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了解细胞色素C、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11.熟悉局部给药。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吸入给药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常用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法。 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及 脱敏注射法、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局部给药 滴药法、插入法、皮肤用药、舌下给药。 【敦学方式】 讲授、录像、示教、实习、自学。 第八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目的要求】 1.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 2.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作用。 3,掌握周围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部位、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4.熟悉颈外静脉输液法的定位方法。 5.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6.掌握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7.掌握输液反应及其防治。 8.了解输液微粒污染及预防。 9.熟悉血液制品的种类及特点,熟悉血型和相容性检查。 10.掌握输血的目的、输血前准备、注意事项。 11.掌握输血反应及其防治。 12.了解自体输血的应用范围。 13.掌握以下概念:静脉输液、输液微粒、静脉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溶血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的原理、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常用静脉输液、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6
·6· 10.了解细胞色素 C、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11.熟悉局部给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常用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及 脱敏注射法、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 滴药法、插入法、皮肤用药、舌下给药。 【教学方式】 讲授、录像、示教、实习、自学。 第八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目的要求】 1.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 2.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作用。 3.掌握周围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部位、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4.熟悉颈外静脉输液法的定位方法。 5.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6.掌握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7.掌握输液反应及其防治。 8.了解输液微粒污染及预防。 9.熟悉血液制品的种类及特点,熟悉血型和相容性检查。 10.掌握输血的目的、输血前准备、注意事项。 11.掌握输血反应及其防治。 12.了解自体输血的应用范围。 13.掌握以下概念:静脉输液、输液微粒、静脉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溶血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的原理、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常用静脉输液、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输液反应及处理、输液微粒污染。 第二节输血 血液制品的种类、血型和相容性检查、静脉输血、自体输血、常见输血反应与处理。 【教学方式】 讲授、录像。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合计 第一章环境 1 1 第二章 舒适与安全 3 3 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4 4 第四章 休息与活动 2 2 第五章 饮食与营养 2 2 第六章 排泄 4 4 第七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7 7 第八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3 3 考试 2 2 合计 28 28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医学、针推、中西、康复运、骨伤专业(本科、研究生)专业学生使用。 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但不得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三版。 教学参考书: 《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临床护理教程》,戴宝珍、余剑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护理诊断手册》,李宁主译,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Fundamental of Nursing》。 。7
·7·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输液反应及处理、输液微粒污染。 第二节 输血 血液制品的种类、血型和相容性检查、静脉输血、自体输血、常见输血反应与处理。 【教学方式】 讲授、录像。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实验内容 实验时数 合计 第一章 环境 第二章 舒适与安全 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章 休息与活动 第五章 饮食与营养 第六章 排泄 第七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第八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考试 1 3 4 2 2 4 7 3 2 1 3 4 2 2 4 7 3 2 合计 28 28 四、大纲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医学、针推、中西、康复运、骨伤专业(本科、研究生)专业学生使用。 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但不得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第三版。 教学参考书: 《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年 5 月第一版; 《临床护理教程》,戴宝珍、余剑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一版; 《护理诊断手册》,李宁主译,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一版; 《Fundamental of Nursing》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1.0.1 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2学分 学时:28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2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4学时,实验4学时。 前期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导论。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60%,小组学习30%、个人读书报告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心理学本质属性、应用于护理实践领域的新兴独立学科,紧 随着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当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 的深刻变化,更加增强了广大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和临床实用技术的迫 切需求。本课程通过提供基础心理学知识和临床心理护理技术的学习,来满足社会及此专 业发展的需要。 Nursing Psychology is a newly developed course with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in the nursing practice field,which follows intimately the broa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ealth and is maturing gradually.Meanwhile,the deeper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mode and nursing concept have increased the need for the nursing stuff to learn the nurs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apply them into the practice systematically.This course offers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较深刻的理解心理学等人 文学科对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影响,为优化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临床应用能力的提高, 奠定良好的基础。 ·8✉
·8·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1.0.1 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2 学分 学时:28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 28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24 学时,实验 4 学时。 前期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导论。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 60%,小组学习 30%、个人读书报告 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心理学本质属性、应用于护理实践领域的新兴独立学科,紧 随着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当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 的深刻变化,更加增强了广大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和临床实用技术的迫 切需求。本课程通过提供基础心理学知识和临床心理护理技术的学习,来满足社会及此专 业发展的需要。 Nursing Psychology is a newly developed course with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in the nursing practice field, which follows intimately the broa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ealth and is maturing gradually. Meanwhile, the deeper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mode and nursing concept have increased the need for the nursing stuff to learn the nurs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apply them into the practice systematically. This course offers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较深刻的理解心理学等人 文学科对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影响,为优化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临床应用能力的提高, 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护理心理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将护理心理程序 运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 1.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及方式。 4.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熟悉: 1.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护理心理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关系。 3.护理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4.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5.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掌握: 1.护理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 1.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2.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护理心理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关系。 4.护理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5.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6.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7.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8.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 ·9
·9·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护理心理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将护理心理程序 运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 1.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及方式。 4.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熟悉: 1.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护理心理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关系。 3.护理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4.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5.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掌握: 1.护理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 1.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2.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护理心理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关系。 4.护理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5.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6.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7.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8.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
第二章心理过程 【目的要求】 了解: 1.感受性 2.记忆的类别 3.注意的类别。 4.情绪理论。 熟悉: 1.知觉特性及类别。 2.思维的过程及创造性思维。 3.影响痛觉的因素。 4.情绪的涵义、特征和功能。 5.情绪的分类。 6.情绪情感与临床护理。 掌握: 1.感知觉基本概念。 2.记忆的基本过程。 3.遗忘规律。 4.注意的特征。 5.情绪的表现。 【教学内容】 1.感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注意。 5.情绪。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第三章个性 【目的要求】 了解: 1.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2.性格的分类理论。 ·10·
·10· 第二章 心理过程 【目的要求】 了解: 1.感受性。 2.记忆的类别。 3.注意的类别。 4.情绪理论。 熟悉: 1.知觉特性及类别。 2.思维的过程及创造性思维。 3.影响痛觉的因素。 4.情绪的涵义、特征和功能。 5.情绪的分类。 6.情绪情感与临床护理。 掌握: 1.感知觉基本概念。 2.记忆的基本过程。 3.遗忘规律。 4.注意的特征。 5.情绪的表现。 【教学内容】 1.感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注意。 5.情绪。 【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第三章 个性 【目的要求】 了解: 1.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2.性格的分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