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禾稿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编号:y230508授课学期:第六学期授课班级:10级药学任课教师:张志斐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首页1
1 讲 稿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 课程编号: y230508 授课学期: 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 10 级药学 任课教师: 张志斐 河北联合大学 药学院 首页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第2周,第3讲次摘要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第二节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授课题目(章、节)【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学习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研究的侧重点。【难点】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研究的侧重点。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药品标准如何制定?板书“药品标准”。【本讲课程的内容】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1.药品标准建立的基础:对于药物的系统药学研究2.药品标准建立的目的: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可控,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和合理:3.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1)科学性: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2)先进性: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最新水平。(3)规范性:按照SFDA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4)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保护药品的正常生产、流通和使用,打击假冒伪劣。二、质量研究的内容:对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对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影响药物杂质和纯度的因素进行考察。1.原料药的结构确证:(1)样品要求:采用精制品,纯度应大于99.0%、杂质含量应小于0.5%(2)结构确证方案:1)一般项目:有机光谱分析法,结构特征2)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方法,确证绝对构型3)晶型测定:粉末X-衍射、IR、熔点、热分析、偏光显微镜法等,反映晶型特征4)结晶溶剂:热分析、干燥失重、水分或单晶X-衍射2.命名原则(1)命名的主要原则:1)药品名称应科学、明确、简短:词于已确定的译名应尽量采用,使同类药品能体现系统性。2)没有INN名称的药物:可根据INN命名原则进行英文名命名3)避免可能引起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暗示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2
2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2 周,第 3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第二节 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学习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 点】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研究的侧重点。 【难 点】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研究的侧重点。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药品标准如何制定? 板书“药品标准”。 【本讲课程的内容】 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1.药品标准建立的基础:对于药物的系统药学研究 2.药品标准建立的目的: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可控,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和合理; 3.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1)科学性: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 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 (2) 先进性 :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最新水平。 (3) 规范性:按照 SFDA 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 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 (4)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保护药品的 正常生产、流通和使用,打击假冒伪劣。 二、质量研究的内容:对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对来源、处方、生 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影响药物杂质和纯度的因素进行考察。 1.原料药的结构确证: (1)样品要求 :采用精制品,纯度应大于 99.0%、杂质含量应小于 0.5% (2) 结构确证方案 :1)一般项目:有机光谱分析法,结构特征 2)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方法,确证绝对构型 3)晶型测定:粉末 X-衍射、IR、熔点、热分析、偏光显微 镜法等,反映晶型特征 4)结晶溶剂:热分析、干燥失重、水分或单晶 X-衍射 2.命名原则 (1)命名的主要原则:1)药品名称应科学、明确、简短;词干已确定的译名应尽 量采用,使同类药品能体现系统性。 2)没有 INN 名称的药物:可根据 INN 命名原则进行英文名命名 3)避免可能引起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 学暗示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
(2)化学原料药的命名细则:中文通用名称尽量与INN英文名称相对应。可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3)化学药物制剂的命名细则:原料药名称列前,剂型名称列后:说明用途或特点等的形容词,列于药品名称之前3.药物的性状:既是药物内在特性的体现,又是药物质量的重要表征应考察和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物理常数以及内在的稳定性特征当药物具有:引湿性、风化、遇光变色等与贮藏条件有关的性质,应:重点考察记述并:与“贮藏”要求相呼应,以保障药品质量合格4.药物的鉴别:根据药物的特性,采用专属可靠的方法,证明已知药物真伪的试验。不是:对未知物质进行的定性鉴定或确证分析试验用于区分药物类别的试验称为“一般鉴别试验”能够证实具体药物的试验称为“专属鉴别试验”5.药物的检查: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四个方面的状态所进行的试验分析(1)安全性检查:药品的安全性(Safety)系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下,不应引起与用药目的无关和意外的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包括:异常毒性、热原、细菌内毒素、升压物质、降压物质、无菌、微生物、过敏性等。(2)有效性检查:药品内在有效性(Efficacy)是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要求。(3)药品的均一性(Uniformity):药物及其制剂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生产的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规定,满足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4)纯度(Purity)检查:对药品中所含的杂质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药品达到一定的纯净程度而满足用药的要求6.药物的含量(效价)测定:(1)含量: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所含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占药品总质量的分数称为该成分的含量(2)含量测定: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的测定(3)原料药的含量(或效价):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所含有效物质(以分子式表示)的重量百分数表示(%),不必再加注“(g/g)”(4)制剂含量:一般均按标示量计算(5)含量测定与效价测定:凡采用理化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进行的测定称为含量测定凡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以标准品为对照、采用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等进行的生物活性(效力)测定称为效价测定。7.贮藏条件要求:为保障药品在生产后至临床使用前的质量稳定,而对药品的贮存与保管所作出的基本要求。三、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和内容1.药品的稳定性:特指其保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变的能力2.稳定性试验的分类与供试品要求:3
3 (2)化学原料药的命名细则: 中文通用名称尽量与 INN 英文名称相对应。 可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 (3)化学药物制剂的命名细则 :原料药名称列前,剂型名称列后; 说明用途或特点等的形容词,列于药品名称之前 3.药物的性状:既是药物内在特性的体现,又是药物质量的重要表征 应考察和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物理常数以及内在 的稳定性特征 当药物具有:引湿性、风化、遇光变色等与贮藏条件有关的性质, 应:重点考察记述, 并:与“贮藏”要求相呼应,以保障药品质量合格 4.药物的鉴别:根据药物的特性,采用专属可靠的方法,证明已知药物真伪的试验。 不是:对未知物质进行的定性鉴定或确证分析试验 用于区分药物类别的试验称为“一般鉴别试验”, 能够证实具体药物的试验称为“专属鉴别试验” 5.药物的检查: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四个方面的状态所进行的 试验分析 (1)安全性检查:药品的安全性(Safety)系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和用 量下,不应引起与用药目的无关和意外的严重不良反应 安全性指标包括:异常毒性、热原、细菌内毒素、升压物质、降压物质、 无菌、微生物、过敏性等。 (2)有效性检查:药品内在有效性(Efficacy)是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 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要 求。 (3)药品的均一性 (Uniformity):药物及其制剂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 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生产的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规定,满 足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 (4)纯度(Purity)检查:对药品中所含的杂质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药品达 到一定的纯净程度而满足用药的要求 6.药物的含量(效价)测定: (1)含量: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所含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占药品总质量的分 数称为该成分的含量 (2)含量测定: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的测定 (3)原料药的含量(或效价):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所含有效物质(以分子式 表示)的重量百分数表示(%),不必再加注“(g/g)” (4)制剂含量:一般均按标示量计算 (5)含量测定与效价测定: 凡采用理化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进行的测定称为含量测定 凡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以标准品为对照、采用 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等进行的生物活性(效力)测定称为效价测定。 7.贮藏条件要求:为保障药品在生产后至临床使用前的质量稳定,而对药品的贮 存与保管所作出的基本要求。 三、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和内容 1.药品的稳定性:特指其保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变的能力 2. 稳定性试验的分类与供试品要求:
供试品要求:实际的工艺、规模化的产品。试验分3类:(1)影响因素:高温、高湿、强光照射,甚至破坏目的:确定药物的固有稳定性、可能的降解产物与途径。(2)加速试验: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试验;目的:为制剂工艺、包装、运输、贮存提供依据(3)长期试验:模拟实际贮存的条件下试验。目的: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3.稳定性试验的内容:(1)影响因素条件:高温:40、60℃、高湿:RH%75、RH%92.5强光照射:45001x5001x破坏:酸、碱、氧化(H202)、直接加热等。供试品1批,考察放置5和10天后的变化(2)加速试验条件:温度40℃土2℃,RH75%土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供试品3批,考察放置1、2、3、6个月后的变化。(3)长期试验条件:根据气候带选定试验条件亚热带:温度25℃土2℃,相对湿度60%±10%供试品3批,考察放置3、6、9、12、18、24月的变化。四、稳定性试验分析方法要求稳定性指示分析法(StabilityIndicatingMethod):适用于稳定性试验样品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五、药品标准的制定和长期性1.药品标准的制定药品标准:包括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要求三方面的内容2.药品标准起草说明是对药品标准的注释3.药品注册生产【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重点学习。【本讲课程的作业】1.论述药品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和内容2.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研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4
4 供试品要求:实际的工艺、规模化的产品。 试验分 3 类: (1)影响因素:高温、高湿、强光照射,甚至破坏 目的:确定药物的固有稳定性、可能的降解产物与途径。 (2)加速试验: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试验; 目的:为制剂工艺、包装、运输、贮存提供依据 (3)长期试验:模拟实际贮存的条件下试验。 目的: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3.稳定性试验的内容: (1)影响因素条件:高温:40、60℃、 高湿:RH%75、RH%92.5 强光照射:4500lx 500lx 破坏:酸、碱、氧化(H2O2)、直接加热等。 供试品 1 批,考察放置 5 和 10 天后的变化 (2)加速试验条件:温度 40℃±2℃,RH75%±5%的条件下放置 6 个月 供试品 3 批,考察放置 1、2、3、6 个月后的变化。 (3)长期试验条件:根据气候带选定试验条件 亚热带:温度 25℃±2℃,相对湿度 60%±10% 供试品 3 批,考察放置 3、6、9、12、18、24 月.的变化。 四、稳定性试验分析方法要求 稳定性指示分析法(Stability Indicating Method):适用于稳定性试验样品分 析和评价的方法 五、药品标准的制定和长期性 1.药品标准的制定 药品标准:包括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要求三方面的内容 2.药品标准起草说明是对药品标准的注释 3.药品注册生产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 们重点学习。 【本讲课程的作业】 1.论述药品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和内容 2.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研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第2周,第4讲次摘要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授课题目(章、节)第四节、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第五节、主要外国药典简介第六节、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熟悉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了解主要外国药典及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重点】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难】点1中国药典的内容。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中国药典和外国药典的内容和进展分别是什么?有何异同?板书“药典”。【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一、药品标准: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1.药品从研发到成功生产与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临床前研究(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和生产上市三个阶段。。2.标准的制定:经过研究起草、复核和注册的过程3.药品标准分为:国家药品标准和企业药品标准两种类型。(1)国家药品标准:SFDA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国家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标定标准品、对照品。(2)企业药品标准:药品生产企业研究制定,并用于其生产药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必须高于法定标准的指标要求,否则其产品不能销售和使用。作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特色产品技术保护及严防假冒等。发挥技术秘密、技术壁垒作用。第四节、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5
5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 第 2 周,第 4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第四节、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第五节、主要外国药典简介 第六节、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熟悉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了解主要外国药典及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重 点】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难 点】中国药典的内容。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中国药典和外国药典的内容和进展分别是什么?有何异同? 板书“药典”。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一、药品标准: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 技术规定。 1.药品从研发到成功生产与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临床前研究(非临床研 究)、临床试验和生产上市三个阶段。 2.标准的制定:经过研究起草、复核和注册的过程 3.药品标准分为:国家药品标准和企业药品标准两种类型。 (1)国家药品标准:SFDA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 国家药品标准; 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国家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标定标准品、对照品。 (2)企业药品标准:药品生产企业研究制定,并用于其生产药品质量控制的标准。 必须高于法定标准的指标要求,否则其产品不能销售和使用。 作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特色产品技术保护及严防假冒等。 发挥技术秘密、技术壁垒作用。 第四节、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