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第1页至第4页, 第Ⅱ卷第5页全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牛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在指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妈。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来答在 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春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29分) 注意事项: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置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大题共1小题,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共29分,在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恐吓(he)炽痛(zhi)惟妙惟肖(xio) B.刷透(ti)蜷伏(judn)人迹罕至(hdn) C.胆怯(qu)荒(mi0)更胜一筹(chou) D.宽恕(sha)考望(she)潜心贯注(qi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 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 洲,在陆地中间 着寥廓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 活联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又 A.勾画覆盖给予B.勾勒填充馈赠 C.镶嵌充盈赋予 D.嵌 入 布满 呈现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的城墙,一条旧街上,坐落着 三种不同样式的古楼,人与车在楼下穿行 B.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场帝扬广的诗句“意鸦 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叶,肥硕的块根和 果实,却可以食用 D.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 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宁宙的演化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模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①水珠子从花位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 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②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③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 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④这时,整个人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 能听到的沙沙声。 A.④③①②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娇艳美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确,表达 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B.《南说》这首诗的叙述主角是“雨”,它象征着一位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 笑的爱的使者,作者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塑造这一形象的 C.杜甫《春望》一词中的额联运用了夸张和互文手法,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进行生 动地描写:“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 D.“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的这两句诗使我们看到了在 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喉咙奋力发出不屈声音的战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强烈 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回答68题。 “正确答囊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回,事 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 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子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数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 九年级语文试第2页(共8页)
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 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①有人是这样曰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 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 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 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 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 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③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输·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 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 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 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 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 排版术 6.选文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 A.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B.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C.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7.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C.因为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D.因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寻求解决问 题的其他途径和新的方法,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 8.文中作者认为形成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下面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严格遵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原则。 B.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的态度和意识 C.有探求新的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 D.持之以恒的毅力。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回答9-1题 弋、风颜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害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下独绝 水皆縹碧,干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尤碍。急甚箭,猛浪若奔 夫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 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的。则千转不方,辕剧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村上蔽,在暨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醉翁之意不在酒 B.数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互相轩/开钉面场圃 D.窥谷忘反/始一反焉 10.对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的青色。 C.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看到鸢飞到天上,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看着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 名利的心。 D.精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1l.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语和日常事务的叙 述而是在文中描绘了富春江美丽的景色,是一篇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一 B.中“急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之势温急,与《三峡》中的“有时朝发自 帝,各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风,不以疾也”,所描写的水势特点完全不同 C.者用“负势克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以动写静, 使静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 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D.季文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美丽大自然的喜爱,对自然的崇尚,含蓄表达 了自己对名利之人的哪弃,暗寓自己的高洁志趣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河西区2012年初中毕业作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1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2题,共91分 二、综合题 1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5分) (1)窈窕淑女 (《诗经》)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4),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 人生丰碑。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范仲淹的“ 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 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扦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6题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 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 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授其匕首,下坛,北 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卖小利 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接,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 亡地尽复子鲁 【注解】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打了败仗往回,(3雪 环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价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件国的都域位母 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倍:通“背”。背弃,违背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事鲁庄公 (2)翠于坛上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贪小利以自快,舟信于诸候 16.文中除曹沫还涉及多个人物,请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