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一铜器时代一铁器时代 25 的作物。他们用火石或别的硬石以及兽骨、兽角、象牙制出磨光的 用具。还发现有鸭器的碎片,说明他们已经在有意识地创造新的 物品。这比单单改制天然物,是大大前进了一步。此外,英国石篱 村就有一块指示石,标出了夏至日太阳升起的方位。这类建筑物 也不仅是用于宗教用途,而且还有天文学的功用,说明他们的观测 是很准确的。 在新石器时代结束之前,史前期的葬墓也,时有发现;火葬只是 到后来才出现,而且大半见于欧洲中部,因为那里的森林提供了充 足的燃料。在新石器时代的墓穴里,时常发现石制用具,说明当时 的人相信这些东西在另一个世界里对死者会有用处—相信灵魂 不死。 在世界上有些地方,新石器时代的人还发现 器 了铜一发现怎样熔化铜,怎样加人锡,使其坚 代 硬,这样就进行了人类的第一次冶金试验,并由石 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由于普遍使用金属,文化 也提高了,斧、匕首及其衍生物矛和剑以及比较和平的家庭用具, 都制造出来了。 青铜的组成成分比较稀少,因此,青铜又让位 铁 器 于铁。铁在土壤中是更大量存在的,制成战争武 时 代 器和战车,也更为有效。因此,当人们发现怎样从 铁矿旷提炼铁的时候,铁很快就代替了其他金属用 于这些用途。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我们就逼近并且很快进入真 正有史的时期。在这些有史时期中,通过石器、粘土、兽皮、纸草纸 上的书面记录的遗迹,我们就可以拼凑出真正的历史图景
26 起 河滨人 拥有原始的农业和工艺的定居生活似乎是在 和 几条大河一一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游牧 人 印度河一的盆地首先开始的,在中国,文明大概 也是在几条大河一带开始的。不过,同这些河滨 人形成对照的还有游收民的残余。他们赶着牛羊群,在草原上和 有绿洲的沙漠上到处漂泊。在平时,这些游牧人的单位集团是各 自独立的,各自为各自的牲畜追找食物。《旧约·剑世纪》第十三 章五至九节有这样一段记载: 与亚伯兰同行的罗特,也有牛群、羊群与帐篷。那地容不下他们,使他们 不能同居。亚伯兰就对罗特说:“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 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① xxvi 在他们都保持这种孤立主义的见解和习俗的情况下,不论是 文明还是科学,都是不可能的。此外,家长制氏族之间,也只有在为 了一定目的—一狩猎凶猛的野兽或同其他部族打仗一一的时候, 才彼此合作。不过,有时由于长期干旱,或者由于气候的长期性变 化,没有了水草,草原或绿洲也变得无法居住,这时,游收人便以排 山倒海之势向外涌出,侵犯定居人民的土地,成为他们的残暴的征 服者。我们在历史上可以看到几次这样的向外迁徙:闪族从阿拉 伯半岛向外迁徙,亚述人从波斯边境向外迁徙,亚欧两洲开阔的草 原上的居民向外迁徙。 在游牧人民当中,工艺不可能有很大进步,应用科学的起源是 更谈不上了。但是,《旧约》不但在前几章中叙述了游牧人的生活, 而且还在后几章中谈到近东和中东几个定居的王国一埃及、叙 利亚、巴比伦和亚述一一的传奇。这是很好的锁钥,由此就更容易 ① Genesis xiii.5-9
河滨人与游牧人一欧洲人种一巫术、宗教和科学 27 理解新近发掘出来的建筑物、雕像和碑匾向我们提供的知识。这 种知识有赖于两重机会一首先,这些文物要保存下来,其次还要 经人发现。 洲 在后文中,我们就要叙述几个种族的成就。因 此,关于这些种族,我们还需要再说几句话。在石 种 器时代后期以后,爱琴海各岛屿以及地中海和大 西洋海滨的主要居民就是地中海种族。他们身材 矮小,头部修长,皮肤暗黑。史前期文明的进步就应归功于他们。 内陆的地方,尤其是山中的主要居民当时是、现今仍然是所谓阿尔 派恩(Alpine)族。他们具有中等的身材,中间的肤色,宽而圆的头 骨,低矮肥胖。他们是从东北方侵入欧洲的。第三个种族可以叫 做北方族。他们集中在波罗的海沿岸,并且向外扩散出去,身材高 大,头发灰黄,也象地中海人一样头部修长。 巫术、宗教 在旧石器时代晚湖,我们还在人所居住的洞 和 穴的墙壁上发现了素捞和绘画的最早的例子。其 科 学 中许多都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有一些还可以说明 原始人的信仰,因为据说上面画着魔鬼和巫师。 还有一些经常不断出现的雕刻,描写了丰产崇拜和丰产巫术,也可 以说明原始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把这些信仰与希腊和拉丁作家所描写的有史时代早 期的信仰比较一下,与现今世界各处未开化人民中仍可找到的信 仰比铰一下的话,我们就可以对这些信仰形成更明确的观念。弗 雷泽爵士(Sir James Frazer))在《金枝集》(The Golden Bough) 中搜集了大量这样的证据。有些人类学家以为,巫术一方面直接xxvi
28 起 源 导致宗教,另一方面又直接导致科学,但是,弗雷泽却以为,巫术、 宗教和科学是按这样的先后次序出现的。还有一位人类学家里弗 斯(Rivers)认为,巫术和原始宗教是从野蛮人对世界怀有的朦胧 的敬畏和神秘感觉中,同时产生出来的。 除此之外,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原始人把可以用 经验科学的观察或传说加以处理的简单现象和他们所无法理解或 控制的神秘的、不可估计的变化,明确地区别开来,前者引向科学, 后者导致巫术、神话和祭祀。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原始宗教的起源 应该到人对死亡的态度、人对复活的希望及人对伦理上的神道的 信仰中去寻找。 但是,也有另一些人指出,巫术要假定自然界中是有规则的, 人通过适当的行为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去控制自然界;因此,从这 个观点来看,巫术是一种冒牌的自然法则体系。模仿性巫术的基 础就是相信同类事物可以感应相生。原始人以许多方式表演季节 循环的戏剧,以求谷物丰收、家畜兴旺。这样,就产生了祭祀,然后 又产生了用来解释祭祀的教条和神话。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类似 的模仿例子。另一方面,传染巫术则认为,事物一且互相接触,便 具有永八的交感联系:占有某人衣着的一片布并占有他的肉体的 一部分—一头发或手指一,他就处在你的掌握之下;如果你烧掉 他的头发,他也会枯萎而死。 这样的巫术,有时由于巧合,好象也是灵验的,但是,失败的回 数要更多一些;这时,巫师在失望的信徒面前,就有不可自保的危 险。失望的信徒们很可能不再相信人可以控制自然,并且转而去 讨好荒野中的捉摸不定的精灵—神或魔鬼一,希望这些精灵 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就过渡到某种形式的原始宗教。 与此同时,简单工艺的发展,火的发现和取得,工具的改进,却
巫术、宗教和科学 29 通过一条不那么富于浪漫意味、然而却更加可靠的道路,奠定了科 学的另一基础,一或许是唯一的基础。但是,人们还需要一些更 深刻的信仰来满足他们的探索不已的灵魂,因此,科学并不是在一 片广阔而有益于健康的草原-一愚昧的草原—一上发芽成长的, 而是一片有害的丛林一一巫术和迷信的丛林一中发芽成长的, 这片丛林一再地对知识的幼苗加以摧残,不让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