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存在形式学习自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在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总体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形态,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剥削阶级集团如何瓜分剩余价值,以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课程内容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成本价格。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公式为:W=c+V+m。成本价格用k表示,公式为:k=c+v。成本价格作用和意义:首先,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其次,是企业竞争胜败的关键。成本价格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商品价值构成公式就由w=c+v+m转化为w=k+m,进一步转化为w=k+p。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带来时,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反映资本的增值程度。公式为:p=m/c。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量的对比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第五,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利润率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平均利润率形成的原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通过部门间的竞争,使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利润率向平均利润率转化。平均利润的概念。平均利润率的涵义和公式。平均利润率一方面反映社会总资本的增值程度:另一方面反映各部门之间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分配原则。2.影响平均利润的因素。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一是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平均利润率不是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是同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大小有关。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3.平均利润及其实质。平均利润的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1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存在形式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在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 具体形式。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总体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形态,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剥削阶级集团 如何瓜分剩余价值,以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 课 程 内 容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 )和剩余价值( m )三部分,公式为:w=c + v + m。成本 价格用 k 表示,公式为:k = c + v。成本价格作用和意义:首先,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其次,是 企业竞争胜败的关键。成本价格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转化为利润,用 p 表示。商品价值构成公式就由 w = c + v + m 转化为 w = k + m,进一步转化为 w = k + p。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利 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带来时,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 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反映资本的增值程度。公式为:p′ = m / c。剩余价 值率和利润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量的对比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 资本的周转速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第五,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率形成的原因。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 通过部门间的竞争,使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利润率向平均利润率转化。平均利润的概念。 平均利润率的涵义和公式。平均利润率一方面反映社会总资本的增值程度;另一方面反映各部门之 间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分配原则。 2.影响平均利润的因素。 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一是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资本有机构 成高低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平均利润率不是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是同社会总 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大小有关。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 3.平均利润及其实质。 平均利润的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公式为:生产价格=k+p。生产价格和价值在质和量上存在差别。生产价格形式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二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变化并不否定价值规律。2.超额剩余价值与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比其它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利润,它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伟大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意义: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矛盾的难题,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得到进一步深化论证。革命意义:在资本主义,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独立化的形式。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节省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生产领域的资本量。第二,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本周转。第三,减少流通费用,提高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商业利润的概念。商业利润的来源:现象上表现为购销价格的差额。本质上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那里得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实质。商业资本参与平均化过程而获得平均利润。商业的利润率也是平均利润率。商业利润形成后,生产价格的构成=成本价格(k)+产业利润(p)+商业利润(h)。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商业流通费用。商业流通费用的概念。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种。2.商业流通费用补偿的途径。商业流通费用即要收回,还要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补偿的途径: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生产过程有关,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仅同商品的买卖有关,属于非生产性开支,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就是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的。商业职工的劳动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其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1.借贷资本的形成。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是货币资本的独立化运动。借贷资本3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2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公式为:生产价格 = k + p。生产价格 和价值在质和量上存在差别。 生产价格形式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基础 进行;二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变化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2.超额剩余价值与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商品 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比其它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利润,它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 化形式,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伟大意义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意义: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矛盾的 难题,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得到进一步深化论证。革命意义:在资本主义,揭示了整个资产 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独立化的形式。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商业资本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节省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生产领域的资本量。第二,缩 短流通时间,加速资本周转。第三,减少流通费用,提高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 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商业利润的概念。商业利润的来源:现象上表现为购销价格的差额。本质上是商业资本家从产 业资本家那里得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实质。 商业资本参与平均化过程而获得平均利润。商业的利润率也是平均利润率。商业利润形成后, 生产价格的构成 = 成本价格( k ) + 产业利润( p ) + 商业利润( h )。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的概念。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种。 2.商业流通费用补偿的途径。 商业流通费用即要收回,还要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补偿的途径: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生产过程 有关,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仅同商品的买卖有关,属于非生产性开支,不能增加商 品的价值。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就是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的。 商业职工的劳动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其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1.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是货币资本的独立化运动。借贷资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主要来源:第一,正在积累中的折旧基金。第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第三,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第四,各种货币存款等也都构成借贷资本的来源。2.借贷资本的本质及其特点。借贷资本的本质及其特点:第一,是一种商品资本。第二,是作为财产的资本。第三,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二、利息和利息率1.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息的来源是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息,另一部分是企业利润。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是真正来源。2.利息率的决定。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浮动,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第二,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第三,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市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等。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银行与银行资本。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基本职能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另有两种职能:充当结算中心和发行信用流通工具。银行资本分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来源:第一,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第二,食利阶层存入的货币资本;第三,社会各阶层居民的小额存款。2.银行利润及其来源。银行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获得平均利润。银行雇员的劳动同样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四、股份公司1.股份资本及其性质。股份制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筹集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形式,即是指不同所有者通过认购股票共同出资创建企业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和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信用和竞争的基础上产生,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2.股份公司的功能。第一,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第二,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股份公司的主要形式:股份无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3.股票、股息和股票价格。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主要特点是:不返还性、流动性、风险性。股票持有者凭股票获得的收入叫做股息。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公式: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股票价格的基础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经济和政治状况、企业经营状况、股票供求关系、物价水平、政府财政税收、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心理等。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创业利润就是创办股份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这个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创业利润的源泉归根到底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由股票收入资本化而虚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3 的形成。主要来源:第一,正在积累中的折旧基金。第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第三,用于积累 的剩余价值。第四,各种货币存款等也都构成借贷资本的来源。 2.借贷资本的本质及其特点。 借贷资本的本质及其特点:第一,是一种商品资本。第二,是作为财产的资本。第三,是最具 有拜物教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 二、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息的来源是剩余价 值。平均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息,另一部分是企业利润。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剩 余价值是真正来源。 2.利息率的决定。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浮动,影 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第二,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第三,一个国家的 习惯和法律传统、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等。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与银行资本。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基本职能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另有两种职能:充当结算中心 和发行信用流通工具。银行资本分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来源:第一,暂时闲置 的货币资本;第二,食利阶层存入的货币资本;第三,社会各阶层居民的小额存款。 2.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银行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获得平 均利润。银行雇员的劳动同样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四、股份公司 1.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股份制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筹集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形式,即是指不同所有 者通过认购股票共同出资创建企业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和股份公司是在资 本主义信用和竞争的基础上产生,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 2.股份公司的功能。 第一,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第二,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 的运营效率。第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股份公司的主要形式:股份无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3.股票、股息和股票价格。 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主要特点是:不返还性、流动性、风险性。股票持有者凭 股票获得的收入叫做股息。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公式:股票价格 = 股息/利息率。股票 价格的基础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经济和政治状况、 企业经营状况、股票供求关系、物价水平、政府财政税收、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心 理等。 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创业利润就是创办股份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这个企业 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创业利润的源泉归根到底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由股票收入资本化而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拟出来的资本称为虚拟资本。它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收入。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是不同的。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特点。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形成的途径: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本质特点是:第一,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相分离。第二,土地所有权不再有人身依附关系。2.地租的本质和特征。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主要特征:第一,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第二,剩余价值分为地租和平均利润。第三,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三个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关系。3.地租和租金区别。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态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它们是由不同的原因和条件所引起的。二、级差地租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同士地的等级差别相联系的地租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存在着等级差别。级差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土地有限性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垒断,与土地私有制没有关系。2.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的源泉:只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构成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条件差的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决定。级差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态。三、绝对地租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垒断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构成的。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主地所有权的断。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条件。资本向农业部门转移受限制,使农产品按价值出售。2.绝对地租的源泉。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余额构成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3.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的,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已经接近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上面所说的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就消失了,但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只不过产生绝对地租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已。这时的绝对地租仍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四、土地价格1.土地价格的决定。土地价格实质上就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地租的高低、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土地的供求状况、地理位置、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土地投资者的理性预期和国家的经济政策。34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4 拟出来的资本称为虚拟资本。它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收入。虚拟资本和实 际资本是不同的。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形成的途径: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本质特点是:第一,土地所有 权与土地经营权相分离。第二,土地所有权不再有人身依附关系。 2.地租的本质和特征。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主要特征:第一, 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第二,剩余价值分为地租和平均利润。第三,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 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三个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关系。 3.地租和租金区别。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态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它们是由不同的原因和条件所引起的。 二、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同土地的等级差别相联系的地租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存在着等级差别。级差地租产 生的直接原因是土地有限性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与土地私有制没有关系。 2.级差地租的源泉。 级差地租的源泉:只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 格和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构成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条件差的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 决定。级差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态。 三、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 值的超额利润构成的。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社 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条件。资本向农业部门转移受限制,使农产品按价值出售。 2.绝对地租的源泉。 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余额构成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的,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已经接近工业资本有机构成, 上面所说的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就消失了,但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只不过产生绝对地租的条件发 生了变化而已。这时的绝对地租仍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四、土地价格 1.土地价格的决定。 土地价格实质上就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公式是:土地价格 = 地租/利息率。影响土地价格的 因素:地租的高低、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土地的供求状况、地理位置、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土地投 资者的理性预期和国家的经济政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土地价格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租有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得利息率下降,土地价格提高。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考核要求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成本价格的定义。成本价格作用和意义。利润的概念和本质。利润率的涵义。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涵义。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生产价格的形式、涵义和构成。超额剩余价值与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式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和作用。商业利润实质及其来源。商业流通费用的概念及其补偿。商业利润。商业利润率。三、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的本质、职能、形成和来源。利息的涵义。利息率的涵义。利息率的界限。影响利息率的因素。银行的性质。银行资本的本质和职能。银行利润及其来源。股份公司、股票、股息和股票价格。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四、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地租和租金区别。级差地租的涵义、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绝对地租的涵义、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绝对地租的源泉。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的形成。土地价格的实质。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复习与思考题1.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是什么?3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伟大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5.阐述商业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和本质。6.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参考文献目录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9.10.17.23.27.38.45章。2.马克思:《工资、价格和理论》,第11节。3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5 2.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 土地价格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租有上涨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 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得利息率下降,土地价格提高。这不利于经济的 发展。 考 核 要 求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的定义。成本价格作用和意义。利润的概念和本质。利润率的涵义。决定和影响利润 率的主要因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涵义。影响平均利润 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生产价格的形式、涵义和构成。超额剩余价值与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式后价 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和作用。商业利润实质及其来源。商业流通费用的概念及其补偿。商业 利润。商业利润率。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的本质、职能、形成和来源。利息的涵义。利息率的涵义。利息率的界限。影响利息 率的因素。银行的性质。银行资本的本质和职能。银行利润及其来源。股份公司、股票、股息和股 票价格。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 四、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地租和租金区别。级差地租的涵义、 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绝对地租的涵义、形成的条件和 原因。绝对地租的源泉。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绝对地租的形成。土地价格的实质。影响土地价格的 因素。 复习与思考题 1.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是什么? 3.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5.阐述商业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和本质。 6.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参考文献目录 1.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第 1.9.10.17.23.27.38.45 章。 2.马克思:《工资、价格和理论》,第 11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