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约束条件的方案。合符资源约束条件的MPS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主要输入,它既 规定了MRP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又提供了MRP实现的条件。因此,MPS是MRP系统成功 运行的关键。 编制主生产计划应当注意的以下问题: 1.MPS所确定的生产量必须等于综合计划确定的生产总量。例如表10-2和表10-3 就是某个自行车厂的主生产计划和综合计划相对应的例子。其中综合计划安排1月份生 产24型自行车10000辆,主生产计划安排所各种型号(C、D、R型)的产量分配到各周 次的累计数量也是10000辆 表10-2某自行车厂的综合计划 (略,见教材) 表103某自行车厂的MS (略,见教材) 2.MPS中规定的出产数量可以是总需求量,也可以是净需求量。如果是总需求量 则要扣除现有库存量,才能得到实际需要生产的数量。一般来说,MPS中应列出净需求 量。值得注意的是,MPS中所列出的产品需要量是指按独立需求处理的最终产品的数量。 在表10-3中,最终产品是三种型号的自行车,而不是车架或其它零件。当最终产品需 要量定下来以后,就可以根据产品结构确定各层零部件的需要量。 3.MPS中应当反映出顾客订货与企业需求予测的数量和时间要求等信息。已订货 的产品安排在计划期的近期,预计要生产的产品安排在计划期的后期,这样便于充分利 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当有顾客订货时,就将原预测产量转为实际订货,及时满足顾客要 求。当预测产量不能满足实际订货要求时,企业就要加班加点。图10-3就是顾客订货 与需求预测在MPS中的示意图。 (略,见教材) 图10-3顾客订货与需求预测在MPS中的示意图 4.MPS的计划期一定要比最长的产品生产周期长,否则,得到的零部件投入生产计划不 可行。例如,若某种产品的毛坯准备、零件加工、部件装配及总装周期为12周,则MPS 计划期长度至少要等于12周,最好大于12周。此外MPS的运行周期应与MRP的运行周 期保持一致,即MRP每周运行一次,则MPS也应每周更新一次,以保持各层的连续性和 一致性。图10-4就是MS的况
6 资源约束条件的方案。合符资源约束条件的 MPS 是物料需求计划 MRP 的主要输入,它既 规定了 MRP 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又提供了 MRP 实现的条件。因此,MPS 是 MRP 系统成功 运行的关键。 编制主生产计划应当注意的以下问题: 1. MPS 所确定的生产量必须等于综合计划确定的生产总量。例如表 10-2 和表 10-3 就是某个自行车厂的主生产计划和综合计划相对应的例子。其中综合计划安排 1 月份生 产 24 型自行车 10000 辆,主生产计划安排所各种型号(C、D、R 型)的产量分配到各周 次的累计数量也是 10000 辆。 表 10-2 某自行车厂的综合计划 (略,见教材) 表 10-3 某自行车厂的 MPS (略,见教材) 2. MPS 中规定的出产数量可以是总需求量,也可以是净需求量。如果是总需求量, 则要扣除现有库存量,才能得到实际需要生产的数量。一般来说,MPS 中应列出净需求 量。值得注意的是,MPS 中所列出的产品需要量是指按独立需求处理的最终产品的数量。 在表 10-3 中,最终产品是三种型号的自行车,而不是车架或其它零件。当最终产品需 要量定下来以后,就可以根据产品结构确定各层零部件的需要量。 3. MPS 中应当反映出顾客订货与企业需求予测的数量和时间要求等信息。已订货 的产品安排在计划期的近期,预计要生产的产品安排在计划期的后期,这样便于充分利 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当有顾客订货时,就将原预测产量转为实际订货,及时满足顾客要 求。当预测产量不能满足实际订货要求时,企业就要加班加点。图 10-3 就是顾客订货 与需求预测在 MPS 中的示意图。 (略,见教材) 图 10-3 顾客订货与需求预测在 MPS 中的示意图 4.MPS 的计划期一定要比最长的产品生产周期长,否则,得到的零部件投入生产计划不 可行。例如,若某种产品的毛坯准备、零件加工、部件装配及总装周期为 12 周,则 MPS 计划期长度至少要等于 12 周,最好大于 12 周。此外 MPS 的运行周期应与 MRP 的运行周 期保持一致,即 MRP 每周运行一次,则 MPS 也应每周更新一次,以保持各层的连续性和 一致性。图 10-4 就是 MPS 的况
(略,见教材) 图10-4计划期与生产周期的关系图 5.MPS中决定生产批量和生产时间时,必须考虑资源的约束条件。如与生产量有 关的约束条件有设备生产能力、人员能力、库存能力(仓储空间大小)、流动资金总量等 在制定MPS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这些约束条件,根据产品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源,将关 键资源用于生产关键产品。 MPS的编制一般采用“试验法”进行,先编制一个初步计划方案,看是否符合综合 计划与资源约束条件的要求。若不满足,再进行调整,直到合适为止。因此MPS的制定 过程是一个反复测算的过程。 第三节生产能力计划 生产能力 1.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以后 能够产出一定种类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最大数量,或者是加工处理一定原料材料的最大 数量,它是反映企业产出可能性的一种指标。 生产能力是保证一个企业未来长期发展和事业成功的核心问题。一个企业所拥有 的生产能力过大过小都是很不利的:能力过大,导致设备闲置、人员富裕、资金浪费: 能力过小,又会失去很多机会,造成机会损失。因此,企业必须做好生产能力的规划和 决策,制定周密细致的生产能力计划。特别是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正逐步成为生产 方式主流的情况下,生产能力柔性成为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能力决策显得更为重要。 鲍吉斯一罗易斯公司( Porges-Ruiz)是阿根廷的一家泳装生产厂商。泳装是一个很 受季节影响的企业,销售旺季一般在夏季的三个月,该公司的泳装产品有3/4销往海 外。多年来鲍吉斯一罗易斯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方式来安排泳装生产,即聘用临时工,生 产大量存货来应付需求大幅度上升。但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很多。一方面,由于公司提 前几个月就将泳装生产出来,其款式不能适应变化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在这繁忙的 三个月,顾客的抱怨、产品需求告急、时间安排变动及出口使得管理人员大为烦恼。为 此该公司对生产工作时间进行了改革,使生产能力与需求同步,以提高适应性,不仅降 低了成本,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对顾客的责任心
7 (略,见教材) 图 10-4 计划期与生产周期的关系图 5. MPS 中决定生产批量和生产时间时,必须考虑资源的约束条件。如与生产量有 关的约束条件有设备生产能力、人员能力、库存能力(仓储空间大小)、流动资金总量等。 在制定 MPS 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这些约束条件,根据产品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源,将关 键资源用于生产关键产品。 MPS 的编制一般采用“试验法”进行,先编制一个初步计划方案,看是否符合综合 计划与资源约束条件的要求。若不满足,再进行调整,直到合适为止。因此 MPS 的制定 过程是一个反复测算的过程。 第三节 生产能力计划 一、 生产能力 1.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以后 能够产出一定种类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最大数量,或者是加工处理一定原料材料的最大 数量,它是反映企业产出可能性的一种指标。 生产能力是保证一个企业未来长期发展和事业成功的核心问题。一个企业所拥有 的生产能力过大过小都是很不利的:能力过大,导致设备闲置、人员富裕、资金浪费; 能力过小,又会失去很多机会,造成机会损失。因此,企业必须做好生产能力的规划和 决策,制定周密细致的生产能力计划。特别是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正逐步成为生产 方式主流的情况下,生产能力柔性成为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能力决策显得更为重要。 鲍吉斯—罗易斯公司(Porges—Ruiz)是阿根廷的一家泳装生产厂商。泳装是一个很 受季节影响的企业,销售旺季一般在夏季的三个月,该公司的泳装产品有 3/4 销往海 外。多年来鲍吉斯-罗易斯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方式来安排泳装生产,即聘用临时工,生 产大量存货来应付需求大幅度上升。但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很多。一方面,由于公司提 前几个月就将泳装生产出来,其款式不能适应变化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在这繁忙的 三个月,顾客的抱怨、产品需求告急、时间安排变动及出口使得管理人员大为烦恼。为 此该公司对生产工作时间进行了改革,使生产能力与需求同步,以提高适应性,不仅降 低了成本,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对顾客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