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力量素质的测定 10 闪烁值的测评 1 合计 16 七、推荐教材与辅助教学资料 [1]《运动生理学》(第1版),王瑞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 [2]《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第1版),《体育教育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3]《实用运动生理实验》,(第1版),王瑞元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
23 9 力量素质的测定 1 10 闪烁值的测评 1 合计 16 七、推荐教材与辅助教学资料 [1]《运动生理学》(第 1 版),王瑞元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年; [2]《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第 1 版),《体育教育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 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年; [3]《实用运动生理实验》,(第 1 版),王瑞元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年
《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教育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通过教育的手段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 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促进人类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提升其日后从 事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救学能力提供保障,为全民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 支持。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掌握现代健康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维 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养成健康的卫生行为和生活 方式,纠正、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树立健康意识,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 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涵义、研究领域、基本特征、社会作用和任务:健康教育 与健康促进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难点是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行为转变、健康心理 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以及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 加深对健康教育学生物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主要基本知识。 2.开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慕课等学习平台,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健康与健康促进(6学时) 1.教学内容 (1)健康概念、分类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2)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概述 (3)健康管理概述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及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涵。 (2)难点是健康促进及健康管理。 第二章健康行为(4学时) 1.教学内容 (1)行为 (2)健康行为 (3)危害健康行为 (4)行为转变理论及其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健康行为的概念,危害健康行为的病因及预防策略,烟草、毒品危害,酗 酒、滥用镇静催眠要等成瘾性药物的危害及防范。 (2)难点是有害健康行为的病因及预防策略,行为转变理论及其应用。 24
24 《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健康教育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3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通过教育的手段向社会、家庭和个人传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 健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促进人类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提升其日后从 事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教学能力提供保障,为全民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 支持。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掌握现代健康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维 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养成健康的卫生行为和生活 方式,纠正、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树立健康意识,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 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涵义、研究领域、基本特征、社会作用和任务;健康教育 与健康促进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难点是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行为转变、健康心理 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以及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 加深对健康教育学生物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主要基本知识。 2.开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慕课等学习平台,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健康与健康促进(6 学时) 1.教学内容 (1)健康概念、分类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2)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概述 (3)健康管理概述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历史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及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涵。 (2)难点是健康促进及健康管理。 第二章 健康行为(4 学时) 1.教学内容 (1)行为 (2)健康行为 (3)危害健康行为 (4)行为转变理论及其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健康行为的概念,危害健康行为的病因及预防策略,烟草、毒品危害,酗 酒、滥用镇静催眠要等成瘾性药物的危害及防范。 (2)难点是有害健康行为的病因及预防策略,行为转变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章心理健康(6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人格心理健康 (4)健康人际关系 (5)情绪、压力与健康 (6)心理健康的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维护心理健康的原则,自我心理调适与技能, 人际关系维护。 (2)难点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维护心理健康的原则,自我心理调适与技能, 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健康的评价。 第四章性与生殖健康(6学时) 1.教学内容 (1)性概念 (2)性观念误区 (3)性保健 (4)生育与生育控制 (5)常见性传播疾病 (6)艾滋病 (7)中小学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性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性道德,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难点是艾滋病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第五章环境与健康(4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与环境 (2)自然环境与健康 (3)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4)环境保护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难点是环境保护的策略。 第六章饮食行为与健康(4学时) 1.教学内容 (1)健康饮食的概念 (2)饮食的营养学基础 (3)膳食指南 (4)膳食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应用。 (2)难点是膳食评价。 第七章睡眠与健康(4学时) 1.教学内容 (1)睡眠概述 (2)睡眠的生理学基础 (3)常见睡眠问题 (4)睡眠质量评价 2.重、难点提示 25
25 第三章 心理健康(6 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人格心理健康 (4)健康人际关系 (5)情绪、压力与健康 (6)心理健康的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维护心理健康的原则,自我心理调适与技能, 人际关系维护。 (2)难点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维护心理健康的原则,自我心理调适与技能, 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健康的评价。 第四章 性与生殖健康(6 学时) 1.教学内容 (1)性概念 (2)性观念误区 (3)性保健 (4)生育与生育控制 (5)常见性传播疾病 (6)艾滋病 (7)中小学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性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性道德,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难点是艾滋病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第五章 环境与健康(4 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与环境 (2)自然环境与健康 (3)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4)环境保护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难点是环境保护的策略。 第六章 饮食行为与健康(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健康饮食的概念 (2)饮食的营养学基础 (3)膳食指南 (4)膳食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应用。 (2)难点是膳食评价。 第七章 睡眠与健康(4 学时) 1.教学内容 (1)睡眠概述 (2)睡眠的生理学基础 (3)常见睡眠问题 (4)睡眠质量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睡眠不足与睡眠障碍的危害 (2)难点是睡眠质量的评价。 第八章健康体适能(4学时) 1.教学内容 (1)健康体适能的概念 (2)健康体适能的生理学基础 (3)健康体适能的训练 (4)健康体适能的评定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健康体适能的分类及训练。 (2)难点是健康体适能的生理学基础及评定。 第九章疾病预防(6学时) 1.教学内容 (1)疾病的概念 (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4)高血压人群健康教育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的预防方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的预防。 (2)难点是不同类型疾病的健康教育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十章学校健康教育(4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校与儿童青少年成长 (2)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学校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实施及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 (2)难点学校健康教育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七、学时分配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 章目 主要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健康与健康促进 6 二 健康行为 2 2 三 心理健康 2 四 性与生殖健康 2 五 环境与健康 4 六 饮食行为与健康 2 2 七 睡眠与健康 % 2 八 健康体适能 九 疾病预防 2 十 学校健康教育 2 b 合计 总学时 32 16 26
26 (1)重点是睡眠不足与睡眠障碍的危害 (2)难点是睡眠质量的评价。 第八章 健康体适能(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健康体适能的概念 (2)健康体适能的生理学基础 (3)健康体适能的训练 (4)健康体适能的评定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健康体适能的分类及训练。 (2)难点是健康体适能的生理学基础及评定。 第九章 疾病预防(6 学时) 1.教学内容 (1)疾病的概念 (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4)高血压人群健康教育设计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的预防方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的预防。 (2)难点是不同类型疾病的健康教育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十章 学校健康教育(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校与儿童青少年成长 (2)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学校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实施及评价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 (2)难点学校健康教育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七、学时分配 章目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健康与健康促进 6 二 健康行为 2 2 三 心理健康 4 2 四 性与生殖健康 4 2 五 环境与健康 4 六 饮食行为与健康 2 2 七 睡眠与健康 2 2 八 健康体适能 2 2 九 疾病预防 4 2 十 学校健康教育 2 2 合计 总学时 32 16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末考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课堂考勤(10%)+作业成绩(10%)+期中成绩(2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健康教育学》,王建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健康教育学》,寇建民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3]《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有部,2017年; [4]《健康教育学》,郑振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撰稿人:李海伟审核人:张杰审定人:李吉慧 27
27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末考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课堂考勤(10%)+ 作业成绩(10%)+期中成绩(2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健康教育学》,王建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 [2]《健康教育学》,寇建民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年; [3]《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7 年; [4]《健康教育学》,郑振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撰稿人:李海伟 审核人:张杰 审定人:李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