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正安县芙蓉江中学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历(升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卷(二)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6题为非选择题,必须 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蛟龙搅拌焦虑娇生惯养心存侥幸 B.鸿鹄辜负箍桶沽名钓誉呱呱坠地 C.萧瑟塞责晦涩不事稼穑十恶不赦 D.觊觎茱萸墙隅尔虞我诈滥竽充数 2、词语积累—下列词语的意义不完全近义词的一项是()3分 A.赞叹不已一一赞不绝口排山倒海——翻江倒海不甘落后一一不甘示弱 B.千方百计一一想方设法流连忘返一一恋恋不舍目不忍视一一目不暇接 C.蹑手蹑脚—一轻手轻脚刻骨铭心—一终生难忘百折不回一一百折不挠 D.浴血搏杀——浴血奋战心惊肉跳——胆颤心惊举一反三一—触类旁通 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风”、“雅”、“颂” 三部分,创作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B.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史诗 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体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很 大,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D.刘禹锡的《陋室铭》的“铭”,韩愈《马说》的“说”,诸葛亮《出师表》的“表” 都点明了文章的文体特点。 4、语言运用—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幸运与不幸运,快乐与不快乐,如意与不如意,上升与下降 同溪流自山泉流出以后经历的狭窄及宽阔、平静及跌宕、湍急及舒缓,直至汇入浩瀚的大海
遵义市正安县芙蓉江中学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历(升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卷(二)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6题为非选择题,必须 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3分 A.蛟龙 搅拌 焦虑 娇生惯养 心存侥幸 B.鸿鹄 辜负 箍桶 沽名钓誉 呱呱坠地 C.萧瑟 塞责 晦涩 不事稼穑 十恶不赦 D.觊觎 茱萸 墙隅 尔虞我诈 滥竽充数 2、词语积累——下列词语的意义不完全近义词 ......的一项是( )3分 A.赞叹不已——赞不绝口 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不甘落后——不甘示弱 B.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目不忍视——目不暇接 C.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百折不回——百折不挠 D.浴血搏杀——浴血奋战 心惊肉跳——胆颤心惊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 ....误的一项是( )3分 A.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风”、“雅”、“颂” 三部分,创作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B. 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史诗”, 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体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很 大,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D. 刘禹锡的《陋室铭》的“铭”,韩愈《马说》的“说”,诸葛亮《出师表》的“表” 都点明了文章的文体特点。 4、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句是( )3分 A.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幸运与不幸运,快乐与不快乐,如意与不如意,上升与下降…… 同溪流自山泉流出以后经历的狭窄及宽阔、平静及跌宕、湍急及舒缓,直至汇入浩瀚的大海
如出一辙 B.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人到老年要克服两种心态:一是别总在往日的辉煌或痛苦中 难以自拔,不要没完没了地生活在回忆里,二是像忘记往昔的辉煌似的忘记年龄,别一天到 晚总把“老”字挂在嘴上 C.在解决异地高考这个问题上,国家不应把权限全部交给地方,尤其在准入条件上应 划条底线,比如:连续上学不超过三年、社保不超过四年等:不准设置其他任何附加条件, 比如购房限制等 D.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切莫单看网站上的广告宣传和消费者的“好评”,而 应仔细参考其他消费者对商家的“中评”“差评”,以免陷入消费陷阱 5、语言运用——填入横线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 得 引发了收视热潮 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 了蝴蝶效应。这 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 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 6、语言运用—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一庄严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备受煎熬的黑奴 带来了希望 A.庄严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B.庄严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 C.灯塔的光芒给黑奴带来了希望。D.灯塔的光芒带来了希望。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 ①《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涨秋池。 却话巴山夜雨 ②《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 。数声风笛离亭晚, ③《酬乐天.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 ,病树前头万木 ④《过零丁洋》: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⑤《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⑥《浣溪沙》: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⑦《行路难》: 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⑧《赤壁》: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篇段积累——默写《咏煤炭》片段(4分)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阅读50分 (一)无价的奖赏(17分) 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 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
如出一辙。 B.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人到老年要克服两种心态:一是别总在往日的辉煌或痛苦中 难以自拔,不要没完没了地生活在回忆里,二是像忘记往昔的辉煌似的忘记年龄,别一天到 晚总把“老”字挂在嘴上。 C.在解决异地高考这个问题上,国家不应把权限全部交给地方,尤其在准入条件上应 划条底线,比如:连续上学不超过三年、社保不超过四年等;不准设置其他任何附加条件, 比如购房限制等。 D.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切莫单看网站上的广告宣传和消费者的“好评”,而 应仔细参考其他消费者对商家的“中评”“差评”,以免陷入消费陷阱。 5、语言运用——填入横线的语句,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 得 , 引发了收视热潮, 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 了蝴蝶效应。这 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 虽然 但是 印证 B.深入浅出 不但 而且 引发 C.深思熟虑 不但 而且 印证 D.深思熟虑 虽然 但是 引发 6、语言运用——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这一庄严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备受煎熬的黑奴 带来了希望。 A.庄严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B.庄严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 C.灯塔的光芒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D.灯塔的光芒带来了希望。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 ①《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涨秋池。 ,却话巴山夜雨 时。 ②《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 。数声风笛离亭晚, 。 ③《酬乐天...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 春。 ④《过零丁洋》: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 ⑤《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⑥《浣溪沙》:夕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⑦《行路难》: ,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⑧《赤壁》: ,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篇段积累——默写《咏煤炭》片段(4分)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 。 , 。 二、阅读 50分 (一)无价的奖赏(17分) 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 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
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 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 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 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 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 “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 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 偷的 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 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 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 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 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冰得让她心 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 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 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⑧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 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 地上的手提包时,我的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 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 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 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⑨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国境中 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 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 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 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齪龊猜疑 9.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叙述的故事。(3分) 10.请结合上下文简析下列句子(4分) (1)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答 (2)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 11.文章用了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3分) 答 12.通过文中男孩的两次还包,可看出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并给他留下的小纸条拟出一道 标题。(4分)
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 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 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 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 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 “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 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 偷的。 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 “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 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 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 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冰得让她心 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 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 “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⑧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 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 地上的手提包时,我的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 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 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 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⑨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国境中 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 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 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 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龊龊猜疑。 9.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叙述的故事。(3分) 答: 10.请结合上下文简析下列句子(4分) (1)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答: (2)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 答: 11.文章用了一定的笔墨写另—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 (3分) 答: 12.通过文中男孩的两次还包,可看出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并给他留下的小纸条拟出一道 标题。(4分)
答 13.生活中我们需要积极的人生态度。阅读本文后你一定有不少的感动,请用简洁的语言 表达出来。(3分) 答 (二)讲良心重在修习与养成(16分) ①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与 之相伴随,社会道德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人心向善、社会重德成为主流,另 方面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较为严重。从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到老人跌倒无 人敢扶等社会公德问题,这些偶发的道德事件让人痛心又令人深思:为什么有些人不讲良心 不讲道德?应该怎样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行事的道德本分? ②一般来讲,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会对既有社会道德秩序形成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 有的人会坚定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有的人则会弃守做人的原则,甚至连讲良心这一底线也不 再坚持。这些人之所以经不起这种冲击,归根到底在于其精神境界和思想修养不高,以致在 些基本问题上认识不清、定力不够。 ③讲良心是指一种做人的态度,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持有一种仁爱友善 的态度,而不是漠不关心甚至恶意损害的态度。俗话所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帮人处帮 人”,《尚书》中讲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就是这种做人态度的体现。《尚书》中这句 话的意思就是,搞不清楚一个人的功劳轻重时,要从重的方面确定:搞不清楚一个人的罪行 轻重时,要从轻的方面确定。 ④讲良心就要讲恕道。当有人问曾国藩孔孟之道的核心内容时,他只用了一个“恕”字 “恕”字从如从心,就是将心比卜、换位思考。人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不可能不遇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为人处世呢?从被动的意义上讲,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 主动的意义上讲,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者的核心都是从自己内心 体验出发,推己及人,做到仁者爱人 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讲良心关键是防止骄傲自大。人有了一定地位、金钱或权势,就 更应重视讲良心。因为那时往往会有一些人在你周围唱赞歌、拍马屁,对你进行诱惑和忽悠 如果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就会头脑发热、自我膨胀,甚至突破底线、恣意妄为。 这样做人,实际上就陷入了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亦即不讲良心的状态。因此,领导干部应 严于律己、廉虚谨慎,防止被“捧杀”。 ⑥讲不讲良心与名利观密切相关。不为名利所累则易讲良心,讲良心则又促使人淡泊名 利。淡泊名利,道理易懂,做到实难。正如《红楼梦》中《好了歌》所言:“世人都晓神仙 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很多人不缺聪明才智,但经不住诱惑,明明知道不讲良心不好,但 为了一时一己私利,干出一些不讲良心、不讲道德的事情来。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当今时代,尤其应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 利观、得失观,真正做到以义制利,守本分、控欲望、不贪婪。 ⑦讲良心重在修习与养成,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不是为流俗所改变。一个人确立 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坚守行事的道德本分,讲良心就会成为自然而然之事。每个人都努力地 这么做,讲良心就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14.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证了“讲良心”要进行修习的?(3分) 答 1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答: 13.生活中我们需要积极的人生态度。阅读本文后你—定有不少的感动,请用简洁的语言 表达出来。(3分) 答: (二)讲良心重在修习与养成(16分) ①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与 之相伴随,社会道德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人心向善、社会重德成为主流,另一 方面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较为严重。从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到老人跌倒无 人敢扶等社会公德问题,这些偶发的道德事件让人痛心又令人深思:为什么有些人不讲良心、 不讲道德?应该怎样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行事的道德本分? ②一般来讲,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会对既有社会道德秩序形成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 有的人会坚定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有的人则会弃守做人的原则,甚至连讲良心这一底线也不 再坚持。这些人之所以经不起这种冲击,归根到底在于其精神境界和思想修养不高,以致在 一些基本问题上认识不清、定力不够。 ③讲良心是指一种做人的态度,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持有一种仁爱友善 的态度,而不是漠不关心甚至恶意损害的态度。俗话所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帮人处帮 人”,《尚书》中讲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就是这种做人态度的体现。《尚书》中这句 话的意思就是,搞不清楚一个人的功劳轻重时,要从重的方面确定;搞不清楚一个人的罪行 轻重时,要从轻的方面确定。 ④讲良心就要讲恕道。当有人问曾国藩孔孟之道的核心内容时,他只用了一个“恕”字。 “恕”字从如从心,就是将心比卜、换位思考。人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不可能不遇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为人处世呢?从被动的意义上讲,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 主动的意义上讲,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二者的核心都是从自己内心 体验出发,推己及人,做到仁者爱人。 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讲良心关键是防止骄傲自大。人有了一定地位、金钱或权势,就 更应重视讲良心。因为那时往往会有一些人在你周围唱赞歌、拍马屁,对你进行诱惑和忽悠。 如果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就会头脑发热、 自我膨胀,甚至突破底线、恣意妄为。 这样做人,实际上就陷入了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亦即不讲良心的状态。因此,领导干部应 严于律己、廉虚谨慎,防止被“捧杀”。 ⑥讲不讲良心与名利观密切相关。不为名利所累则易讲良心,讲良心则又促使人淡泊名 利。淡泊名利,道理易懂,做到实难。正如《红楼梦》中《好了歌》所言:“世人都晓神仙 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很多人不缺聪明才智,但经不住诱惑,明明知道不讲良心不好,但 为了一时一己私利,干出一些不讲良心、不讲道德的事情来。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当今时代,尤其应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 利观、得失观,真正做到以义制利,守本分、控欲望、不贪婪。 ⑦讲良心重在修习与养成,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不是为流俗所改变。一个人确立 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坚守行事的道德本分,讲良心就会成为自然而然之事。每个人都努力地 这么做,讲良心就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14.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答: 15.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证了“讲良心”要进行修习的? (3分) 答: 1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7.请在文中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 答 18.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感受。(4分) (三)强项令(11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 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 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 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 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 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 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 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 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将何以理天下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译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译 20.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宜什 么样的精神?(3分) (四)登飞来峰(6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1.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淨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指当时的 ②,现在一般用来比喻眼前的 (3分) 2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①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 ②的思想 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又与 苏轼诗“ ”③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 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 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 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人们用着座右铭。(3 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 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3.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1分)
17.请在文中第⑥段补充—个事实论据,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 . 答: 18.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感受。(4分) 答: (三)强项令(11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 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 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 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 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 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 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 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 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将何以.理天下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译: 20.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 么样的精神?(3分) 答: (四)登飞来峰(6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1.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① ,指当时的 ②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眼前的 ③ 。(3分) 2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这 句 诗 , 与 王 之 涣 的 诗 句 “ , ”①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 、 ②的思想 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又与 苏轼诗“ , ”③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 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 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 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人们用着座右铭。(3 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 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3.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