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黄取浄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 量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深褐色,质地轻松。味涩,存性。 2.槐米取浄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发现火 星,可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 3.荆芥取净荆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 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五、注意事项 (1)依据各法炮制程度及各药特点控制适宜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药材外观变化。 炒黄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70℃,炒焦一般控制在190℃-200℃,炒炭 般控制在220℃-300℃ 2)酸枣仁炒黄时火力不宜过强,且炒的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油枯失效。蒲 黄如已结块,炒时应搓散团块。王不留行翻炒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 花程度。 (3)在操作过程中,要勤翻动,避免生熟不匀的现象。炭药耍注意防火,一定 要凉透后入库。 六、思考题 (1)炒黄、炒焦、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三者炒后对药性各有什么影响? (2)什么是火力?什么是火候? (3)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
1.蒲黄 取净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 量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 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深褐色,质地轻松。味涩,存性。 2.槐米 取净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发现火 星,可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 3.荆芥 取净荆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 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五、注意事项 (1)依据各法炮制程度及各药特点控制适宜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药材外观变化。 炒黄温度一般控制在 160℃-170℃,炒焦一般控制在 190℃-200℃,炒炭一 般控制在 220℃-300℃。 (2) 酸枣仁炒黄时火力不宜过强,且炒的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油枯失效。蒲 黄如已结块,炒时应搓散团块。王不留行翻炒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 花程度。 (3)在操作过程中,要勤翻动,避免生熟不匀的现象。炭药耍注意防火,一定 要凉透后入库。 六、思考题 (1) 炒黄、炒焦、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三者炒后对药性各有什么影响? (2) 什么是火力?什么是火候? (3)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
实验三槐来炒炭前后鞣质及芦丁含量比较 一、实验内容 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鞣质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二、目的要求 (1)了解槐米炒炭的目的意义 (2)通过对槐米炭中芦丁、鞣质的含量测定,从而验证“炒炭存性”的传统经 验及止血作用增强的原理。 验器材及药品 1.鞣质的含量测定温度计、Ioml吸量管、500m烧杯、乳钵、漏斗、垂熔玻璃 漏斗、500m容量瓶、500ml量筒、loml量筒、贮液棕色瓶、25l酸式滴定管、 loml刻度吸管、抽滤瓶;髙锰酸钾、靛胭脂、浓硫酸、氯化钠、碳酸钡、明胶。 2.芦丁含量测定I00m1容量瓶、电炉、100ml量筒、水浴锅、10ml吸量管、25m1 容量瓶、分光光度计、索氏提取器:精制芦丁、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石油醚、 甲醇 四、验方法1.鞣质含量测定 (1)分别取槐米生品及炒炭品,于乳钵内硏成粗粉,精密称定约10g,加蒸馏 水300m1,小火煮沸3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水100ml复提2次,提尽鞣质, 合并滤液,定容于500m1,同上法用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的高锰 酸钾毫升数为“B”。 (2)槐米中鞣质含量汁算:以鞣酸为标准,每毫升0.lmol/L髙锰酸钾溶液, 相当于0.004157g鞣酸。 x=-(A:B) 004157×T×100 MI X:样品中鞣质含量(%) A:高锰酸钾的用量(毫升数) B:空白中高锰酸钾的用量(毫升数)。 T:稀释度。 W:取样量 Ml:滴定用高锰酸钾的毫摩尔数 M2:0.lmol/L高锰酸钾的毫摩尔数。 2.芦丁含量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配制成2.00mg/m1的甲醇 液。取10ml加水稀释至100ml。精密吸取0.00、1.00、3.00、4.00、5.00、6.00m1 分别置25n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lml,使混匀,放 置6分钟,加10%硫酸铝溶液l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I 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零管为 空白对照,绘制吸收度一浓度标准曲线 ②2样品液制备及测定:精密称取生槐米、槐米炭粗粉各1g,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3om石油醚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石油醚。再加甲醇9oml,加热回 流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置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少量洗涤容器,洗液并入 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 刻度,摇匀
实验三 槐来炒炭前后鞣质及芦丁含量比较 一、实验内容 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鞣质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二、目的要求 (1) 了解槐米炒炭的目的意义。 (2) 通过对槐米炭中芦丁、鞣质的含量测定,从而验证“炒炭存性”的传统经 验及止血作用增强的原理。 三、验器材及药品 1.鞣质的含量测定 温度计、10ml 吸量管、500ml 烧杯、乳钵、漏斗、垂熔玻璃 漏斗、500ml 容量瓶、500ml 量筒、10ml 量筒、贮液棕色瓶、25ml 酸式滴定管、 10ml 刻度吸管、抽滤瓶;高锰酸钾、靛胭脂、浓硫酸、氯化钠、碳酸钡、明胶。 2.芦丁含量测定 100ml 容量瓶、电炉、100ml 量筒、水浴锅、10ml 吸量管、25ml 容量瓶、分光光度计、索氏提取器;精制芦丁、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石油醚、 甲醇。 四、验方法 1.鞣质含量测定 (1)分别取槐米生品及炒炭品,于乳钵内研成粗粉,精密称定约 10g,加蒸馏 水 300ml,小火煮沸 30 分钟,过滤。药渣再加水 100ml 复提 2 次,提尽鞣质, 合并滤液,定容于 500ml, 同上法用 0.02mol/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的高锰 酸钾毫升数为“B”。 (2)槐米中鞣质含量汁算:以鞣酸为标准,每毫升 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 相当于 0.004157g 鞣酸。 X:样品中鞣质含量(%)。 A:高锰酸钾的用量(毫升数)。 B:空白中高锰酸钾的用量(毫升数)。 T:稀释度。 W:取样量。 M1:滴定用高锰酸钾的毫摩尔数。 M2:0.1mol/L 高锰酸钾的毫摩尔数。 2.芦丁含量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配制成 2.00mg/ml 的甲醇 液。取 10ml 加水稀释至 100ml。精密吸取 0.00、1.00、3.00、4.00、5.00、6.00ml 分别置 25ml 容量瓶中,各加水至 6ml,加 5%亚硝酸钠溶液 1ml,使混匀,放 置 6 分钟,加 10%硫酸铝溶液 1ml,摇匀,放置 6 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 10ml, 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 15 分钟。在 50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零管为 空白对照,绘制吸收度一浓度标准曲线。 (2)样品液制备及测定:精密称取生槐米、槐米炭粗粉各 1g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 30ml 石油醚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石油醚。再加甲醇 90ml,加热回 流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置 l0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少量洗涤容器,洗液并入 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 10ml,置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 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3ml,置25m1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ml” 起依法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计算式: 含量% CXT W×100 100% C:由回归方程计算的样品量(mg)。 T:稀释度。 W:样品的重量(g)。 五、注意事项 (1)槐米炒炭时,铁锅温度不能超过250℃,槐米温度不能超过210℃。出炭 率不能低于82% (2)槐米应在60℃千燥,芦丁在60℃十燥至恒重。 (3)加明胶和酸性氯化钠溶液后,必须振摇 六、思考题 (1)含量测定的原理是什么?如何除去测定中的干扰物? (2)槐米制炭前后鞣质、芦丁、槲皮素三成分有何关系?为什么?
精密吸取 3ml,置 25ml 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 6ml” 起依法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计算式: C:由回归方程计算的样品量(mg)。 T:稀释度。 W:样品的重量(g)。 五、注意事项 (1) 槐米炒炭时,铁锅温度不能超过 250℃,槐米温度不能超过 210℃。出炭 率不能低于 82%。 (2) 槐米应在 60℃干燥,芦丁在 60℃十燥至恒重。 (3) 加明胶和酸性氯化钠溶液后,必须振摇。 六、思考题 (1)含量测定的原理是什么?如何除去测定中的干扰物? (2)槐米制炭前后鞣质、芦丁、槲皮素三成分有何关系?为什么?
实验四加固体辅料炒 、实验内容 1.麸炒、白术、枳壳、苍术、僵蚕 米炒、斑蝥、党参 3.土炒、山药。 4.砂烫、马钱子、穿山甲、鸡内金。 5.蛤粉烫、阿胶 6.滑石粉烫、刺猬皮、水蛭 二、目的要求 (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及质量标准 (3)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火候及注意事项 具设备 炉子、锅、铁铲、扫把、筛子、台秤、瓷盆、温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 (一)麸炒 1.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上加热,至冒烟时,倒入白术片,翻炒至表 面深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100kg白术,用麸皮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黄棕色或黄褐色,偶见焦斑。有焦香气 2.枳壳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倒入枳壳片,迅速翻动, 炒至枳壳表面深黄色的,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100kg枳壳片,用麸皮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深黄色,内部淡黄色。具香气。 3.苍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加人苍术片,翻炒至表 面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100kg苍术片,用麸皮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深黄色。有香气。 4.僵蚕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僵蚕,翻炒至表 面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100kg僵蚕,用麸皮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淡黄色至黄色。腥气较微弱。 (二)米炒 1.斑蝥取净斑蝥与米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翻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 米粒,放凉。 每100kg斑蝥,用大米20kg 成品性状:本品微挂火色。臭气轻微 2.党参将大米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至大米冒烟时,倒入党参片,翻炒至大 米呈焦褐色,党参呈老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 每100kg党参片,用大米2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老黄色,微有褐色斑点。具香气 (三)土炒
实验四 加固体辅料炒 一、实验内容 1. 麸炒、白术、枳壳、苍术、僵蚕。 2.米炒、斑蝥、党参。 3.土炒、山药。 4.砂烫、马钱子、穿山甲、鸡内金。 5.蛤粉烫、阿胶。 6.滑石粉烫、 刺猬皮、水蛭。 二、目的要求 (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及质量标准。 (3)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火候及注意事项。 三、 具设备 炉子、锅、铁铲、扫把、筛子、台秤、瓷盆、温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 (一)麸炒 1.白术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上加热,至冒烟时,倒入白术片,翻炒至表 面深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 100kg 白术,用麸皮 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黄棕色或黄褐色,偶见焦斑。有焦香气。 2.枳壳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倒入枳壳片,迅速翻动, 炒至枳壳表面深黄色的,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 100kg 枳壳片,用麸皮 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深黄色,内部淡黄色。具香气。 3.苍术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加人苍术片,翻炒至表 面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 100kg 苍术片,用麸皮 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深黄色。有香气。 4.僵蚕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僵蚕,翻炒至表 面黄色 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每 100kg 僵蚕,用麸皮 1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淡黄色至黄色。腥气较微弱。 (二)米炒 1.斑蝥 取净斑蝥与米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翻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 米粒,放凉。 每 100kg 斑蝥,用大米 20kg。 成品性状:本品微挂火色。臭气轻微。 2.党参 将大米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至大米冒烟时,倒入党参片,翻炒至大 米呈焦褐色,党参呈老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 每 100kg 党参片,用大米 2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老黄色,微有褐色斑点。具香气。 (三)土炒
山药先将土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粉呈轻松灵活状态时,倒入山药片, 不断翻炒,至山药挂土色,表面显土黄色,并透出山药固有香气时,取出。筛去 土,放凉。 每100kg山药,用土3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轻挂薄上,呈土黄色,无焦黑斑和焦苦味。具土香气 四)砂烫 1.马钱子将净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马钱子,不 断翻炒,至外表呈棕褐色或深褐色,内部鼓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深褐色或褐色,击之易碎。其内面鼓起小泡。具苦香味。 2.穿山甲将净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倒入大小一致的 穿山甲片,不断翻炒,至鼓起,表面呈金黄色,边缘向内卷曲时,取出。筛去砂 子,及时倒入醋中,搅拌,稍浸,捞出,干燥。 每100kg穿山甲,用米醋30kg。 成品性状:本品膨胀鼓起,边缘向内卷曲,表面金黄色,质脆。略有醋气 3.鸡内金将净砂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倒入大小一致的 鸡内金,不断翻炒,至鼓起,卷曲,表面金黄色时,立即取出。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膨胀鼓起,表面金黄色,质脆。具焦香气。 (五)蛤粉烫 阿胶先将胶块烘软,切成10mm小胶丁备用。取蛤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 活状态,放入阿胶丁,不断翻埋,烫至阿胶丁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清心”,颜 色由乌黑转为深黄色,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蛤粉时,迅速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每100kg阿胶,用蛤粉40kg 成品性状:本品呈类圆球形,表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无“溏心”,质轻而脆 中空,略成海绵状。 (六)滑石粉烫 1.刺猬皮先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净刺猬皮,炒至 刺尖卷曲,内部膨胀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每100kg刺猬皮,用滑石粉5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鼓起焦黄色,质地发泡,刺卷曲,皮部边缘向内卷曲。微有 腥臭味 2.水蛭先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净水蛭段,勤翻炒 至微鼓起,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淡黄色或黄棕色,微鼓起,质松脆,易碎。有腥气 五、注意事项 (1)需加辅料炒制的药材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并经过净选加工处理 (2)麸炒药物火力可稍大,撒入麸皮应立即冒烟,随即投入药物;借麸皮之烟 熏使药物变色,但火力过大,则麸皮迅速焦黑,不产生浓烟而达不到麸炒的目的。 (3)炒火力不宜过大,温度过高会使药材烫焦,影响质量 (4)胶颗粒一般在10mm左右为宜,大了不易透心,会成“溏心”,过小易被 烫焦,二者均影响质量。 (5)炒必须先将土粉加热呈灵活状态时加入药物,如果温度过低,则药物挂不 上土,颜色也不易改变;温度过高,则药物焦化。 (6)土、砂、蛤粉、滑石粉炒时,投药前辅料都应先加热至灵活状态,特别是 第一次被用于炒药时尤应如此
山药 先将土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粉呈轻松灵活状态时,倒入山药片, 不断翻炒,至山药挂土色,表面显土黄色,并透出山药固有香气时,取出。筛去 土,放凉。 每 100kg 山药,用土 3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轻挂薄上,呈土黄色,无焦黑斑和焦苦味。具土香气。 (四)砂烫 1.马钱子 将净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马钱子,不 断翻炒,至外表呈棕褐色或深褐色,内部鼓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深褐色或褐色,击之易碎。其内面鼓起小泡。具苦香味。 2.穿山甲 将净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倒入大小一致的 穿山甲片,不断翻炒,至鼓起,表面呈金黄色,边缘向内卷曲时,取出。筛去砂 子,及时倒入醋中,搅拌,稍浸,捞出,干燥。 每 100kg 穿山甲,用米醋 30kg。 成品性状:本品膨胀鼓起,边缘向内卷曲,表面金黄色,质脆。略有醋气。 3.鸡内金 将净砂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倒入大小一致的 鸡内金,不断翻炒,至鼓起,卷曲,表面金黄色时,立即取出。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膨胀鼓起,表面金黄色,质脆。具焦香气。 (五)蛤粉烫 阿胶 先将胶块烘软,切成 10mm 小胶丁备用。取蛤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 活状态,放入阿胶丁,不断翻埋,烫至阿胶丁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清心”,颜 色由乌黑转为深黄色,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蛤粉时,迅速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每 100kg 阿胶,用蛤粉 40kg。 成品性状:本品呈类圆球形,表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无“溏心”,质轻而脆, 中空,略成海绵状。 (六)滑石粉烫 1.刺猬皮 先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净刺猬皮,炒至 刺尖卷曲,内部膨胀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每 100kg 刺猬皮,用滑石粉 5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鼓起焦黄色,质地发泡,刺卷曲,皮部边缘向内卷曲。微有 腥臭味。 2.水蛭 先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净水蛭段,勤翻炒 至微鼓起,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成品性状:本品淡黄色或黄棕色,微鼓起,质松脆,易碎。有腥气。 五、注意事项 (1)需加辅料炒制的药材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并经过净选加工处理。 (2)麸炒药物火力可稍大,撒入麸皮应立即冒烟,随即投入药物;借麸皮之烟 熏使药物变色,但火力过大,则麸皮迅速焦黑,不产生浓烟而达不到麸炒的目的。 (3) 炒火力不宜过大,温度过高会使药材烫焦,影响质量。 (4) 胶颗粒一般在 10mm 左右为宜,大了不易透心,会成“溏心”,过小易被 烫焦,二者均影响质量。 (5) 炒必须先将土粉加热呈灵活状态时加入药物,如果温度过低,则药物挂不 上土,颜色也不易改变;温度过高,则药物焦化。 (6) 土、砂、蛤粉、滑石粉炒时,投药前辅料都应先加热至灵活状态,特别是 第一次被用于炒药时尤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