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行政法研究的起点 、行政法的基本范畴一一行政 行政是学习行政法所碰到的第一个概念,也是构建行政法学科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何谓 行政?现将几种主要观点作如下的介绍 (一)政治、行政二分说 认为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源于美国早期行政学家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说 (二)立法、司法、行政三分说 认为行政是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一类国家的职能,或者说除国家立法作用、司法作用 以外的所有国家作用。在此意义上又有形式意义上行政和实质意义上行政之分。 (三)行政管理说 认为行政就是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源于东欧,流行于我国。即行政一国家管理一执行 指挥职能一实施实际的组织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现代实际,我们给行政法上的行政下一个定义,认为现代意义上的 行政,是指具有行政权的机关组织或个人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进行决策、组织、 管理和协调的活动,是为整个社会或社会的某些方面提供管理和服务 强调一下,请同学们一定注意对”行政"概念的理解. 二、行政法的核心内容一一行政权 行政权概念是行政法的核心概念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下面对此概念作一个解释 (一)行政权的概念 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杋关及其授权的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实现行 政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目的所享有的各种权力的总称,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态。对 此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权的法定性(来源、行使、法律监督) 2、行政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 3、行政权的公益性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 行政法研究的起点 一、行政法的基本范畴——行政 行政是学习行政法所碰到的第一个概念,也是构建行政法学科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何谓 行政?现将几种主要观点作如下的介绍: (一)政治、行政二分说 认为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源于美国早期行政学家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说。 (二)立法、司法、行政三分说 认为行政是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一类国家的职能,或者说除国家立法作用、司法作用 以外的所有国家作用。在此意义上又有形式意义上行政和实质意义上行政之分。 (三)行政管理说 认为行政就是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源于东欧,流行于我国。即行政-国家管理-执行 指挥职能-实施实际的组织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现代实际,我们给行政法上的行政下一个定义,认为现代意义上的 行政,是指具有行政权的机关组织或个人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进行决策、组织、 管理和协调的活动,是为整个社会或社会的某些方面提供管理和服务。 强调一下,请同学们一定注意对”行政”概念的理解. 二、 行政法的核心内容——行政权 行政权概念是行政法的核心概念.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下面对此概念作一个解释. (一)行政权的概念 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的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实现行 政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目的所享有的各种权力的总称,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态。对 此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权的法定性(来源、行使、法律监督) 2、行政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 3、行政权的公益性
(二)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1、公民权利是行政权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公民权利),行政 权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的手段。行政权存在的目的是维持和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侵犯 公民权利,但最易侵犯和危险公民权利的则是行政权。二者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2、"法无明文规定不得有权”与"法不禁止皆自由′ (三)行政权与行政职权的关系 第二节行政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地位和作用 (一)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国家的重要的部门法之一,与民法、刑法并称三大部门法。何谓行政法?简单 讲,就是有关行政权的法,即关于行政权的设定、行政权的运行和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 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目前,关于行政法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观点: 1、行政法即ν管理法″,建立在管理论基础之上,流行于原苏联、东欧各国和早期的我 国 2、行政法即控权法″,建立在控权论学说基础之上,流行于英美法系国家 3、行政法即平衡法〃,平衡公益和私益。建立在罗豪才教授提出的ˇ平衡论〃学说基础 4、行政法即~服务法″,其价值取向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福利,实现法治社会。 其建立在"服务论学说基础之上 (二)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三)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法的地位 (1)行政法是三大部门法之一,是宪法的实施法,又被称为小宪法。 (2)行政法与民法、刑法、经济法的关系 2、行政法的作用 1)行政法对于规范行政权的行使,特别是监督和控制行政权具有重要作用 (2)行政法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行政法的渊源
(二)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1、公民权利是行政权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公民权利),行政 权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的手段。行政权存在的目的是维持和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侵犯 公民权利,但最易侵犯和危险公民权利的则是行政权。二者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 2、“法无明文规定不得有权”与“法不禁止皆自由” (三)行政权与行政职权的关系 第二节 行政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地位和作用 (一)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国家的重要的部门法之一,与民法、刑法并称三大部门法。何谓行政法?简单 讲,就是有关行政权的法,即关于行政权的设定、行政权的运行和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 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目前,关于行政法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观点: 1、行政法即“管理法”,建立在管理论基础之上,流行于原苏联、东欧各国和早期的我 国。 2、行政法即“控权法”,建立在控权论学说基础之上,流行于英美法系国家。 3、行政法即“平衡法”,平衡公益和私益。建立在罗豪才教授提出的“平衡论”学说基础 之上。 4、行政法即“服务法”,其价值取向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福利,实现法治社会。 其建立在“服务论” 学说基础之上。 (二)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三)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法的地位 (1) 行政法是三大部门法之一,是宪法的实施法,又被称为小宪法。 (2) 行政法与民法、刑法、经济法的关系 2、行政法的作用 (1)行政法对于规范行政权的行使,特别是监督和控制行政权具有重要作用。 (2)行政法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又称行政法的表现形式,是指构成行政法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的总称。行 政法的渊源以是否成文为标准分为成文法渊源和不成文法渊源。 1、成文法渊源(基本发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它包括: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规章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国际条约和协定 2、行政法的非成文法源 (1)习惯法 (2)行政先例 是指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事务的惯性行为。 (3)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法律在具体的适用过程中,为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进一步补充,以及如何具体 运用而由有权机关所作的解释 (4)行政判例 是指可作为先例据以决策的法院判决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反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活动的基本特点, 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指导行政法的立法与实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1、明确的法律性
行政法的渊源又称行政法的表现形式,是指构成行政法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的总称。行 政法的渊源以是否成文为标准分为成文法渊源和不成文法渊源。 1、成文法渊源(基本发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它包括: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规章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国际条约和协定 2、行政法的非成文法源 (1)习惯法 (2)行政先例 是指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事务的惯性行为。 (3)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法律在具体的适用过程中,为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进一步补充,以及如何具体 运用而由有权机关所作的解释。 (4)行政判例 是指可作为先例据以决策的法院判决。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反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活动的基本特点, 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指导行政法的立法与实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则。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1、明确的法律性
2、客观性 3、普遍指导性 4、极大的稳定性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意义) 1、为进行行政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学习和研究行政法在理论上提出了纲要。 2、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性质和精神实质 的集中表现。其效力高于具体的法律条文,基本原则由法律规定,统率条文、支配条文。 3、弥补法律规定的漏洞,指导行政法的实施。 第二节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概念 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具有法定的依据, 符合法定的要求,不得违法行政,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 (一)法律之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来源于法律 (二)法律优位(法律优越),是指一个只要经过立法机关制定之法律就是代表民意, 享有崇高性 (三)法律保留,是落实法律优位原则的表现 三、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行政主体合法 (二)行政权限合法 (三)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四)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职权与职责的统 第三节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涵义 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原则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在合法行使职权的基础 上,还要做到客观、公正、适度、合乎理性
2、客观性 3、普遍指导性 4、极大的稳定性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意义) 1、为进行行政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学习和研究行政法在理论上提出了纲要。 2、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性质和精神实质 的集中表现。其效力高于具体的法律条文,基本原则由法律规定,统率条文、支配条文。 3、弥补法律规定的漏洞,指导行政法的实施。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概念 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具有法定的依据, 符合法定的要求,不得违法行政,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 (一)法律之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来源于法律 (二)法律优位(法律优越),是指一个只要经过立法机关制定之法律就是代表民意, 享有崇高性。 (三)法律保留,是落实法律优位原则的表现。 三、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行政主体合法 (二)行政权限合法 (三)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四)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涵义 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原则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在合法行使职权的基础 上,还要做到客观、公正、适度、合乎理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原因是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与行政合法性原则比较,后 者贯穿于行政法的所有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 领域。 二者的关系:合法性原则是合理性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合理性原则是在合法性基础上的 进一步要求。行政活动就要做到二者的统一。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内容 1、符合立法的目的:2、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平等对待,不能畸轻畸重;4 最小侵害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力在侵犯公民权利时,必须有法律依据,但是 必须选择侵害公民权利最小的范围内行使之。即手段与目的之间要成比例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 第一节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基于对行政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法律 关系。行政关系一经行政法规范所调整即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因此,行政法律关系是在 实现国家行政职能过程中为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行政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 权利义务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结果 (二)行政法律关系是对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调整的结 果。 (三)对行政的法治监督关系是行政法律的调整对象,行政法律关系也包括监督行政法 律关系。 二、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即行政主体的恒定性。 2、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对应性但不对等。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具有法定性 4、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重合性 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的类型 、根据行政主体行政权力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讲行政法律关系分为内部行政法律关 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原因是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与行政合法性原则比较,后 者贯穿于行政法的所有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 领域。 二者的关系:合法性原则是合理性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合理性原则是在合法性基础上的 进一步要求。行政活动就要做到二者的统一。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内容 1、符合立法的目的;2、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平等对待,不能畸轻畸重;4、 最小侵害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力在侵犯公民权利时,必须有法律依据,但是 必须选择侵害公民权利最小的范围内行使之。即手段与目的之间要成比例。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 第一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基于对行政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法律 关系。行政关系一经行政法规范所调整即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因此,行政法律关系是在 实现国家行政职能过程中为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行政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 权利义务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结果 (二)行政法律关系是对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调整的结 果。 (三)对行政的法治监督关系是行政法律的调整对象,行政法律关系也包括监督行政法 律关系。 二、特征 1、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即行政主体的恒定性。 2、 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对应性但不对等。 3、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具有法定性。 4、 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重合性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的类型 一、根据行政主体行政权力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讲行政法律关系分为内部行政法律关 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