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苏轼、周邦彦与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一节:苏的词作苏(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一生历尽仕途坎珂神宗朝,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哲宗元祐间,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知杭州、颖州。绍圣初,又以讥斥朝廷之罪,被贬惠州、詹州(今海南岛)。后放还,死于常州,谥文忠世称苏文忠公
第二章 苏轼、周邦彦与北宋中 后期词坛 ❖ 第一节:苏轼的词作 ❖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 年(1057)进士,一生历尽仕途坎坷。 神宗朝,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 湖州;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贬为黄州团 练副史;哲宗元祐间,为翰林学士,官 礼部尚书,知杭州、颖州。绍圣初,又 以讥斥朝廷之罪,被贬惠州、儋州(今 海南岛)。后放还,死于常州,谥文忠, 世称苏文忠公
苏轼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学识广博,于诗、文、词、绘画、书法各体精通,风格雄放,文理自然意趣横生,为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对后代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 苏轼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学 识广博,于诗、文、词、绘画、书 法各体精通,风格雄放,文理自然, 意趣横生,为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 文坛领袖,对后代产生极其深远的 影响。 ❖
词至苏轼,又发生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理论上,认为“诗词一律”,提高了词的地位;创作上,追求“自是一家”的独特风格,其内涵为: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独特的人生感受
❖词至苏轼,又发生新的变化,具体 表现为: ❖1、理论上,认为“诗词一律”,提 高了词的地位;创作上,追求“自 是一家”的独特风格,其内涵为 : 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 发自我的真情实感,独特的人生感 受
2、用词写景情,叙事说理,吊古伤今,言志书怀,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开拓了词境,使词成为一种真正的抒情文体。3、突破“词必协律”的传统法规注重词的文学生命而忽略其音乐生命,使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2、用词写景抒情,叙事说理,吊 古伤今,言志书怀,扩大了词的表 现内容,开拓了词境,使词成为一 种真正的抒情文体。 ❖3、突破“词必协律”的传统法规, 注重词的文学生命而忽略其音乐生 命,使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4、表现手法上,“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的创作中,丰富了词的表现方法。具体为用“题序”与使用“典故”。5、在风格上,开创“豪放”一派,建立一种新的美学风范。6、语言清新自然,变化自如,丰富多彩
❖4、表现手法上,“以诗为词” , 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的创作中, 丰富了词的表现方法。具体为用 “题序”与使用“典故” 。 ❖5、在风格上,开创“豪放”一派, 建立一种新的美学风范。 ❖6、语言清新自然,变化自如,丰 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