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荻帆(1917-1995) 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湖北天门人。早年就读 纲荻 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 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 《做棺材的人》和《没 有翅膀的人们》。 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 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诗刊。1940年 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做过中学教师、报刊编辑 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 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等职。著有诗集《青空与林》 《噩梦备忘录》、《尘木集》、《在天门》、《木厂》、 《走向北方》、《金塔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 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
邹荻帆(1917—1995) 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湖北天门人。早年就读 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 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 《做棺材的人》和《没 有翅膀的人们》。 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 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诗刊。1940年 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做过中学教师、报刊编辑。 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 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等职。著有诗集《青空与林》、 《噩梦备忘录》、《尘木集》、《在天门》、《木厂》、 《走向北方》、《金塔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 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
总体评价: 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鮮明,形 式特异,形象鮮明,语言简洁。 主要技法:设闷、想象 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总体评价: 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 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 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直面苦难,毫不畏惧, 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 牺牲的价值。 /目目 come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 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畏惧, 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 牺牲的价值
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 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 附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 和追求生的意义。 知人论世:作者 华全国文艺界 抗敌协会1948年动 香港。 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四个词语 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 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昵图国 nipic.con/rd
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 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 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 和追求生的意义。 知人论世:作者曾经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 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 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四个词语 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 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