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较多表现元明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展现诗人伤时忧世的情怀。“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牧牛词》);“檐前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养蚕词》);“草茫茫,水泪汨,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禾穗不长,狼籍只供雁粮。雨中摘归半身湿,新妇春炊儿夜泣”(《田家行》)
❖ 高启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较多 表现元明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给人 们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展现诗人伤时忧世的 情怀。 ❖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牧 牛词》); ❖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养 蚕词》); ❖ “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 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雨中摘归半 身湿,新妇舂炊儿夜泣”(《田家行》)
明王朝建立之后,有歌颂新朝之作,如《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但随着他对新朝的不满与失望,更多的是表现孤独、苦闷、急流思退等思想之作,如《步至东皋》: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诗中表现的不是优游山林的闲适,而是充满了阴暗幽凄。五、六两句所写是全诗的核心意象:枯杨被鸟啄碎,虫子用一根细丝悬荡在半空,落叶飘零,这似乎是生命遭摧残而且毫无着落与安全感的象征
❖ 明王朝建立之后,有歌颂新朝之作,如《金陵 雨花台望大江》。但随着他对新朝的不满与失 望,更多的是表现孤独、苦闷、急流思退等思 想之作,如《步至东皋》: ❖ 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愁怀逢暮惨, 诗意入秋清。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如何 得归后,犹似客中情?” ❖ 诗中表现的不是优游山林的闲适,而是充满了 阴暗幽凄。五、六两句所写是全诗的核心意象: 枯杨被鸟啄碎,虫子用一根细丝悬荡在半空, 落叶飘零,这似乎是生命遭摧残而且毫无着落 与安全感的象征
这期间,他给自己起了个“槎轩”的别号并在《槎轩记》中加以说明:自己犹如一块浮木,只能“随所遭水之势”漂荡,“安乎天而已”,即任由命运的颠簸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出现过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揭露之作。如《江上见逃民家》,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经济的萧条、破败的景象:邻叟收饥犬,途人折好花。林空烟不起门掩日将斜。”而《宫女图》一诗,讽刺了明初宫围中混乱的私生活,据说由此引起朱元璋的忌恨,成为他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 这期间,他给自己起了个“槎轩”的别号, 并在《槎轩记》中加以说明:自己犹如一块 浮木,只能“随所遭水之势”漂荡,“安乎 天而已”,即任由命运的颠簸。 ❖ 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出现过对社会现状的 批判、揭露之作。如《江上见逃民家》,真 实地描述了社会经济的萧条、破败的景象: “邻叟收饥犬,途人折好花。林空烟不起, 门掩日将斜。” 而《宫女图》一诗,讽刺了 明初宫闱中混乱的私生活,据说由此引起朱 元璋的忌恨,成为他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在任职期间,高启对官场生活的拘禁不自由也感到难以忍受,如《倦寻芳·晓鸡》一词,就对庄严的“早朝”进行嘲笑与表示厌憎总之,高启入明以后,他的自由个性与正在形成的高压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甚至在辞官回乡以后,他仍然感受到沉重的精神压抑和痛苦,于是便形成其作品中那份特有的孤寂、郁愤与伤感
❖ 在任职期间,高启对官场生活的拘禁不自 由也感到难以忍受,如《倦寻芳·晓鸡》 一词,就对庄严的“早朝” 进行嘲笑与 表示厌憎。 ❖ 总之,高启入明以后,他的自由个性与正 在形成的高压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 甚至在辞官回乡以后,他仍然感受到沉重 的精神压抑和痛苦,于是便形成其作品中 那份特有的孤寂、郁愤与伤感
在艺术上。高启“兼师众长,随事墓拟”(《独庵集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我们从他的歌行体中感到李白的气势,从他的七言律诗中体味到杜甫的风韵,但却氓灭了他自身的创作个性。长于古风,《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为传颂之作,其律绝亦有佳作
❖ 在艺术上。高启“兼师众长,随事摹 拟”(《独庵集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说他:“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 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 无不兼之。”“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 名启为何格.”我们从他的歌行体中感到李 白的气势,从他的七言律诗中体味到杜甫的 风韵,但却泯灭了他自身的创作个性。 ❖ 长于古风,《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为传 颂之作,其律绝亦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