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课时数 实验、实践课时数自主学习时数 合计 导论 1 1 0 2 第一章经络总论 5 7 第二章腧穴总论 5 1 1 7 第三章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3 第四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1 2 1 4 第五章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2 4 1 7 第六章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2 3 1 6 第七章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1 1 1 3 第八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1 2 1 4 第九章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2 4 2 8 第十章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1 1 4 第十一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1 1 1 3 第十二章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2 3 √ 5 第十三章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2 3 1 6 第十四章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1 2 4 第十五章奇经八脉 5 4 1 10 第十六章奇穴 3 3 1 6 点穴操作考试 2 2 合计 36 38 17 91 五、学习资源 【课程选用教材】 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8月第4版 【学生参考书目】 1.《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 2.《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 3.《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校译本 4.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5.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 6.李鼎.针灸学释难(增订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7.李定忠,李秀章.中医经络探秘(上、下):经络传导与内病治机理的研究及应用.中国人民解放 军出版社,2004年版 8.黄龙祥.黄龙祥看针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朱兵,李江慧.又现金凤汉.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2)3-10 10.张维波.经络是水通道.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严洁,朱兵.针灸基础与临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版 【校内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 L.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经络腧穴学http:lcc.shutcm.edu.cn/G2 S/Template/View.aspx?action= view&courseType=0&courseld=245 2.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国家精品课程http:/www.acumox.org/zj_demo/ 3.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http:www.tcm-china.info/xbys/index2.htm -15-
- 15 - 四、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课时数 实验、实践课时数 自主学习时数 合计 导论 1 1 0 2 第一章 经络总论 5 1 1 7 第二章 腧穴总论 5 1 1 7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1 1 1 3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1 2 1 4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2 4 1 7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2 3 1 6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1 1 1 3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1 2 1 4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2 4 2 8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1 2 1 4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1 1 1 3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2 2 1 5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2 3 1 6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1 2 1 4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5 4 1 10 第十六章 奇穴 3 2 1 6 点穴操作考试 2 2 合计 36 38 17 91 五、学习资源 【课程选用教材】 沈雪勇主编 . 经络腧穴学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年 8 月第 4 版 【学生参考书目】 1.《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年影印本 2.《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年版 3.《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年校译本 4. 晋 · 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商务印书馆,1955 年版 5. 明 · 杨继洲著,《针灸大成》,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年版 6. 李鼎 .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定忠 , 李秀章 . 中医经络探秘(上、下):经络传导与内病治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 中国人民解放 军出版社,2004 年版 8. 黄龙祥 . 黄龙祥看针灸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 朱兵 , 李江慧 . 又现金凤汉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11(2):3-10 10. 张维波 . 经络是水通道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11. 严洁 , 朱兵 . 针灸基础与临床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版 【校内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校级精品课程 经络腧穴学 http://cc.shutcm.edu.cn/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 view&courseType=0&courseId=245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国家精品课程 http://www.acumox.org/zj_demo/ 3. 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http://www.tcm-china.info/xbys/index2.htm
4.中国经络网http:/www.jingluo.com.cn/ 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国家级精品课程htp:/jpkc.hbtcm.edu.cn/coursefile/zhenjiuxue_20090407/ index.php 6.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国家级精品课程http:/210.41.222.179/zyyk/ 7.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国家精品课程http:lqi.tjutcm.edu.cn/pu zhenjiu/ 8.南方医科大学针灸学国家精品课程http:/jpkc.fmmu.com/ec2006/C23/zcr-1.htm -16-
- 16 - 4. 中国经络网 http://www.jingluo.com.cn/ 5.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http://jpkc.hbtcm.edu.cn/coursefile/zhenjiuxue_20090407/ index.php 6. 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http://210.41.222.179/zyyk/ 7. 天津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国家精品课程 http://qi.tjutcm.edu.cn/pu_zhenjiu/ 8. 南方医科大学 针灸学国家精品课程 http://jpkc.fimmu.com/ec2006/C23/zcr-1.htm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2.023.7.1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 开课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分:7 学时:98 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正常人体解剖学 授课对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本科 先修课程是中医基础理论和正常人体解剖学,后期将继续学习刺法灸法学以及针灸治疗学。本门课程是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具有沟通基础与临床的 桥梁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经络腧穴概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两部分。经络腧穴概论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的基本 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及其分布概况,腧穴的定位方法、分类、作用以及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经 络腧穴各论主要讲述经脉的循行、病候及与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全面了解针灸学的概貌及其分支,基本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和相关的专业名词,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 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全面、系统地掌握经络腧穴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运用技能,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和临床 各科打好扎实的基础。 Syllabus for Channels and Acupoints 1.Basic Information Course Number 02.023.7.1 Course Name Channels and Acupoints School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Type of Cours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Credits 7 Teaching Hours 98 Prerequisite courses:Fundamental Theory of TCM,Human Anatomy Target Students: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Major Students 2.Course Description and Expectation Channels and Acupoints is a basic and core course for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It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and compulsory f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major students to stud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Fundamental Theory of TCM and Human Anatomy before Channels and Acupoints,and will continue with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s an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eutics.As an essential part to professional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is course is closely relevant to clinical practice,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study. -17-
- 17 -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 :02.023.7.1 课程名称 :经络腧穴学 开课学院 :针灸推拿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学分 :7 学时 :98 前期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 正常人体解剖学 授课对象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本科 先修课程是中医基础理论和正常人体解剖学,后期将继续学习刺法灸法学以及针灸治疗学。本门课程是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具有沟通基础与临床的 桥梁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经络腧穴概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两部分。经络腧穴概论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的基本 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及其分布概况,腧穴的定位方法、分类、作用以及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经 络腧穴各论主要讲述经脉的循行、病候及与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全面了解针灸学的概貌及其分支,基本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和相关的专业名词,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 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全面、系统地掌握经络腧穴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运用技能,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和临床 各科打好扎实的基础。 Syllabus for Channels and Acupoints 1. Basic Information Course Number :02.023.7.1 Course Name :Channels and Acupoints School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Type of Cours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Credits :7 Teaching Hours :98 Prerequisite courses: Fundamental Theory of TCM, Human Anatomy Target Students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Major Students 2. Course Description and Expectation Channels and Acupoints is a basic and core course for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t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and compulsory fo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major students to stud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Fundamental Theory of TCM and Human Anatomy before Channels and Acupoints, and will continue with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s an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eutics. As an essential part to professional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is course is closely relevant to clinical practice,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study. 《经络腧穴学》教学大纲
This cours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namely,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specific study of each channel and its acupoints.In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of channels and acupoints.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hannel system;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points. principles of acupoints function and locating methods for acupoints.In the specific study of each channel and its points,students will learn the running pathway of each channel,pathological conditions by each channel; the locations,indications and needling/moxibustion methods of acupoints on each channel.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concepts and terminologie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a clear picture of 12 regular channels and 8 extraordinary channels'running pathway.Besides,the practical skill of locating commonly used acupoints on human body is also emphasized in this course.All the theories,concepts and practical skills taught in this course are prerequisite basis for future study of othe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CM courses.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腧穴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能区别十五络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作用特点,能说明解释十四经腧穴命名的含义:熟悉经络的作 用并能解释其临床应用,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进行比划:能说明腧穴的意义、分类,能区 分十类特定穴的特点。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走向及与脏腑的属络 关系:掌握穴位的分类、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能对十四经穴进行归经:能在人体熟练掌握常用腧穴的 定位、归经和操作,会准确测量不同性别、各种体型人体的骨度分寸:在不同体位下对常用腧穴进行标 准定位,并用英语表达。掌握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临床主治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针灸研究的探究兴趣以及对中医针灸的热爱: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 养和职业道德,坚定职业理想,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坚定学生学习中医针灸的信念,增强学生传承和发 扬中医针灸事业的责任心。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了解相关知识, 如脏腑表里关系、解剖学名词等,这些知识储备是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中应予以中医基础 理论和解剖学的回顾性、概括性的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以及与现代研究的联系,使学生新旧知 识很好的衔接,并在融会贯通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还学习过医古文,参照注解能够正确理解经络循 行、病候等内容,通过自学也能用语言描述腧穴的位置,但在经络理论的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以及在人体上进行腧穴定位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本课程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17学时)和实训操 作(43学时)为主,理论授课仅38学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全面了解针灸学的概貌及其分支, 基本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和相关的专业名词,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 地对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定位,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和临床各科打好扎实的基础。 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需要大量信息满足其求知欲望。由于本门专业基础 课教学内容的相对枯燥,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难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可以通过病案分析、问题导 入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课后围绕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拓展作业。建立微信群, 经常分享有关经络穴位的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进行穴位定 位,明确经络与脏腑组织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各单元授课中又有所不同。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根据 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联系中医学专业特点,注重引入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理念。在导学部分,如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我们通过介绍神奇的经络现象及经络检测等 -18-
- 18 - This cours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namel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specific study of each channel and its acupoints. In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of channels and acupoints,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hannel system;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points, principles of acupoints function and locating methods for acupoints. In the specific study of each channel and its points,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running pathway of each channel,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by each channel; the locations, indications and needling/moxibustion methods of acupoints on each channel.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concepts and terminologie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a clear picture of 12 regular channels and 8 extraordinary channels’ running pathway. Besides, the practical skill of locating commonly used acupoints on human body is also emphasized in this course. All the theories, concepts and practical skills taught in this course are prerequisite basis for future study of other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CM courses.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腧穴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能区别十五络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作用特点,能说明解释十四经腧穴命名的含义 ;熟悉经络的作 用并能解释其临床应用,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进行比划 ;能说明腧穴的意义、分类,能区 分十类特定穴的特点。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 ;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走向及与脏腑的属络 关系 ;掌握穴位的分类、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能对十四经穴进行归经 ;能在人体熟练掌握常用腧穴的 定位、归经和操作,会准确测量不同性别、各种体型人体的骨度分寸 ;在不同体位下对常用腧穴进行标 准定位,并用英语表达。掌握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临床主治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针灸研究的探究兴趣以及对中医针灸的热爱 ;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 养和职业道德,坚定职业理想,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坚定学生学习中医针灸的信念,增强学生传承和发 扬中医针灸事业的责任心。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了解相关知识, 如脏腑表里关系、解剖学名词等,这些知识储备是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中应予以中医基础 理论和解剖学的回顾性、概括性的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以及与现代研究的联系,使学生新旧知 识很好的衔接,并在融会贯通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还学习过医古文,参照注解能够正确理解经络循 行、病候等内容,通过自学也能用语言描述腧穴的位置,但在经络理论的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以及在人体上进行腧穴定位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本课程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17 学时)和实训操 作(43 学时)为主,理论授课仅 38 学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全面了解针灸学的概貌及其分支, 基本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和相关的专业名词,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 地对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定位,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和临床各科打好扎实的基础。 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需要大量信息满足其求知欲望。由于本门专业基础 课教学内容的相对枯燥,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难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可以通过病案分析、问题导 入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课后围绕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拓展作业。建立微信群, 经常分享有关经络穴位的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进行穴位定 位,明确经络与脏腑组织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各单元授课中又有所不同。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根据 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联系中医学专业特点,注重引入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理念。在导学部分,如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介绍神奇的经络现象及经络检测等
现代研究,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进行分享讨论。 在经络腧穴学各论部分,学习重点是所有穴位的点穴操作以及穴位特殊主治;难点是经络所联系的 脏腑器官、循行路线和病候。我们变被动听课为以主动实践和探究为主,增加点穴操作课时及操作考试 比例,给学生自己寻找穴位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准确找到穴位所在位置,互相进行点穴操作: 另一方面结合临床病例以提高学生兴趣,采用病例导入方式讲解特殊主治,结合经典歌诀及现代研究进 展提高学生兴趣:对于经络循行路线,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过程,请学生在空白图上划出循行路线图, 并自己总结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加深印象: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经络辨证思维,使学生能够联系经络分布 循行来阐释穴位作用机理。布置穴位故事及穴位视频作业,并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 炼学生的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贯穿形成性评价,进行目标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习 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事、共情,培养责任心和感恩心。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将课堂教学从以被动的听课为主 变为以主动实践和探究为主(约占60%的学时)。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培养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布置穴位故事及穴位视频作业。 请学生就某个穴位的穴名源流、主治特点、古代文献记载以及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制作 成PPT。或者3~4人一组,就穴位的相关知识制作穴位视频。本作业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 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和总结分析能力。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过程。挑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同学们 分享学习收获。 3.改革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考核时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具体地说,学生成绩的评价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表 现为主(占60%),其中小组合作情况占10%,分阶段腧穴定位考试占30%:平时课堂表现(根据考勤 及课堂参与度、网上互动交流给分)占10%:书面作业(写学习体会或对教学建议到穴位故事、穴位视 频作业)占10%: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占40%。 4.修订《教学大纲》 有效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具有可操 作性,才能进一步设计达成该目标的教学活动:也只有目标具体,具有可检测性,才能准确评价目标的 达成与否。可是以往的《教学大纲》惯用“了解”、“熟悉”、“掌握”等比较抽象的词语描述教学目标, 这样的词语过于概括、笼统,表述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在表述目标时,使用的语言要尽量准确、具体,使用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比如“掌握足阳明经常用腧穴 的定位”可改为“能够口述或写出足阳明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并能在人体上标出”。 5.撰写《教学纲要》 《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课程开发方案,是以纲要的的形式呈现本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的文本。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课程纲要》 是课程审议、实施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该门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经络腧穴学课程纲要》的 撰写也将为网络视频课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6.编写《学习指南与手册》 《学习指南与手册》是学生层面的指导学习的文本。它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到什 么程度。同时它也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会、困惑和心得。 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与提问式、讨论式、自主式学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PPT为主、板书为 辅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操作实践、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 和掌握。采用阶段性点穴考试方式,让学习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和探究,互相提升教与学的能力。配合有关图片、视频及临床报道激发学生对经络腧穴的好奇和学习兴趣: -19-
- 19 - 现代研究,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进行分享讨论。 在经络腧穴学各论部分,学习重点是所有穴位的点穴操作以及穴位特殊主治 ;难点是经络所联系的 脏腑器官、循行路线和病候。我们变被动听课为以主动实践和探究为主,增加点穴操作课时及操作考试 比例,给学生自己寻找穴位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准确找到穴位所在位置,互相进行点穴操作 ; 另一方面结合临床病例以提高学生兴趣,采用病例导入方式讲解特殊主治,结合经典歌诀及现代研究进 展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经络循行路线,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过程,请学生在空白图上划出循行路线图, 并自己总结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加深印象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经络辨证思维,使学生能够联系经络分布 循行来阐释穴位作用机理。布置穴位故事及穴位视频作业,并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 炼学生的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贯穿形成性评价,进行目标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习 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事、共情,培养责任心和感恩心。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 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将课堂教学从以被动的听课为主 变为以主动实践和探究为主(约占 60% 的学时)。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培养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布置穴位故事及穴位视频作业。 请学生就某个穴位的穴名源流、主治特点、古代文献记载以及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制作 成 PPT。或者 3~4 人一组,就穴位的相关知识制作穴位视频。本作业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 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和总结分析能力。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过程。挑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同学们 分享学习收获。 3. 改革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考核时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具体地说,学生成绩的评价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表 现为主(占 60%),其中小组合作情况占 10%,分阶段腧穴定位考试占 30% ;平时课堂表现(根据考勤 及课堂参与度、网上互动交流给分)占 10% ;书面作业(写学习体会或对教学建议到穴位故事、穴位视 频作业)占 10% ;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占 40%。 4. 修订《教学大纲》 有效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具有可操 作性,才能进一步设计达成该目标的教学活动 ;也只有目标具体,具有可检测性,才能准确评价目标的 达成与否。可是以往的《教学大纲》惯用“了解”、“熟悉”、“掌握”等比较抽象的词语描述教学目标, 这样的词语过于概括、笼统,表述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在表述目标时,使用的语言要尽量准确、具体,使用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比如“掌握足阳明经常用腧穴 的定位”可改为“能够口述或写出足阳明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并能在人体上标出”。 5. 撰写《教学纲要》 《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课程开发方案,是以纲要的的形式呈现本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的文本。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课程纲要》 是课程审议、实施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该门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经络腧穴学课程纲要》的 撰写也将为网络视频课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6. 编写《学习指南与手册》 《学习指南与手册》是学生层面的指导学习的文本。它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到什 么程度。同时它也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会、困惑和心得。 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与提问式、讨论式、自主式学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利用 PPT 为主、板书为 辅的教学手段 ;理论讲授、操作实践、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 和掌握。采用阶段性点穴考试方式,让学习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和探究,互相提升教与学的能力。配合有关图片、视频及临床报道激发学生对经络腧穴的好奇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