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基础认知
课前·基础认知
导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 以 上,均位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 生产量的增长。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与世界上以 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
导航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 1/5 以 上,均位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 大于 生产量的增长。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57% ,与世界上以 石油 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
导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 分别只约占世界的1%和 2%。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 分别约占世界的1/8和 1/20。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我国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 地区,而煤炭和石 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形成北煤南运、 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
导航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 探明储量 分别只约占世界的1%和 2%。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 消费量 分别约占世界的1/8和 1/20。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我国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 东南沿海 地区,而煤炭和石 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形成北煤南运、 北油 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
导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的发展历史 ()“中国贫油论”观点。 石油是在特定 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非可再生能源。 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盛行“中国贫油论”观点,当时估计我国 的石油储量不超过 亿吨。1958年,我国对石油资源量的 大胆预测只有15亿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 油产品主要依赖
导航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的发展历史 (1)“中国贫油论”观点。 石油是在特定 地质 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非可再生能源。 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盛行“中国贫油论”观点,当时估计我国 的石油储量不超过 2 亿吨。1958年,我国对石油资源量的 大胆预测只有15亿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 油产品主要依赖 进口
导 2)“大庆油田”的发现。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国在松嫩平原发 现了中国 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继大庆油田 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 、大港、任丘、辽河等多 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贫油”的中国在1964年实现了 石油基本 ,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 余的
导航 (2)“大庆油田”的发现。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国在松嫩平原发 现了中国 第一 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继大庆油田 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 胜利 、大港、任丘、辽河等多 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贫油”的中国在1964年实现了 石油基本 自给 ,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 余的 净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