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邹荻帆 maomao520. yeah. net
无题 邹荻帆
邹荻帆简介 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湖北天 门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 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1938年 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 创办《时调》诗刊。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 做过中学教师、报刊编辑。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 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等 职。著有诗集《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尘木 集》、《在天门》、《木厂》、《走向北方》、《金塔 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 风歌》等。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曲以其诗词为词。像《牧 羊姑娘》等。 是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邹荻帆简介 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湖北天 门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 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1938年 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 创办《时调》诗刊。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 做过中学教师、报刊编辑。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 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等 职。著有诗集《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尘木 集》、《在天门》、《木厂》、《走向北方》、《金塔一 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 风歌》等。 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曲以其诗词为词。像《牧 羊姑娘》等。 是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关于“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日战 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 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 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 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 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 7D时期坚持时间最长 响广大的文学流派
关于“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日战 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 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 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 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 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 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 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
形成 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 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 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希望》 《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 地。这些青年诗人人数众多散落地,負F 成员有阿垅、绿原、鲁藜、冀汸、芦甸、牛汉、 曾卓、邹荻帆、彭燕郊、孙钿、方然、杜谷等 他们的诗作大多先后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 丛》第一,二集和《七月新丛》、《七月文丛》 的诗集中 iOe fz devian
形成 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 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 “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希望》、 《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 等刊物也是他们重要的“半同人杂志”和发表园 地。这些青年诗人人数众多、散落各地,其骨干 成员有阿垅、绿原、鲁藜、冀汸、芦甸、牛汉、 曾卓、邹荻帆、彭燕郊、孙钿、方然、杜谷等, 他们的诗作大多先后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 丛》第一,二集和《七月新丛》、《七月文丛》 的诗集中
发展 七月诗派经过一个深化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从1937车9 月至1941单9月是第一阶,以《七月》的创办和 痠玶糰堑燾斗献晟禱冒畬鳖同骼 躏的悲愤,昂扬有余而沉潜不足。从南事变居到 1945 希望》创 时期国统区 家处境极为艰难七月诗人主要在 文 《诗创作》 发表作品,胡风也积极组织出版丛书。在困难的条 件下,七月诗派对诗艺作了更多方面的探索。1945 年1月《希里》创刊,七月诗派开始了第三阶段 都的《蚂蚁 集 希里》1946年9月信 《呼吸》,《荒鸡子集》成为诗派重要的外 在政治低压下,这时期 的 歌颂、希 蓠怠籍旁奐菂盟,顽要,创作富于历史底
发展 七月诗派经过一个深化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从1937年9 月至1941年9月是第一阶段,以《七月》的创办和 终刊为时间标志。七月诗人与全民族同仇敌忾,着 重抒发了渴望战斗的激情和目睹祖国、人民惨遭蹂 躏的悲愤,昂扬有余而沉潜不足。从皖南事变后到 1945年初《希望》创刊为第二阶段,此时期国统区 作家处境极为艰难,七月诗人主要在桂林、重庆的 《半月文艺》、《诗创作》、《诗垦地》等刊物上 发表作品,胡风也积极组织出版丛书。在困难的条 件下,七月诗派对诗艺作了更多方面的探索。1945 年1月《希望》创刊,七月诗派开始了第三阶段, 《希望》于1946年10月停刊后,成都的《蚂蚁小 集》、《呼吸》、《荒鸡子集》成为诗派重要的外 围刊物。在政治低压下,这时期的作品从歌颂、希 望为主转换为讽刺与揭露。该派诗艺风格在不同时 期虽有发展变化,但基本创作倾向始终一贯,坚持 诗与人民结合,立足时代现实,创作富于历史感、 责任感和力之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