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 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的序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本大题共11小题,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共29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e)荫蔽(yin)奄奄一息(yan) B.田圃(pu) 陨落(yun) 气吞斗牛(d6u) C.胆怯(qie)媲美(pi) 相形见绌(chi) D.绮丽(qi) 呵斥(he) 风雪载途(zai) 2.对句子的修辞及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 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刻画了市场的极度萧条。 C.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花洁白的颜色和漫天飞舞的美态。描写细腻,语 势连贯,突出了雪的美丽和灵动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B.法布尔写“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 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的序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本卷共 11 题,共 29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1~4 小题,每题 2 分;5~11 小题,每题 3 分。共 29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慰藉.(jiè) 荫.蔽(yīn) 奄.奄一息(yān) B. 田圃.(pú) 陨.落(yǔn) 气吞斗.牛(dǒu) C. 胆怯.(qiè) 媲.美(pì) 相形见绌.(chù) D. 绮.丽(qǐ) 呵.斥(hè) 风雪载.途(zài) 2.对句子的修辞及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 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刻画了市场的极度萧条。 C.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花洁白的颜色和漫天飞舞的美态。描写细腻,语 势连贯,突出了雪的美丽和灵动。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B.法布尔写“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了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 D.端午节的粽子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和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B.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81.2%左右的中学生认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只有大约 6%左右的中学生承认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D.市容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牢固树立“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持久理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 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 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 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 D.责任常常是双向的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抓住了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事物马和弓来写,通过侧面描写意在衬托军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B.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蒹葭》) 此句运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出了小伙子终于与心上人见面时,为心上人弹琴鼓瑟,取悦于她的欢乐画面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D.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郭沬若《静夜》) 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图,把人带到了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此情此景,妙不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7-9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了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 D.端午节的粽子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和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B. 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 81.2%左右的中学生认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只有大约 6%左右的中学生承认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C.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D. 市容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牢固树立“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持久理 念。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 ___。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 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 A.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 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 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 D.责任常常是双向的 6.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抓住了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事物马和弓来写,通过侧面描写意在衬托军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B.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蒹葭》) 此句运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出了小伙子终于与心上人见面时,为心上人弹琴鼓瑟,取悦于她的欢乐画面。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D.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郭沫若《静夜》) 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图,把人带到了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此情此景,妙不 可言。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 7-9 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快乐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之景不同王之蔽甚矣 B.行者休于树其一犬坐于前 C.而不知人之乐温故而知新 D.醉能同其乐安陵君其许寡人 9.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 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 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 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 往复的音韵美 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完成10-11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 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 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 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 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 、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之.景不同 王之.蔽甚矣 B.行者休于.树 其一犬坐于.前 C.而.不知人之乐 温故而.知新 D.醉能同其.乐 安陵君其.许寡人 9.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 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 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 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 往复的音韵美。 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完成 10-11 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28 米,面积 2380 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 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 12 根 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 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 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 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 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0.对第二自然段的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空间为序,先上(殿顶)后下(地面建筑),说明时借助了“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等方位名词。 B.按照参观的时间顺序,说明时借助了“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等方位名词。 C.以空间为序,先下(地面建筑)后上(殿顶),在介绍地面建筑时,以方台为中心,先中间,再背后,最 后介绍两边 D.按照参观的时间顺序,先下(地面建筑)后上(殿顶),在介绍地面建筑时,以方台为中心,先中间,再 背后,最后介绍两边。 11.对选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和殿规模宏大的特点。 B.太和殿装饰了很多形象奇特的龙,目的是增加建筑的美感,展现我国古代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C.“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是描写性语句,突出了太和殿色彩 鲜明、雄伟壮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赏之情 D.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 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因此,作者把太和殿作为了解说重点。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4题,共91分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 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0.对第二自然段的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空间为序,先上(殿顶) 后下(地面建筑),说明时借助了“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等方位名词。 B. 按照参观的时间顺序,说明时借助了“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等方位名词。 C. 以空间为序,先下(地面建筑)后上(殿顶),在介绍地面建筑时,以方台为中心,先中间,再背后,最 后介绍两边。 D. 按照参观的时间顺序,先下(地面建筑)后上(殿顶),在介绍地面建筑时,以方台为中心,先中间,再 背后,最后介绍两边。 11.对选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选文第一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和殿规模宏大的特点。 B. 太和殿装饰了很多形象奇特的龙,目的是增加建筑的美感,展现我国古代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C.“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是描写性语句,突出了太和殿色彩 鲜明、雄伟壮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赏之情。 D.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 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因此,作者把太和殿作为了解说重点。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4 题,共 91 分。 二、(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 分) ⑴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⑵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⑶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⑷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 13.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亦有此妙。 、(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 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轂(kou)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日翔集其间。此鸟羽 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③,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zhi)④之诚,信于 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 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节选自《东坡杂记》) 【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毂kou:初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不受干扰。④忮zh i:凶狠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去人太远( (2)甚于蛇、鼠之类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轂可俯而窥也。 16.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不见大雁》一文,回答17~20题。 不见大雁 刘长春 (1)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 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2)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 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 淌
⑸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 13.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亦有此妙。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4~16 题。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 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kòu)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日翔集其间。此鸟羽 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③,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zhì)④之诚,信于 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 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节选自《东坡杂记》) 【注释】 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② 鷇 kòu:初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不受干扰。④忮 zh ì:凶狠。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1)去.人太远 ( )(2)甚于.蛇、鼠之类也(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16.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 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不见大雁》一文,回答 17~20 题。 不 见 大 雁 刘长春 ⑴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 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⑵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 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 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