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离子键的特征 Fo q q1,q2分别为正负离子所带电量, r为正负离子的核间距离F为静电引力。 与任何方向的电性不同的离子相吸引,所以无方向性 只要是正负离子之间,则彼此吸引,即无饱和性
1-2 离子键的特征 (1) 作用力的实质是静电引力 2 1 2 r q q F q1 ,q2 分别为正负离子所带电量, r 为正负离子的核间距离,F为静电引力。 (2)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与任何方向的电性不同的离子相吸引,所以无方向性 (3)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只要是正负离子之间,则彼此吸引,即无饱和性
△X>1.7,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 △X<1.7,不发生电子转移,形成共价键 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并非可以截然区分的。 可将离子键视为极性共价键的一个极端, 而另一极端则为非极性共价键
(4)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X > 1.7,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 X < 1.7,不发生电子转移,形成共价键。 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并非可以截然区分的。 可将离子键视为极性共价键的一个极端, 而另一极端则为非极性共价键
1-3离子的特征 从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引力F∝q1q2/r2出发,影响 离子键强度的因素有:离子的电荷q、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和离子半径r(即离子的三个重要特征)。 电荷高,离子键强
1-3 离子的特征 从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引力 F q1 q2 / r 2 出发,影响 离子键强度的因素有:离子的电荷q 、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和离子半径r (即离子的三个重要特征)。 (1)离子的电荷 (2)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电荷高,离子键强
离子的电子层构型大致有5种 (1)2电子构型 (2)8电子构型 (3)18电子构型 (4)(18+2)电子构型 (5)8—18电子构型 在离子的半径和电荷大致相同条件下,不同构型的正离子对 同种负离子的结合力的大小规律: 8电子层构型的离子<817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18或18+2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离子的电子层构型大致有5种 (1)2电子构型 (2)8电子构型 (3)18电子构型 (4)(18+2)电子构型 (5)8 — 18电子构型 在离子的半径和电荷大致相同条件下,不同构型的正离子对 同种负离子的结合力的大小规律: 8电子层构型的离子<8—17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18或18+2电子层构型的离子
将离子晶体中的离子看成是相切的球 体,正负离子的核间距d是r+和r-之和 d值可由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得到, 例如MgOd=210pm。 1926年,哥德希密特( Goldschmidt)用光学方法测得了F-和02 的半径,分别为133pm和132pm。结合X射线衍射所得的d 值,得到一系列离子半径
(3)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概念 将离子晶体中的离子看成是相切的球 体,正负离子的核间距d 是 r + 和 r- 之和 。 d r + r - d 值可由晶体的X 射线衍射实验测定得到, 例如 MgO d = 210 pm 。 d = r Mg2+ + r O 2− = 210 pm 1926 年,哥德希密特 ( Goldschmidt ) 用光学方法测得了F- 和 O 2 - 的半径,分别为 133 pm 和 132 pm。 结合 X 射线衍射所得的 d 值,得到一系列离子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