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6.0.1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Emergency Nursing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限选课 学分:2.5学分 学时:3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5学时,实验10学时。 前期课程:内外科护理学、各专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占85%。 平时成绩(自学内容演示),占5%。 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心肺复苏术),占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急救护理学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 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本课程就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 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的临床护理学课程。 本课程教材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遵循疾病演变和救护规律进行编写。强调以病人 为中心,使以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重点介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 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 Emergency Nurs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ursing science.Whether to make the diagnoses and first aid nursing correctly for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the key for the safety and success in saving the patients.For this reason,the nurs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first aid,and give the patient prompt and proper emergent treatmen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concerned.This is a clinical nursing course to focus on the emergent nursing for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diseases,acute trauma and acute attack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The book for this course is written based on the up-to-date information and plenty of clinical ·136·
·136·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006.0.1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Emergency Nursing 开课(二级)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性质:限选课 学分:2.5 学分 学时:35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25 学时,实验 10 学时。 前期课程:内外科护理学、各专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占 85%。 平时成绩(自学内容演示),占 5%。 本课程的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心肺复苏术),占 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急救护理学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 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本课程就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 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的临床护理学课程。 本课程教材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遵循疾病演变和救护规律进行编写。强调以病人 为中心,使以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重点介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 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 Emergency Nurs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ursing science. Whether to make the diagnoses and first aid nursing correctly for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the key for the safety and success in saving the patients. For this reason, the nurs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first aid, and give the patient prompt and proper emergent treatmen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concerned. This is a clinical nursing course to focus on the emergent nursing for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diseases, acute trauma and acute attack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The book for this course is written based on the up-to-date information and plenty of clinical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viewpoint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embodies different disciplines concerned and follows the disease proces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rule.It emphasizes the patient as the nursing center in favor of nursing practice with holistic notion and principle.There are 13 chapters in total with emphasis 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ICU care,assessment of the common emergency diseases,principle of emergency care and nursing as well as the common first aid skills in details.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急救护理人才打下良好 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是在临床内外科及各专科护理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急救护理学教学, 使学生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诊科的设施与管理:获得常见急危重症的病因、临床表 现、救治原则的基本知识:具有判断病情、重症监护、救护配合和实施基础生支持的基本 技能和工作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为3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5学时,实验10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 1.现场救护的原则。 2.我国急诊医疗体系。 【教学内容】 现场救护的原则,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教学方式】 讨论式教学法 第二章院外急救 【目的要求】 了解: 1.院外急救技术应用原则。 2.院外急救的重要性、院外急救的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 ·137·
·137·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viewpoint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embodies different disciplines concerned and follows the disease proces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rule. It emphasizes the patient as the nursing center in favor of nursing practice with holistic notion and principle. There are 13 chapters in total with emphasis 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CU care, assessment of the common emergency diseases, principle of emergency care and nursing as well as the common first aid skills in details.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急救护理人才打下良好 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是在临床内外科及各专科护理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急救护理学教学, 使学生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诊科的设施与管理;获得常见急危重症的病因、临床表 现、救治原则的基本知识;具有判断病情、重症监护、救护配合和实施基础生支持的基本 技能和工作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为 35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25 学时,实验 10 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 1.现场救护的原则。 2.我国急诊医疗体系。 【教学内容】 现场救护的原则,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教学方式】 讨论式教学法 第二章 院外急救 【目的要求】 了解: 1.院外急救技术应用原则。 2.院外急救的重要性、院外急救的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
理、急救用品的配备。 熟悉: 1.院外急救的原则。 2.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掌握: 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伤员的分拣、院外急救护理(护理体检、救护要点、不同 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与参观见习相结合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目的要求】 了解: 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熟悉: 1.急诊科的设置。 2.急诊科的任务、组织结构、工作质量要求、人员编制与管理。 【教学内容】 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参观见习相结合 第四章重症监护 【目的要求】 了解: ICU设置与管理 熟悉: 脑功能监测、肾脏功能监测、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举握: 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体温监测。 【教学内容】 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体温监测。 【教学方式】 讲授,仪器简介,自学为主。 ·138·
·138· 理、急救用品的配备。 熟悉: 1.院外急救的原则。 2.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掌握: 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伤员的分拣、院外急救护理(护理体检、救护要点、不同 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与参观见习相结合 第三章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目的要求】 了解: 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熟悉: 1.急诊科的设置。 2.急诊科的任务、组织结构、工作质量要求、人员编制与管理。 【教学内容】 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的主要制度。 【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参观见习相结合 第四章 重症监护 【目的要求】 了解: ICU 设置与管理 熟悉: 脑功能监测、肾脏功能监测、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掌握: 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体温监测。 【教学内容】 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体温监测。 【教学方式】 讲授,仪器简介,自学为主
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目的要求】 了解: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熟悉: 1.心搏骤停的概念。 2.心搏骤停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掌握: 心肺脑复苏的方法步骤。 【教学内容】 心搏骤停的概念、病因、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心肺脑复苏的方法步骤。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法 【实验内容】 心肺复苏术操作 第七章创伤 【目的要求】 了解: 创伤分类、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熟悉: 1.创伤评分法。 2.复合伤的特点、类型及急救护理。 3.颅脑创伤、胸腹部创伤、骨关节损伤的伤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掌握: 1.创伤的概念。 2.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创伤的概念、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创伤评分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讨论 第八章 脏器功能衰竭(自学)》 第九章急性中毒 【目的要求】 ·139·
·139· 第五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目的要求】 了解: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熟悉: 1.心搏骤停的概念。 2.心搏骤停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 掌握: 心肺脑复苏的方法步骤。 【教学内容】 心搏骤停的概念、病因、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心肺脑复苏的方法步骤。 【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法 【实验内容】 心肺复苏术操作 第七章 创伤 【目的要求】 了解: 创伤分类、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熟悉: 1.创伤评分法。 2.复合伤的特点、类型及急救护理。 3.颅脑创伤、胸腹部创伤、骨关节损伤的伤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掌握: 1.创伤的概念。 2.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创伤的概念、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创伤评分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讨论 第八章 脏器功能衰竭(自学) 第九章 急性中毒 【目的要求】
了解: 毒物的体内过程。 熟悉: 中毒机理、一般护理、健康教育。 掌握: 1.中毒的概念 2.中毒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中毒的概念、中毒机理、病情评估、急救原则、急救护理。 【教学方式】 形象教学、比较分析法。 第十章中暑、淹溺与触电 【目的要求】 了解: 中暑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熟悉: 1.淹溺的常见情况及发病机理。 2.触电的发病机理、触电方式、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掌握: 1.中暑、淹溺、触电的概念。 2.中暑、淹溺、触电的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中暑、淹溺、触电的发病机理、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参观见习相结合 第十一章昏迷 【目的要求】 了解: 昏迷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熟悉: 昏迷的病情评估。 掌握: 昏迷的急救护理。 ·140-
·140· 了解: 毒物的体内过程。 熟悉: 中毒机理、一般护理、健康教育。 掌握: 1.中毒的概念。 2.中毒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中毒的概念、中毒机理、病情评估、急救原则、急救护理。 【教学方式】 形象教学、比较分析法。 第十章 中暑、淹溺与触电 【目的要求】 了解: 中暑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熟悉: 1.淹溺的常见情况及发病机理。 2.触电的发病机理、触电方式、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掌握: 1.中暑、淹溺、触电的概念。 2.中暑、淹溺、触电的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教学内容】 中暑、淹溺、触电的发病机理、病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参观见习相结合 第十一章 昏迷 【目的要求】 了解: 昏迷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熟悉: 昏迷的病情评估。 掌握: 昏迷的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