的准则。 (2)难点是科研选题的程序与过程。 第四章体育科学研究设计(6学时) 1.教学内容 (1)研究假说与科学理论 讲授研究假设、科学理论的概念、研究假设的特征、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及验证假设的 根据和方法,体育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性,研究假设与科学理论的区别。 (2)研究样本设计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中样本设计的方法,主要介绍体育社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样本设 计,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常用的抽样方法等内容。 (3)“三性理论”与研究指标设计 讲授研究指标、抽象定义、操作定义的概念、研究指标设计的要求,介绍指标设计的可 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并就“三性理论”与指标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4)统计分析设计 本节内容为阅读复习材料,课余时间要全面复习《体育统计学》的内容。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研究样本设计。 (2)难点是统计分析设计。 第五章文献研究与评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文献研究工作概述 介绍文献、体育文献、文献研究、文献综述的概念,并就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的意义进 行讨论。 (2)文献的类型与检索 介绍文献类型、体育中文核心期刊、文献的检索方法,并选定一个题目进行文献检索训 练。 (3)撰写文献综述与评论 讲授文献综述方法的特点,综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求,并就选定的题目进行文献综述。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文献的类型与检索。 (2)难点是撰写文献综述。 第六章社会调查研究(2学时) 35
35 本内容为学生阅读材料,在课余时间阅读后回答有关问题。 (4)体育科学研究程序与过程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研究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研究设 计、收集研究材料、整理和分析研究材料、论文撰写等 6 个阶段。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研究方法选用原则。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程序与过程。 第三章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4 学时) 1.教学内容 (1)科学问题概述 (2)科学研究选题的准则 讲授科学研究选题中的主要原则:创新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3)科研选题的程序与过程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基本过程:查询信息资料阶段、课题系统化阶段、初步确定题 目阶段、课题论证阶段。 (4)体育科研选题来源、案例及应注意的问题 介绍体育科学研究中题目的来源及指南,并就大学生研究选题中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科学研究选题的准则。 (2)难点是科研选题的程序与过程。 第四章 体育科学研究设计(6 学时) 1.教学内容 (1)研究假说与科学理论 讲授研究假设、科学理论的概念、研究假设的特征、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及验证假设的 根据和方法,体育科学研究中科学理论形成的重要性,研究假设与科学理论的区别。 (2)研究样本设计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中样本设计的方法,主要介绍体育社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样本设 计,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常用的抽样方法等内容。 (3)“三性理论”与研究指标设计 讲授研究指标、抽象定义、操作定义的概念、研究指标设计的要求,介绍指标设计的可 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并就“三性理论”与指标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4)统计分析设计 本节内容为阅读复习材料,课余时间要全面复习《体育统计学》的内容。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研究样本设计。 (2)难点是统计分析设计。 第五章 文献研究与评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文献研究工作概述 介绍文献、体育文献、文献研究、文献综述的概念,并就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的意义进 行讨论。 (2)文献的类型与检索 介绍文献类型、体育中文核心期刊、文献的检索方法,并选定一个题目进行文献检索训 练。 (3)撰写文献综述与评论 讲授文献综述方法的特点,综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求,并就选定的题目进行文献综述。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文献的类型与检索。 (2)难点是撰写文献综述。 第六章 社会调查研究(2 学时)
1.教学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讲授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 (2)结构访谈 讲授结构访谈的概念、优点、结构访谈的设计、结构访谈的实施及注意事项。 (3)问卷调查 讲授问卷调查的概念、特点、类型,重点讲授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常见错误、社会调 查资料的数量化方法。 (4)特尔菲法 介绍特尔菲法的概念、来历、特点,主要介绍特尔菲法的设计及实施,特尔菲法在体育 科学研究的应用。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社会调查研究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调查法及其运用。 第七章运动技术与战术研究(6学时) 1.教学内容 (1)运动技术战术研究概述 介绍运动技术战术研究的特点、过程、要求。 (2)比赛技术、战术统计 介绍比赛技术、战术统计的要求、指标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 (3)运动技术与战术诊断 本内容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教材后回答有关问题。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运动技术与战术诊断。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运动技术与战术研究方法和临场统计设计。 第八章实验研究(2学时) 1.教学内容 (1)实验研究概述 讲授实验研究概念、特点、目的、分类、实验研究中的基本术语。 (2)实验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讲授实验设计的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性原则、对照性原则、控制性原则。介绍实验 设计的基本程序。 (3)基本实验设计 介绍单组前后测设计、两组前后测设计、双重对照设计等常用实验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基本实验设计。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及开展基本的教学实验。 第九章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报告与评价(2学时) 1.教学内容 (1)科研论文的撰写要遵循国际惯例 讲授科研论文的概念、特点、类别、基本结构。 (2)体育科研论文写作体例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体例要求、图表案例。 (3)体育科研论文的交流与报告 介绍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交流形式、本科毕业论文报告与答辩程序、基本要求、注意事项。 (4)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评价概况、本科毕业论文评价标准、方法、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格式。 (2)难点是毕业论文答辩与报告。 36
36 1.教学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讲授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 (2)结构访谈 讲授结构访谈的概念、优点、结构访谈的设计、结构访谈的实施及注意事项。 (3)问卷调查 讲授问卷调查的概念、特点、类型,重点讲授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常见错误、社会调 查资料的数量化方法。 (4)特尔菲法 介绍特尔菲法的概念、来历、特点,主要介绍特尔菲法的设计及实施,特尔菲法在体育 科学研究的应用。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社会调查研究。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调查法及其运用。 第七章 运动技术与战术研究(6 学时) 1.教学内容 (1)运动技术战术研究概述 介绍运动技术战术研究的特点、过程、要求。 (2)比赛技术、战术统计 介绍比赛技术、战术统计的要求、指标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 (3)运动技术与战术诊断 本内容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教材后回答有关问题。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运动技术与战术诊断。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运动技术与战术研究方法和临场统计设计。 第八章 实验研究(2 学时) 1.教学内容 (1)实验研究概述 讲授实验研究概念、特点、目的、分类、实验研究中的基本术语。 (2)实验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讲授实验设计的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性原则、对照性原则、控制性原则。介绍实验 设计的基本程序。 (3)基本实验设计 介绍单组前后测设计、两组前后测设计、双重对照设计等常用实验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基本实验设计。 (2)难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及开展基本的教学实验。 第九章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报告与评价(2 学时) 1.教学内容 (1)科研论文的撰写要遵循国际惯例 讲授科研论文的概念、特点、类别、基本结构。 (2)体育科研论文写作体例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体例要求、图表案例。 (3)体育科研论文的交流与报告 介绍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交流形式、本科毕业论文报告与答辩程序、基本要求、注意事项。 (4)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讲授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评价概况、本科毕业论文评价标准、方法、要求。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格式。 (2)难点是毕业论文答辩与报告
第十章模拟开题报告(2学时) 1.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模拟开题报告。 2.重、难点提示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基本程序,课题论证的基本方法,课题整体设计,开题的科学规范。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绪论 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 2 三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 4 四 体育科学研究设计 6 五 文献研究与评论 2 六 社会调查研究 2 七 运动技术与战术研究 6 八 实验研究 2 九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报告与评价 2 十 模拟开题报告 2 综合考评 2 总计 32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体育学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投入、 作业质量、努力程度等实作评价)和终结性(课程考试)等综合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 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末考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课堂考勤(10%)+作业成绩(10%)+期中成绩(2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们《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郑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 [2]《体育科学研究法》((第三版),黄汉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体有科学研究方法》,张力为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2年: [4]《体有科研方法导论》,黄汉升等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 [5]《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风笑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撰写人:郑旗审核人:郭丽娟审定人:李吉慧) 37
37 第十章 模拟开题报告(2 学时) 1.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模拟开题报告。 2.重、难点提示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基本程序,课题论证的基本方法,课题整体设计,开题的科学规范。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绪论 2 二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 2 三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 4 四 体育科学研究设计 6 五 文献研究与评论 2 六 社会调查研究 2 七 运动技术与战术研究 6 八 实验研究 2 九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报告与评价 2 十 模拟开题报告 2 综合考评 2 总 计 32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体育学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投入、 作业质量、努力程度等实作评价)和终结性(课程考试)等综合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 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末考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课堂考勤(10%)+作业成绩(10%)+期中成绩(2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郑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年; [2]《体育科学研究法》(第三版),黄汉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3]《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力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4]《体育科研方法导论》,黄汉升等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年; [5]《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风笑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撰写人:郑 旗 审核人:郭丽娟 审定人:李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