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明初有成就、影响较大的散文作家是宋濂与刘基。宋濂(1310一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奉道教。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召,明开国后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土承旨、知制诰。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有《宋学士文集》
❖ 二、散文 ❖ 明初有成就、影响较大的散文作家是宋濂与 刘基。 ❖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 (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 奉道教。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 召,明开国后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 士承旨、知制诰。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 濂所裁定者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明史》本传)。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的文学思想继承理学家“文以载道”的观点,强调文与道相始终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而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显现所谓文者,乃尧舜、文王、孔子之文,非流俗之文也”。“大抵为文者,欲其辞达而道明耳。”(《文原》)“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此则国之通,无榛棘之塞,无蛇虎之祸。可以直趋圣贤之大道福
❖ 宋濂的文学思想继承理学家“文以载道”的 观点,强调文与道相始终。 ❖ “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 (《白云稿序》); ❖ “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 序》) ❖ 而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显现, “所谓文者,乃尧舜、文王、孔子之文,非 流俗之文也 ”。“大抵为文者,欲其辞达而 道明耳。”(《文原》) ❖ “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 阳子又次之,此则国之通衢,无榛棘之塞, 无蛇虎之祸。可以直趋圣贤之大道
宋廉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道学气很足,是他“道统”文学观的集中表现但一些人物传记与记事写景的作品因有生活基础,有作家的感情和表现技巧,所以具有文学性。如《送东阳马生序》、《王冕传》、《记李歌》、《竹溪逸民传》、《秦士录》《杜环小传》等。他的记叙文简朴清雅,不落俗套,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环翠亭记》
❖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 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 品,道学气很足,是他“道统”文学观的 集中表现。 ❖ 但一些人物传记与记事写景的作品因有生 活基础,有作家的感情和表现技巧,所以 具有文学性。如《送东阳马生序》、《王 冕传》、《记李歌》、《竹溪逸民传》、 《秦士录》《杜环小传》等。他的记叙文 简朴清雅,不落俗套,具有较高的艺术欣 赏价值,如《环翠亭记》
《秦士录》描绘了邓弼能文善武,豪放不羁X的英雄性格,及其怀才不遇.抑郁而终的命运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璧,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界,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轭避,日:“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上面这段文字简洁生动,作者抓住人物最主要的外貌特征与一二件典型事例,寒数笔传神地刻画出一位英武勇猛的壮士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秦士录》描绘了邓弼能文善武,豪放不羁 的英雄性格,及其怀才不遇.抑郁而终的命 运。 ❖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 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 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 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 视人,人见辄避,日:“狂生不可近,近则 必得奇辱。 上面这段文字简洁生动,作者抓住人物最主 要的外貌特征与一二件典型事例,寥寥数笔, 传神地刻画出一位英武勇猛的壮士形象,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宋濂善于墓景状物,在《桃花涧修诗序》中,写桃花涧的花木: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群葩点湿翠间,,可玩。焰焰欲燃,文写飞雨洞泉石: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蓼寒数笔,点染成趣,静中有动,引人入胜
❖ 宋濂善于摹景状物,在《桃花涧修禊诗序》 中,写桃花涧的花木: 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 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群葩点湿翠间, 焰焰欲燃,可玩。 ❖ 又写飞雨洞泉石: 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 泉怒,跃起一二 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 真若飞雨之骤至。 ❖ 寥寥数笔,点染成趣,静中有动,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