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1949-1956年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中国政治、外交 中国经济 中国思想文化 世界 1949 新中国成立,颁布《共同纲领》 中苏建交 1950 志愿军赴朝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1950-1953朝鲜战 改革法》颁布 争 1952 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1953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 得抗美援朝战净的胜利;首次提 施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五四 宪法 1955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 1956 中共八大召开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 《论十大关系》; 苏共二十大召开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双百”方针 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56年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中国政治、外交 中国经济 中国思想文化 世界 1949 新中国成立,颁布《共同纲领》; 中苏建交 1950 志愿军赴朝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颁布 1950-1953朝鲜战 争 1952 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1953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 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首次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 施 1954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五四 宪法 1955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 1956 中共八大召开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苏共二十大召开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1956-1976年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中国政治、外交 中国经济 中国思想文化科技 世界 1956 中共八大召开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论十大关系》;“双百” 苏共二十大召开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 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开始 1960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1 美国发动越南战净;不 结盟运动兴起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1964 “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 “文革”开始 1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 基辛格访华 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 尼克松访华、田中角荣 日正式建交 访华 1973 杂交水稻 ”滞胀”危机 1975 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 经济形势有明显好转 1976 “文革”结束
1956-1976年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中国政治、外交 中国经济 中国思想文化科技 世界 1956 中共八大召开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论十大关系》;“双百” 方针 苏共二十大召开 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开始 1960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1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不 结盟运动兴起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1964 “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 “文革”开始 1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利 基辛格访华 1972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 日正式建交 尼克松访华、田中角荣 访华 1973 杂交水稻 “滞胀”危机 1975 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 经济形势有明显好转 1976 “文革”结束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1978年后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中国政治、外交 中国经济 中国思想文化科技 世界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9 中美建交;《告台湾同胞书》 1980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80年代初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982 十二大召开;八二宪法;提出一国两制 1984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 1989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改革开始 1992 南方谈话;十四大召开;九二共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1苏联解体1993欧盟成立 1997 十五大召开:香港回归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199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指导思想 1999 澳门回归 欧元问世;科索沃战净爆发 200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 9·11事件 组织成立 2002 十六大召开 "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 2012 十八大召开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2017 十九大召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1978年后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中国政治、外交 中国经济 中国思想文化科技 世界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9 中美建交;《告台湾同胞书》 1980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80年代初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982 十二大召开;八二宪法;提出一国两制 1984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 改革开始 1989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2 南方谈话;十四大召开;九二共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1苏联解体1993欧盟成立 1997 十五大召开 ;香港回归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199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1999 澳门回归 欧元问世;科索沃战争爆发 200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 组织成立 9·11事件 2002 十六大召开 “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 2012 十八大召开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2017 十九大召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中外关联对比分析 任务二:根据大事年表进行历史分期,并阐述划分依据。 1949-1956 1956-1976 1976-1978 1978后 4404年4440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 徘徊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 中共八大、“双百方针”、“三面红 “两个凡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建交、 地改革、抗美援朝、中苏 旗”、经济困难、“八字方针”、原子 改革开放、十四大、确立社 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弹爆炸、三线建设、“文革”、恢复联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五四宪法、三大政治制度 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 港澳回归、加入世贸、中国 建立、一五计划与三大改 建交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造 与发展 两极格局形成、亚非拉民 美苏激烈对抗、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 族解放运动 趋势出现、发展 加强:经济全球化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任务二:根据大事年表进行历史分期,并阐述划分依据。 1949-1956 1956-1976 1976-1978 1978后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 徘徊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 地改革、抗美援朝、中苏 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四宪法、三大政治制度 建立、一五计划与三大改 造 中共八大 、“双百方针”、“三面红 旗”、经济困难、“八字方针”、原子 弹爆炸、三线建设、“文革”、恢复联 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 建交 “两个凡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十四大、确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港澳回归、加入世贸、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与发展 两极格局形成、亚非拉民 族解放运动 美苏激烈对抗、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 趋势出现、发展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 加强;经济全球化 中外关联 对比分析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例1(2014广东高考39)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三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分) 【参考答案】 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6分) 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 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6分) 历史分期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关注重大历史事件(转折点)
二、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历史分期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关注重大历史事件(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