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2009年九年级质量调查语文试卷(二)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第Ⅲ卷(作文题)三部分。第 Ⅰ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5至第8页,第Ⅲ卷第9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考 式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一大题共2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签字笔) 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的信息点涂黑。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1--4题每题2分,5--11题,每题3分;共29分) 1.下面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跻身j 提防t 藏污纳垢hou B.勉强qang宽恕sh 恪尽职守ke C.媲美pl 反省 sheng随机应变ying D.和睦mi 干涸he 茅塞顿开 2.依次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②最近,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 文化环境 ③建立一个短期有人照料、长期_飞行的小型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又一个飞天梦 A.心愿取消自由 B.心愿取缔自主 C.心思取消自主 D.心思取缔自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兔不要伤害她。 B.近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12页)
南开区 2009 年九年级质量调查语文试卷(二)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和第 III 卷(作文题)三部分。第 I 卷第 1 至第 4 页,第 II 卷第 5 至第 8 页,第 III 卷第 9 页至第 12 页。试卷满分 120 分。考 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共一大题 共 29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签字笔) 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的信息点涂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1——4 题每题 2 分,5——11 题,每题 3 分;共 29 分) 1.下面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跻.身 jī 提.防 tí 藏污纳垢. hòu B.勉强. qiǎnɡ 宽恕. shù 恪.尽职守 kè C.媲.美 pì 反省. shěnɡ 随机应.变 yīnɡ D.和睦. mù 干涸. hé 茅塞.顿开 sāi 2.依次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①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 ②最近,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 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 文化环境。 ③建立一个短期有人照料、长期 飞行的小型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又一个飞天梦。 A.心愿 取消 自由 B.心愿 取缔 自主 C.心思 取消 自主 D.心思 取缔 自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 B.近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九年级语文第 1 页(共 12 页)
4.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运用写实的手法把“街灯”和“明星”放在一起写,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人 的视野开阔,既能看到天上的星星,也能看到街上的路灯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诗的前两句写了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与主 人公思见“伊人”心切,望穿秋水的心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作者的奇特想象,在寒冷的北方,他多么盼望着这样的奇迹出现:一夜之间春风 吹来,梨花盛开,挂满枝头 阅读《云南的歌会》片段,完成6—8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 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 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 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陉经据典,当事人照例本册,滚瓜熟,随 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 次听到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 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 是说,“你们看,我唱嬴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孑边解口渴去了
4.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 ...的一项是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运用写实的手法把“街灯”和“明星”放在一起写,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人 的视野开阔,既能看到天上的星星,也能看到街上的路灯。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诗的前两句写了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与主 人公思见“伊人”心切,望穿秋水的心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作者的奇特想象,在寒冷的北方,他多么盼望着这样的奇迹出现:一夜之间春风 吹来,梨花盛开,挂满枝头。 阅读《云南的歌会》片段,完成 6——8 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 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 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 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 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 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 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 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 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12页) 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 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干(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干条,悬挂在高树上),蹬 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6.“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句子中的“这”指的是 A.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B.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 见面。 C.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 D.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 7.下面几段歌词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一项是 A.“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起来。”(客家山歌) B.“问:什么有嘴不说话?什么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腿不走路?什么无腿跑千家?… 答:菩萨有嘴不说话,铜锣无嘴闹喳喳,板凳有腿不走路,铜钱无腿跑千家。 C.“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 眷恋……”(青藏高原)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8.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绘山野对歌的场面,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 B.概括介绍云南民歌的几种表现形式。 C.概括介绍年轻妇女不仅会唱民歌,还有打秋千 D.描绘了年轻妇女演唱民歌得胜后的神态 阅读《公输》选段,完成9—11题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2)公输盘日:“夫子何命焉为? (3)子墨子日:“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 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 九年级语文第 2 页(共 12 页) 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 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 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6.“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句子中的“这”指的是 A.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B. 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 见面。 C. 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 D. 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 7.下面几段歌词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一项是 A.“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起来。”(客家山歌) B.“问:什么有嘴不说话?什么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腿不走路?什么无腿跑千家?…… 答:菩萨有嘴不说话,铜锣无嘴闹喳喳,板凳有腿不走路,铜钱无腿跑千家。……” C.“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 眷恋……”(青藏高原)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8.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描绘山野对歌的场面,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 B. 概括介绍云南民歌的几种表现形式。 C. 概括介绍年轻妇女不仅会唱民歌,还有打秋千。 D. 描绘了年轻妇女演唱民歌得胜后的神态。 阅读《公输》选段,完成 9——11 题 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⑵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⑶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4)公输盘不说 (5)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6)公输盘日:“吾义固不杀人。” (7)子墨子起,再拜日:“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 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 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8)公输盘服 (9)子墨子日:“然胡不已乎? 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12页) ⑩公输盘日:“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⑩u)子墨子日:“胡不见我于王? ⑩2公输盘日:“诺。 〔3子墨子见王,日:“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4王日:“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6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B.吾义固不杀人 愿借子杀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⑷公输盘不说。 ⑸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⑹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 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 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⑻公输盘服。 ⑼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九年级语文第 3 页(共 12 页) ⑽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⑾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⑿公输盘曰:“诺。” ⒀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⒁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⒂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⒃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B.吾义固.不杀人 愿借子.杀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0.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夫子何命焉为? 意思是“您有什么见教啊?”“夫子”表示对墨子的尊称 B.荆之地方五千里 意思是“荆国这个地方有五千里的面积。”“地方”一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 C.此为何若人? 意思是“这是个怎样的人啊?”这里是明知故问,故意让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 为下面的劝说做好铺垫 D.宋何罪之有? 意思是“宋国有什么罪?”用反问的语气意在强调宋国没有罪。 1].对选文的内容概括或墨子论述说理的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段(1)——(8)写墨子劝说公输盘,使其在道义上先屈服 B.选段(1)——(8)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接着推论出“义不杀少 而杀众”一句,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最终折服。 C.选段05介绍楚国与宋国在地域、物产资源及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是为了证明楚国攻打 宋国的行为与那个犯偷盗病的人一样,达到劝说公输盘放弃攻宋的目的 D.选段0句式上排列整齐,语势不断加强,与类比的手法并用,更增强了说服力 九年级语文第4页(共12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四大题共41分) 提示:此卷直接在卷子上答题。共有四大题。 座位号 准考证号末2位 题号 合计 得分 、古诗文默写(10分) 12.根据原文填空。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10.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何命焉为? 意思是“您有什么见教啊?”“夫子”表示对墨子的尊称。 B.荆之地方五千里。 意思是“荆国这个地方有五千里的面积。”“地方”一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 C.此为何若人? 意思是“这是个怎样的人啊?”这里是明知故问,故意让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 为下面的劝说做好铺垫。 D.宋何罪之有? 意思是“宋国有什么罪?”用反问的语气意在强调宋国没有罪。 11.对选文的内容概括或墨子论述说理的方法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选段⑴——(8)写墨子劝说公输盘,使其在道义上先屈服。 B.选段⑴——(8)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接着推论出“义不杀少 而杀众”一句,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最终折服。 C.选段⒂介绍楚国与宋国在地域、物产资源及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是为了证明楚国攻打 宋国的行为与那个犯偷盗病的人一样,达到劝说公输盘放弃攻宋的目的。 D.选段⒂句式上排列整齐,语势不断加强,与类比的手法并用,更增强了说服力。 . 九年级语文第 4 页(共 12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四大题 共 41 分) 提示:此卷直接在卷子上答题。共有四大题。 二、古诗文默写(10 分) 12.根据原文填空。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杜甫《春望》)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座 位 号 准考证号末 2 位 题号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