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总分:120分 积累运用(共3题,总分值15分) 1.阅读文段,完成(1)~(4)题。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x)戏,憨态可(j),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 石头啃着竹枝,神情悠然自得;有时团作一团打滚,曼不经心;有时拖着笨拙的身躯,晃晃悠悠地在草地上 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骑木马、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 众的热烈掌声与欢笑声。犬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倚()笨拙()(xi) 戏憨态可(j)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最负盛名”的“负”意思是 “濒危”的“濒”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5分) 2.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1)呼和浩特市开展了“青城是我家—一共建美丽青城”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支持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出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因此,王老师平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分) 3.默写。 (1)《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从时令和听觉角度烘托周遭清净的句子是: (3)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最后两句: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分)
1 2019 年内蒙古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总分:120 分 一积累运用 (共 3 题,总分值 15 分 ) 1. 阅读文段,完成(1)~(4)题。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xī)戏,憨态可(jū),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 石头啃着竹枝,神情悠然自得;有时团作一团打滚,曼不经心;有时拖着笨拙的身躯,晃晃悠悠地在草地上 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骑木马、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 众的热烈掌声与欢笑声。犬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倚.( ) 笨拙.( ) (x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 憨态可(j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负盛名”的“负”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濒危”的“濒”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5 分) 2. 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1)呼和浩特市开展了“青城是我家——共建美丽青城”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出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因此,王老师平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 分) 3. 默写。 (1)《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从时令和听觉角度烘托周遭清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 分)
二单选题(共3题,总分值6分)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018年2月7日,台湾花莲发生6.5级地震,当地志愿者首当萁冲去医院献血,为救治伤员作贡献 B.开学初,政教处对学生的仪表着装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当中染头发、不穿校服等现象戛然而止了 C.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山岭上,在覆盖着青青的野草、髙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淸凉的湖水,真是 美轮美奂。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讲述了许多温暖、感人的故事,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 味无穷。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社会。他 写作的《名人传》是一部具有启发意义的文学名著。 B.英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 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的伟人。在《名人传》中,三位伟人面对磨难进行了不屈 不挠的抗争。 C.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期写出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雕塑;托尔 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他们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终成伟人 D.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名人和常人一样,也有 痛苦、挣扎和矛盾。这本书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人的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 拔之志。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景绘声绘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 的桑葚,还有鸣蝉、云雀、油蛉、蟋蟀等,构成了富有情趣的风景画,特别是在泥墙根一带还能吃到又酸 又甜的樱桃 B.《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仙台求学时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 作者关怀备至。最后作者弃医从文是因为学医太难了 C.《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絮叨 的性格特点。“我”对长妈妈找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D.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 伪和残酷,同时也认为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 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总分值6分) 7.今年,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它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经典,也让经典焕发 了生机与活力。(6分) (1).说起经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五经”是《诗经》、《 》《礼记》《周易》和《春 秋》,“四书五经”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2分)
2 二单选题 (共 3 题,总分值 6 分 ) 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2018 年 2 月 7 日,台湾花莲发生 6.5 级地震,当地志愿者首当其冲 ....去医院献血,为救治伤员作贡献。 B. 开学初,政教处对学生的仪表着装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当中染头发、不穿校服等现象戛然而止 ....了。 C. 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山岭上,在覆盖着青青的野草、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凉的湖水,真是 美轮美奂 ....。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2》讲述了许多温暖、感人的故事,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 味无穷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罗曼·罗兰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社会。他 写作的《名人传》是一部具有启发意义的文学名著。 B. 英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 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的伟人。在《名人传》中,三位伟人面对磨难进行了不屈 不挠的抗争。 C. 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期写出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雕塑;托尔 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他们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终成伟人。 D. 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名人和常人一样,也有 痛苦、挣扎和矛盾。这本书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人的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 拔之志。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景绘声绘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 的桑葚,还有鸣蝉、云雀、油蛉、蟋蟀等,构成了富有情趣的风景画,特别是在泥墙根一带还能吃到又酸 又甜的樱桃。 B. 《藤野先生》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仙台求学时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 作者关怀备至。最后作者弃医从文是因为学医太难了。 C.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絮叨 的性格特点。“我”对长妈妈找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D.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 伪和残酷,同时也认为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 亲”。 三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总分值 6 分 ) 7. 今年,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它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经典,也让经典焕发 了生机与活力。(6 分) (1). 说起经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是《诗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周易》和《春 秋》,“四书五经”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2 分)
(2).古代诗歌也是经典的组成部分,一首经典诗歌的创作通常离不开“炼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关 “推敲”的故事了。这个故事涉及的人物是 和 请分析“深”字在《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表达效果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总分值14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②,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 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 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 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③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④兼月,疾者兼岁⑤。孔子闻之 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雪:下雪。②裘:皮衣。③循:巡视。④士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⑤兼岁:两年。(14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寡人闻命矣闯寡人之耳者 B.年之后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 (2). 古代诗歌也是经典的组成部分,一首经典诗歌的创作通 常离不开“炼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关 “推敲”的故事了。这个故事涉及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深”字在《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四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总分值 14 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②,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 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 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 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③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④兼月,疾者兼岁⑤。孔子闻之 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雪:下雪。②裘:皮衣。③循:巡视。④士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⑤兼岁:两年。(14 分)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寡人闻.命矣 闻.寡人之耳者 B. 期.年之后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时时而进晏子入见,立有间 D.公狐白之裘将军身被坚执锐 (2).从文中分别找出当“仔细”“偏爱”“舒适”“路上”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分) (3).“景公能行其所善也”一句中的“其”指的是()(2分) 晏子 B.贤君 C.齐景公 D.饥寒者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分) (5).两篇文章同属讽谏类。在“讽谏”的具体做法上,两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总分值29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 我问他。“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 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
4 C. 时时而间.进 晏子入见,立有间. D. 公被.狐白之裘 将军身被.坚执锐 (2). 从文中分别找出当“仔细”“偏爱”“舒适”“路上”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3). “景公能行其所善也”一句中的“其”指的是( )(2 分) A. 晏子 B. 贤君 C. 齐景公 D. 饥寒者 (4).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 (5). 两篇文章同属讽谏类。在“讽谏”的具体做法上,两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五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总分值 29 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 我问他。“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 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
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长这 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 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要是有大人送我 们一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 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⑤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 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 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 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 特别剌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划的 没事,庄稼人嘛,谁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 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 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 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 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 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地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 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12分)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3分) (2).根据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说一说“我”为何“惊讶”。 (2分)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5 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长这 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 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要是有大人送我 们一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 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⑤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 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 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 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 特别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划的, 没事,庄稼人嘛,谁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 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 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 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 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 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地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 负了父亲那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 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 (12 分)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2). 根据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说一说“我”为何“惊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3).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