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省地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第二期)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去国怀乡( (3)宠辱偕忘(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2019 年各省地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第二期) 2019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去.国怀乡( ) (3)宠辱偕.忘( )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答案】 6.(1)同“嘱”,嘱托(2)离开(3)一起 7.(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8 C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 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 用。“属”,通假字,同“嘱”,意为“嘱托”:“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 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偕”,本义即为“一起”。做题 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7题详解】 本题考査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 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 有: (1)此,这: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 (2)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何,为什么。 【8题详解】 C.“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是错误的,应是表现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情 感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 人以朴且丛所妊。”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C.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答案】 6. (1)同“嘱”,嘱托 (2)离开 (3)一起 7. (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8. C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 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 用。“属”,通假字,同“嘱”,意为“嘱托”;“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 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偕”, 本义即为“一起”。做题 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 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 有: (1) 此,这;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 (2)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何,为什么。 【8 题详解】 C.“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是错误的,应是表现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情 感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 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答案】9.C 10.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因为马援(1)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2)赈施钱财(或 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 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辞:辞别/推辞 B.之:去,到/的; C.益:更加/更加: D.从:投奔,跟从/由,自。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 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 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 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中可借助句意、句子结构来断,这是三个主谓 句,第一个“汝大才当晚成”,且“大才”和“当晚成”是两个连续谓语,中间应该断 开;第二个是“良工不示人以朴”:第三个是“(你)且从所好”。依此分析断开即可
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 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 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 大 才 当 晚 成 良 工 不 示 人 以 朴 且 从 所 好。 11. 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答案】9. C 10.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 因为马援(1)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2)赈施钱财(或 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 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辞:辞别/推辞; B.之:去,到/的; C.益:更加/更加; D.从:投奔,跟从/由,自。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 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 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 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中可借助句意、句子结构来断,这是三个主谓 句,第一个“汝大才当晚成”,且“大才”和“当晚成”是两个连续谓语,中间应该断 开;第二个是“良工不示人以朴”;第三个是“(你)且从所好”。依此分析断开即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描写马援美好品质的句子分析即可。“丈夫为志,穷 当益坚,老当益壮。”写他志向坚定:“‘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乃尽散于亲旧”写他赈施钱财。这些都是隗嚣敬重马援的原因。 【参考译文】: 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 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 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 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 不久又叹息说:“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 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 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 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 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 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 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賃必能艇此故详悉及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描写马援美好品质的句子分析即可。“丈夫为志,穷 当益坚,老当益壮。”写他志向坚定;“‘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乃尽散于亲旧”写他赈施钱财。这些都是隗嚣敬重马援的原因。 【参考译文】: 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 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 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 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 不久又叹息说:“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 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 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 2019 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 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 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 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 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 (2)然后能自反.也( )
(3)诚能如是( (4)令心意不驰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6.(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 7.B 8.(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9.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解析】 【6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 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旨:味美。古今异 义词,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走路” 【7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 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 思是: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 并努力做到。故停顿为: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
(3)诚能如是.( ) (4)令心意不驰走.(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9. 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6.(1)味美 (2)反思,反省 (3)这,这样 (4)跑 7. B 8.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9. 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解析】 【6 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 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旨:味美。古今异 义词,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走路”。 【7 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 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 思是: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 并努力做到。故停顿为: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