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李渊揭竿而起。时有《桃李 谣》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 花园里。巫浪语,谁道许!”谣中所谓 “桃李”系隐喻逃亡之李氏。早在隋末 世上便有“老子度世,李氏当王”之符 谶流播,李渊利用之以应谶告,遂得天 下 2021-2-23
2021-2-23 6 隋末,李渊揭竿而起。时有《桃李 谣》曰: “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 花园里。巫浪语,谁道许!”谣中所谓 “桃李”系隐喻逃亡之李氏。早在隋末 世上便有“老子度世,李氏当王”之符 谶流播,李渊利用之以应谶告,遂得天 下
2、道教与图谶的关系 道门中人不仅制作谶语歌谣,而且对于世 道之更迁有预见性。《混元圣纪》卷八载,岐 晖谓门弟子曰:“天道将改,吾犹及见之,不 过数岁矣。”后数年,李渊起兵,岐晖以楼观 台之粮草慰问唐军。高祖李渊得天下,因感岐 晖相助,遂称其起兵反隋乃“奉天承运”,于 是追认道教教主老子为其远祖,建宗圣宫为祖 庙,道教由此而大兴 2021-2-23
2021-2-23 7 道门中人不仅制作谶语歌谣,而且对于世 道之更迁有预见性。《混元圣纪》卷八载,岐 晖谓门弟子曰: “天道将改,吾犹及见之,不 过数岁矣。 ”后数年,李渊起兵,岐晖以楼观 台之粮草慰问唐军。高祖李渊得天下,因感岐 晖相助,遂称其起兵反隋乃“奉天承运” ,于 是追认道教教主老子为其远祖,建宗圣宫为祖 庙,道教由此而大兴
3、统治者对道教的扶植意义 隋朝至盛唐时期,帝王不仅利用图谶 为其夺取政权服务,而且也通过种种途 径对道教大力扶植。 2021-2-23
2021-2-23 8 隋朝至盛唐时期,帝王不仅利用图谶 为其夺取政权服务,而且也通过种种途 径对道教大力扶植
据杜光庭《历代崇道记》所载,开 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迁都于龙首 原,号大兴城,乃于都下畿内造(道) 观三十六所,名曰玄坛,度道士二千 人” 2021-2-23
2021-2-23 9 据杜光庭《历代崇道记》所载,开 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迁都于龙首 原,号大兴城,乃于都下畿内造(道) 观三十六所,名曰玄坛,度道士二千 人”
李渊称帝后,一再宣称:“李氏将兴,天 祚有应”,“历数有归,实惟天命”(《旧唐 书高祖本纪》),他确认道教教主老子为李唐 王朝为先祖,屡屡召见道门高士,封赏甚丰 李渊认定“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 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续 高僧传·释慧乘传》) 2021-2-23
2021-2-23 10 李渊称帝后,一再宣称: “李氏将兴,天 祚有应” , “历数有归,实惟天命”(《旧唐 书·高祖本纪》),他确认道教教主老子为李唐 王朝为先祖,屡屡召见道门高士,封赏甚丰。 李渊认定“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 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 ”(《续 高僧传·释慧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