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历史学科高考备考核心突破 第15课时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 光明区高级中学李鑫 一、考情分析 1.(2021·广东卷·16)美苏“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2.(2021·全国I卷·35)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力量的分化组合 3.(2020·全国Ⅱ卷·35)“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4.(2019·全国Ⅲ卷·34)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1.(2019·全国Ⅱ卷·35)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经济模式的探索 2.(2019·全国Ⅲ卷·35)密特朗总统国有化措施的后果 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浪1.(2020·全国I卷·35)墨西哥制定负面清单旨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潮下的世界经济 2. (2020·全国Ⅲ卷·35)七十七国集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模块: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块皆有涉及。 考点:冷战与国际格局、全球化、战后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考点较高频。 特点:新材料、新情境,与时事热点相结合。考查思辨性思维。 二、学情分析 虽然本专题内容分较多,但大多内容在初中已经学过,且经过高一、二的学习,学生已 经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归纳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尚未找到与高考相适应的做 题节奏。 三、教学目标 1、梳理、识记、默写1945-今的重要史实,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一时空观念 2、能够概述冷战的形成过程,归纳出冷战的基本特征:通过对美苏冷战的评价,客观全面 的认识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对比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种现代化经济模式改革与创新,分析其实质与利弊
艺术生历史学科高考备考核心突破 第15课时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 光明区高级中学 李鑫 一、考情分析 模块: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块皆有涉及。 考点:冷战与国际格局、全球化、战后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考点较高频。 特点:新材料、新情境,与时事热点相结合。考查思辨性思维。 二、学情分析 虽然本专题内容分较多,但大多内容在初中已经学过,且经过高一、二的学习,学生已 经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归纳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尚未找到与高考相适应的做 题节奏。 三、教学目标 1、梳理、识记、默写 1945-今的重要史实,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时空观念 2、能够概述冷战的形成过程,归纳出冷战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美苏冷战的评价,客观全面 的认识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对比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种现代化经济模式改革与创新,分析其实质与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力量的分化组合 1.(2021·广东卷·16)美苏“冷战” 2.(2021·全国Ⅰ卷·35)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3.(2020·全国Ⅱ卷·35)“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4.(2019·全国Ⅲ卷·34)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 经济模式的探索 1.(2019·全国Ⅱ卷·35)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2.(2019·全国Ⅲ卷·35)密特朗总统国有化措施的后果 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浪 潮下的世界经济 1.(2020·全国Ⅰ卷·35)墨西哥制定负面清单旨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2020·全国Ⅲ卷·35)七十七国集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论述。一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4、深入理解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认 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一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3、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与经验 4、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教学难点:1、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和改革的必要性。 4、理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化多样化的内在联系,对冷 战后世界格局演变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加深历史时空观念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合作梳理这一时期的时间坐标(如下图) 段 电子计算机诞生 航空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革命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 时 两极格局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 空 极化趋势增强, 标第二次世1946年1949年1955年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1991年 2001年 界大战后 政 北约华约 不结盟 西欧、日本崛起 、苏联解体 “一超多强” 成立成立 人运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关贸总协定 区域集团化一全球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梳理、识记、默写1945-1991年的重要史实,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1、两极格局的形成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会、北约、华约
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论述。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4、深入理解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认 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3、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与经验 4、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教学难点:1、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和改革的必要性。 4、理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化多样化的内在联系,对冷 战后世界格局演变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加深历史时空观念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合作梳理这一时期的时间坐标(如下图) 二、梳理、识记、默写 1945-1991 年的重要史实,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1、两极格局的形成 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会、北约、华约
2、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形成、中国的崛起 3、两极格局瓦解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经济: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表现:赫鲁晓夫(53一64)、勃列日涅夫(64一82)、戈尔 巴乔夫(85一91) 2、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表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发展一滞胀一调整)、福 利国家、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演变表现: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 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文化:1、文艺一现代主义2、1946年电脑诞生3、1969年互联网诞生 概括特点:两极格局形成、发展变化: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改革: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 策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现代主义流行:信息时代到来。 三、梳理、识记、默写1991-今的重要史实,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表现: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表现:欧洲联盟成立:俄罗斯推行多极化外交:日本 追求大国地位:中国不断崛起: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经济:1、经济全球化加快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2、区域经济集团化程度加深表现:欧盟建立、东南亚联盟建立、亚太经合组织不断 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3、出现所谓“逆全球化”现象表现:英国脱欧、美国发动贸易战 文化:1、信息时代来临 概括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经济全球化与地 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文 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四、核心突破—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演变 任务一:根据材料列举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据此说明什么是“冷战”? 材料一“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一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 通过材料与课本内容列举下列表格:
2、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出现 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形成、中国的崛起 3、两极格局瓦解 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经济: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表现:赫鲁晓夫(53—64)、勃列日涅夫(64—82)、戈尔 巴乔夫(85—91) 2、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表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发展—滞胀—调整)、福 利国家、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演变 表现: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 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文化: 1、文艺—现代主义 2、1946 年电脑诞生 3、1969 年互联网诞生 概括特点:两极格局形成、发展变化;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改革;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 策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现代主义流行;信息时代到来。 三、梳理、识记、默写 1991-今的重要史实,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表现: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表现:欧洲联盟成立;俄罗斯推行多极化外交;日本 追求大国地位;中国不断崛起;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经济:1、经济全球化加快 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2、区域经济集团化程度加深 表现:欧盟建立、东南亚联盟建立、亚太经合组织不断 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3、出现所谓“逆全球化”现象 表现:英国脱欧、美国发动贸易战 文化:1、信息时代来临 概括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经济全球化与地 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文 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四、核心突破——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演变 任务一:根据材料列举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据此说明什么是“冷战”? 材料一 “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1947 年 3 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 通过材料与课本内容列举下列表格: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 1947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的开始 经济 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1949年,“北约” 1955年“华约”,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地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成立 通过图片结合以上表格概括出冷战的概念: 英占区 苏占区 柏林 量法占区 (美占区】 国界 地区界 生销主北州能6方学纳在程长将脚2说四2出小怀健织 ▲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示意图 4“北约”与一华约对示查用 冷战: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 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处于对峙和竞 争状态。 任务二:完成练习结合所学指出两极格局的特点 例:(2020全国川卷,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有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 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 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根据正确答案C,得出两极格局的特点:1、两大阵营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有时又有合作: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形式。 任务三:据图片和时间轴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1947 年,“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 的开始 1947 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1947 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1949 年,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1949 年,“北约” 1955 年“华约”,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地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成立 通过图片结合以上表格概括出冷战的概念: 冷战: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 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处于对峙和竞 争状态。 任务二:完成练习结合所学指出两极格局的特点 例:(2020 全国Ⅱ卷,35)1958 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 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 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 90%是人 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根据正确答案 C, 得出两极格局的特点:1、两大阵营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有时又有合作;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形式。 任务三:据图片和时间轴指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崛起 极 冲击两极 不结盟运动兴起 起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美苏为中心 “一超多强”局 的两极格局 面,多极化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势继续发展。 O O O O 新航路的开辟 20世纪初 1945年 1955年 1991年 一战 二战 北约、华约 苏联解体 任务四:完成练习并据图片指出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例:(2020全国川卷,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一2006 年联合国决议中,固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過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根本原因: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直接原因:苏、东剧变、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具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发展壮 大: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五、核心突破一两种现代化经济模式改革与创新 任务五:据材料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实质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比 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 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 摘编自钱斯德《世界当代史》 答案: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盛行,政府加强经济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继续发展
任务四:完成练习并据图片指出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例:(2020 全国Ⅲ卷,35)1964 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 1975—2006 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 )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根本原因: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直接原因:苏、东剧变、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具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发展壮 大;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五、核心突破—两种现代化经济模式改革与创新 任务五:据材料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实质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比 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 1945 年至 1970 年共计 175 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 投资,从 60 年代末起每年投入 50 多亿美元。 --摘编自钱斯德《世界当代史》 答案:二战后-20 世纪 70 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盛行,政府加强经济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