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糖类的化学性质 (一)水解 1、转化糖的生成 蔗糖 葡萄糖 + 果糖 +66.5º -20 º 右旋 左旋 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 2、淀粉水解方法 酸水解法、酶水解法、酸—酶结合水解法
二、糖类的化学性质 (一)水解 1、转化糖的生成 蔗糖 葡萄糖 + 果糖 +66.5º -20 º 右旋 左旋 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 2、淀粉水解方法 酸水解法、酶水解法、酸—酶结合水解法
(1)酸水解法 无机H+、加热、H2O 淀粉-→ 葡萄糖 工业称“糖化” 影响因素: 催化剂:HCl H2SO4 较好 浓度: 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复合反应 温度: T ↑, V↑ 结构:V无定型淀粉 > V晶体 V马铃薯 > V玉米、小麦、大米 V支链 > V直链 Vα—1,4 > Vα—1,6
(1)酸水解法 无机H+、加热、H2O 淀粉-→ 葡萄糖 工业称“糖化” 影响因素: 催化剂:HCl H2SO4 较好 浓度: 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复合反应 温度: T ↑, V↑ 结构:V无定型淀粉 > V晶体 V马铃薯 > V玉米、小麦、大米 V支链 > V直链 Vα—1,4 > Vα—1,6
(2)酶水解法 工业称“酶糖化” 三道工序:糊化、液化、糖化 A.糊化 60~80℃ 淀粉粒-→水中溶胀、分裂-→均匀糊状溶液 本质:氢键断裂、破坏淀粉晶体结构 目的:以便淀粉酶作用于淀粉 B.液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 工业上称“液化” (η↓,流动性↑) α—淀粉酶从内部进行, 水解中间α—1,4糖甙键, 产物还原末端葡萄糖单位C1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
(2)酶水解法 工业称“酶糖化” 三道工序:糊化、液化、糖化 A.糊化 60~80℃ 淀粉粒-→水中溶胀、分裂-→均匀糊状溶液 本质:氢键断裂、破坏淀粉晶体结构 目的:以便淀粉酶作用于淀粉 B.液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 工业上称“液化” (η↓,流动性↑) α—淀粉酶从内部进行, 水解中间α—1,4糖甙键, 产物还原末端葡萄糖单位C1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
C.糖化 β-淀粉酶 糊精、低聚糖(淀粉) ——————→β-麦芽糖 β—淀粉酶从外部进行 从非还原末端间隔一个α—1,4甙键进行,生 成的双糖为β-麦芽糖,故称为β-淀粉酶,又称 β-淀粉酶为“糖化酶”(不能水解β—1,4甙 键) (3)酸—酶结合水解法 即先用酸水解、再用酶水解
C.糖化 β-淀粉酶 糊精、低聚糖(淀粉) ——————→β-麦芽糖 β—淀粉酶从外部进行 从非还原末端间隔一个α—1,4甙键进行,生 成的双糖为β-麦芽糖,故称为β-淀粉酶,又称 β-淀粉酶为“糖化酶”(不能水解β—1,4甙 键) (3)酸—酶结合水解法 即先用酸水解、再用酶水解
3、淀粉水解产品 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淀粉——————————————→葡萄糖 异构酶 D-葡萄糖 -→ D-果糖、D-葡萄糖混合物 称为果 葡糖浆 β—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浆 又称饴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葡萄糖 淀粉不完全水解产物为淀粉糖浆 组成:葡萄糖(还原糖)、低聚糖、糊精 淀粉水解程度用葡萄糖(还原糖)当量值DE表示 DE——还原糖(以葡萄糖汁)在糖浆中所占百分数 (干物质计)一般,DE=38-42, DE = 62(高)
3、淀粉水解产品 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淀粉——————————————→葡萄糖 异构酶 D-葡萄糖 -→ D-果糖、D-葡萄糖混合物 称为果 葡糖浆 β—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浆 又称饴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葡萄糖 淀粉不完全水解产物为淀粉糖浆 组成:葡萄糖(还原糖)、低聚糖、糊精 淀粉水解程度用葡萄糖(还原糖)当量值DE表示 DE——还原糖(以葡萄糖汁)在糖浆中所占百分数 (干物质计)一般,DE=38-42, DE = 62(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