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 来源:姜科草果的成熟果实。别名:草果仁、红 草果、智之子、大草果、老蔻。 炮制:文火炒;姜汁炒。 功用疏要:本品辛温香烈,可燥湿散寒、祛痰截 疟。临床用于寒湿中阻的呕吐泄痢、心腹冷痛, 又被用于寒湿偏盛或寒痰凝结的疟疾。今亦用之 食积,尤其是肉积 lunlun
草果 • 来源:姜科草果的成熟果实。别名:草果仁、红 草果、智之子、大草果、老蔻。 • 炮制:文火炒;姜汁炒。 • 功用疏要:本品辛温香烈,可燥湿散寒、祛痰截 疟。临床用于寒湿中阻的呕吐泄痢、心腹冷痛, 又被用于寒湿偏盛或寒痰凝结的疟疾。今亦用之 食积,尤其是肉积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概念: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性能:甘、淡,入肾、膀胱经 功效: 1、利水消肿—一渗泄体内局部病理性水液为目的。 2、利尿通淋——疏通水道为目的 3、利湿退黄——消除黄疸为目的 按:基本方式和客观效果为尿量增加。 适应证:水湿潴留诸证。 1、水肿、腹水、痰饮、泄泻、带下等水饮潴留证 2、淋证、尿浊等水道不利证。 3、黄疸、湿温、湿疮等湿热证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概念: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性能:甘、淡,入肾、膀胱经。 • 功效: • 1、利水消肿——渗泄体内局部病理性水液为目的。 • 2、利尿通淋——疏通水道为目的。 • 3、利湿退黄——消除黄疸为目的。 • 按:基本方式和客观效果为尿量增加。 • 适应证:水湿潴留诸证。 • 1、水肿、腹水、痰饮、泄泻、带下等水饮潴留证。 • 2、淋证、尿浊等水道不利证。 • 3、黄疸、湿温、湿疮等湿热证
配伍:(1)水肿兼表证一一—配解表药 (2)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配温补脾肾药,且 为主药 (3)湿热—一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药; (4)血淋一一凉血止血药; 5)泄泻——配健脾药。 注意:(1)津亏虚者慎用。 2)水肿、泄泻之虚者,应补虚为主。 (3)滑利性强者,孕妇慎用
• 配伍:⑴水肿兼表证——配解表药; • ⑵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配温补脾肾药,且 为主药; • ⑶湿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药; • ⑷血淋——凉血止血药; • ⑸泄泻——配健脾药。 • 注意: ⑴阴津亏虚者慎用。 • ⑵水肿、泄泻之虚者,应补虚为主。 • ⑶滑利性强者,孕妇慎用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性能特点:甘淡平或寒 功效:渗泄水湿为主 应用:水液潴留的水肿、痰饮、泄泻、带 恩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 性能特点:甘淡平或寒。 • 功效:渗泄水湿为主。 • 应用:水液潴留的水肿、痰饮、泄泻、带 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