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历史学科高考备考核心突破 第14课时现代世界(二战前)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杨成 一、考情分析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的主旋律之一,就是两种不同制度的并存与竞争。由此决定本课 无论从横向纵向的史料选择,都极为丰富。总体来看,全国卷和各省卷对于史料选取,既有 传统文字文献材料,亦有图表漫画材料。呈现多样多种内容丰富的特点。题型考察集中在选 择题倒数第二道,今年的广东卷主要在第15题。考题注重时空观念的定位,再施加一定逻辑 推理的考察。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三道选做的第21题。关键考核能力落脚在历史信息解读, 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上。 核心素养的考察上,主要是以通过提供特定时空框架下的文字图表史料,运用唯物史观 相关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逻辑、批判思维及因果分析法进行合理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 释为主。 命题预测方面: 1.通过提供图表漫画表格文字等材料,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尤其注重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构建的世界格局。 2.结合地图等材料,创设学习新情境,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和多元观点和中国 战场的历史贡献,考察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能力。 3.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政策的调整的具体史实, 考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体制创新的利与弊。进而认识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建 设的启示。 4.结合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创设学习情境,考 察相关政策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影响。进而认识国际合作、发展自由贸易的重要意义。 5.通过20世纪的美术音乐文学的发展变迁史实,考察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对人 类的心灵创伤、理想的幻灭和注重表达自我感受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兴起的重大影响
艺术生历史学科高考备考核心突破 第14课时 现代世界(二战前)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 杨成 一、考情分析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的主旋律之一,就是两种不同制度的并存与竞争。由此决定本课 无论从横向纵向的史料选择,都极为丰富。总体来看,全国卷和各省卷对于史料选取,既有 传统文字文献材料,亦有图表漫画材料。呈现多样多种内容丰富的特点。题型考察集中在选 择题倒数第二道,今年的广东卷主要在第15题。考题注重时空观念的定位,再施加一定逻辑 推理的考察。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三道选做的第21题。关键考核能力落脚在历史信息解读, 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上。 核心素养的考察上,主要是以通过提供特定时空框架下的文字图表史料,运用唯物史观 相关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逻辑、批判思维及因果分析法进行合理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 释为主。 命题预测方面: 1. 通过提供图表漫画表格文字等材料,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尤其注重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构建的世界格局。 2. 结合地图等材料,创设学习新情境,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和多元观点和中国 战场的历史贡献,考察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能力。 3. 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政策的调整的具体史实, 考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体制创新的利与弊。进而认识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建 设的启示。 4. 结合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创设学习情境,考 察相关政策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影响。进而认识国际合作、发展自由贸易的重要意义。 5. 通过20世纪的美术音乐文学的发展变迁史实,考察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对人 类的心灵创伤、理想的幻灭和注重表达自我感受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兴起的重大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三的艺术生面临的是艺术高考和文化科目高考如何权衡的现实考量,在心理和生理上 面临极大压力,如何快速高效突破一些传统人文学科的重点难点,精准复习备考拿到确定的 分数是每一名艺考生的迫切愿望。历史学科是高考六科目中比较符合考生们的提分期望的学 科。学生们普遍虽然经历过艺考复习和面试,历史基础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 本课有三个学习要点:一是讲述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改变和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两次 世界大战:二是了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苏联的兴起和发展。三是了解这一时期亚 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理解这些运动风潮对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及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俄国十月革命 的爆发及其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苏俄苏联的探索与资本主 义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 本课的难点包括三个方面: 1.在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评价 2.列宁和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以及调整的背景、原因。 3经济危机的原因和表现。 4.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深圳市艺术生高考历史课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 14课的内容,现代世界二战以前的历史。本课将会从四个方面渐次展开。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核心突破 时代回眸 【教师讲述】:近年来高考考点几乎都有涉及本课时间范围,甚至在今年的深一模和广一模
二、学情分析 高三的艺术生面临的是艺术高考和文化科目高考如何权衡的现实考量,在心理和生理上 面临极大压力,如何快速高效突破一些传统人文学科的重点难点,精准复习备考拿到确定的 分数是每一名艺考生的迫切愿望。历史学科是高考六科目中比较符合考生们的提分期望的学 科。学生们普遍虽然经历过艺考复习和面试,历史基础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 本课有三个学习要点:一是讲述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改变和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两次 世界大战;二是了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苏联的兴起和发展。三是了解这一时期亚 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理解这些运动风潮对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及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俄国十月革命 的爆发及其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苏俄苏联的探索与资本主 义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 本课的难点包括三个方面: 1. 在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评价 2.列宁和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以及调整的背景、原因。 3.经济危机的原因和表现。 4.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深圳市艺术生高考历史课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 14 课的内容,现代世界二战以前的历史。本课将会从四个方面渐次展开。 【教师讲述】:近年来高考考点几乎都有涉及本课时间范围,甚至在今年的深一模和广一模
考试中出现了材料题部分12分的题目。 一、考情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近几年高考考点 广东单科卷15题: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政策 2021年 全国Ⅱ卷34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全国Ⅱ卷35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0年 全国川卷46题:二战敌后战场的抗战 全国1卷35题:一战产生的“达达派”表达幻灭反叛 46题:二战阿拉曼战役: 2019年 全国Ⅱ卷46题:二战中国战区的设立: 全国川卷45题:二战第二战场的开辟 2018年 全国Ⅲ卷34题:大萧条美国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 2017年 全国卷34题:赫鲁晓夫改革 2016年 全国Ⅱ卷34题:苏联工业化成就吸引美国人的关注 全国1卷34题:罗斯福新政期间的社会救济 2015年 全国Ⅱ卷34题: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农业集体化) 【教师讲述】: 从高考全国卷和2021年广东卷来看,考题呈现以下特点: 1.题号:全国卷客观题第34、35题: 广东卷2021年第15题: 2.题型、板块:选择题考查以考查苏联、美国为主:从考查板块看,涉及到经济为主, 也就是战新斯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材料题的考察集中在选做部分。今后的 广东卷将会集中在第15题、第21题。 3.高频考点: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苏俄苏联的 探索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但选做题“战争与和 平”模块或者广东卷主观题第18题、将重视对新教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方面的考查。 4.考查能力层次:时空定位能力,文本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
考试中出现了材料题部分 12 分的题目。 一、考情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近几年高考考点 2021 年 广东单科卷 15 题: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政策 全国 II 卷 34 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全国 II 卷 35 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0 年 全国 III 卷 46 题:二战敌后战场的抗战 2019 年 全国 I 卷 35 题:一战产生的“达达派”表达幻灭反叛 46 题:二战阿拉曼战役; 全国 II 卷 46 题:二战中国战区的设立; 全国 III 卷 45 题:二战第二战场的开辟 2018 年 全国 III 卷 34 题:大萧条美国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 2017 年 全国 III 卷 34 题:赫鲁晓夫改革 2016 年 全国 II 卷 34 题:苏联工业化成就吸引美国人的关注 2015 年 全国 I 卷 34 题:罗斯福新政期间的社会救济 全国 II 卷 34 题:苏联人民为国家 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农业集体化) 【教师讲述】: 从高考全国卷和 2021 年广东卷来看,考题呈现以下特点: 1.题号:全国卷客观题第 34、35 题; 广东卷 2021 年第 15 题; 2.题型、板块:选择题考查以考查苏联、美国为主;从考查板块看,涉及到经济为主, 也就是战新斯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材料题的考察集中在选做部分。今后的 广东卷将会集中在第 15 题、第 21 题。 3.高频考点: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苏俄苏联的 探索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但选做题“战争与和 平”模块或者广东卷主观题第 18 题、将重视对新教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方面的考查。 4.考查能力层次:时空定位能力,文本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
二、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政治)】 (文化) (时间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平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燥发 1939年 西方现代主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义文学艺术 1933年 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 1929年 电视的发明 凡尔赛一华盛顿休系形成 1921年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 经济大危机 (经济) “战时共产新经济 罗斯福新政 主义”政策 政策 斯大林模 【过渡】我们知道,从去年2021年开始,广东省历史学科高考试卷由本省出题。因此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广东高考卷的风格。本课所授知识点对应的考点主要在十 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新斯三大经济政策和三夫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 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我们需关注的不仅仅是选择题的世界史部分必然会考 察这个知识点,而且在新设置的广东卷主观题部分开始呈现17题中国史, 18题世界史,19题小论文,20、21、22三道题为选做题。其中在今年进行 的深圳一模和广东省一模的第18题都考察了这一时段。 【阶段特征】 政治: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意、德、日走 上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遭遇危机。 经济:现代化模式重大突破、创新:苏俄(联)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国际关系: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思想文化:凯恩斯主义盛行。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 的现代科学诞生。 【考题展示】 [广东卷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12分)
二、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过渡】我们知道,从去年 2021 年开始,广东省历史学科高考试卷由本省出题。因此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广东高考卷的风格。本课所授知识点对应的考点主要在十 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新斯三大经济政策和三夫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 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我们需关注的不仅仅是选择题的世界史部分必然会考 察这个知识点,而且在新设置的广东卷主观题部分开始呈现 17 题中国史, 18 题世界史,19 题小论文,20、21、22 三道题为选做题。其中在今年进行 的深圳一模和广东省一模的第 18 题都考察了这一时段。 【阶段特征】 政治: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意、德、日走 上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遭遇危机。 经济:现代化模式重大突破、创新:苏俄(联)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国际关系: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思想文化:凯恩斯主义盛行。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 的现代科学诞生。 【考题展示】 [广东卷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 分)
2022年深圳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深一模)18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 原因,并说明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 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12分) 一一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2022年广东省第一次调研考试(省一模)18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并对这一危机作简要评价。(8分) 题干出现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一一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三、核心突破(一)十月革命和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任务一:探究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材料一1917年革命的根源存在于俄国历史长期因素(结构)、中期因素(形势)和短期 因素(事件)的结合之中,存在于客观前提和主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之中。 一一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 严重地受到战争的折磨和痛苦。 一一列宁 问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在欧洲的综合国力对比、一战的催化作用、俄国的无产阶级发展。 【过渡】十月革命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中间有大概四个大的历史事件。 顺势提出口诀: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停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我 们用一道题目来验证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022广东省一模15)图2为俄国人列米佐夫于1917年5月在《新讽刺园地》上发表的 漫画《农业》,部分题记为“农民:我己经没地放下我的另一只脚!”。此作品反映出
2022 年 深圳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深一模)18 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 原因,并说明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 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12 分)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2022 年 广东省第一次调研考试(省一模)18 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并对这一危机作简要评价。(8 分) 题干出现新的哲学理论在 1914 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三、核心突破(一) 十月革命和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任务一:探究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材料一 1917 年革命的根源存在于俄国历史长期因素(结构)、中期因素(形势)和短期 因素(事件)的结合之中,存在于客观前提和主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之中。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 严重地受到战争的折磨和痛苦。 ——列宁 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在欧洲的综合国力对比、一战的催化作用、俄国的无产阶级发展。 【过渡】十月革命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中间有大概四个大的历史事件。 顺势提出口诀: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停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我 们用一道题目来验证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022·广东省一模·15)图 2 为俄国人列米佐夫于 1917 年 5 月在《新讽刺园地》上发表的 漫画《农业》,部分题记为“农民:我已经没地放下我的另一只脚!”。此作品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