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政策过程理论 阶段启发法(the stages hcuristic)。尽管对于阶段启发法是 否符合上述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我存有疑问,但显然的,对 第二条的反对意见我们还留有余地。特别是对政策实施的研究正 在复苏(Lester and Goggin,1998)。即便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我 还花了如此大量的时间来批评阶段启发法,但为了公平起见,我 们仍有必要为阶段启发法的辩护提供一个论坛。彼得·德利翁 (Peter deLcon)- 阶段启发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一自愿地充 当了发言人的角色。 制度性的理性选择(institutional rational choice)。制度性的 理性选择是一组分析框架,它们都聚焦于制度规则如何改变受 物质自利推动的特别理性的个人行为。尽管制度性的理性选择 更多地关注具体的制度设置一如美国国会和行政机构之间的 关系一但该框架的范围极广,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美国和其他 国家的重要政策问题(Ostrom,1986,,1990;Ostrom et al., 1993,1994;Scholz,Twombley,and Headrick,1991;Schneider, Larason,and Ingram,1995;Chubb and Moe,1990;Dowding, 1995;Scharpf,1997)。很清楚,制度性的理性选择是本书所列的 各种框架中发展最为完善的一种方法,被证明在美国甚或在德国 都能适用。埃里诺·奥斯特罗姆已经同意就此内容为本书撰写 一章。 多源流分析框架((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 多源流 12
第一章寻求更好的理论【! 分析框架是约翰·金通(John Kingdon,1984)在有关组织行为的 “垃圾桶”(garbage can)模型(Cohen,March,and Olsen, 197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政策过程看成是由行为者和过 程的三个源头组成的:由各种问题的数据以及各种问题界定内容 所形成的问题源流;涉及政策问题解决方案内容的政策源流;由 各种选举活动和被选举官员组成的政治源流。在金通看来,各种 源流通常情况下相互独立运作,只有当特定的“机会之窗”允许 政策主导者将各种源流汇集时,才有可能发生例外的情况。如果 政策主导者能够成功,那么就会导致重大的政策变迁。尽管通常 情况下多源流分析框架并不像我们所喜欢的那样清晰和内部一 致,但它在很大范围的政策舞台上曾得以应用,每年在社会科学 引用目录(th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中显示被引用 约8O次。约翰·金通(John Kingdon)理应成为该章节的作者。 然而他婉言拒绝了,我只好选择了尼古拉斯·扎哈瑞尔迪斯 (ikolaos Zahariadis)一一他在自己所作的研究中大量地应用了多 源流分析框架。 间断-平衡框架(Punctuated-Equilibrium Framework)。间 断一平衡框架最初由鲍姆加特纳和琼斯(Baumgartner and Jones, 1993)提出,该方法认为:美国的政策制定具有长期的渐进变迁 伴随短期的重大政策变迁的特点。当政策反对者力图形成新的 “政策图景”(policy image)、利用美国政策多样化这一特征的时 候,就有可能发生短期的重大政策变迁。间断一平衡框架最初用 13
川政策过程理论 来解释立法的变迁,最近又被扩大用来解释包括联邦政府预算的 长期变迁在内的一些特别复杂的问题(Jones,Baumgartner,and Tue,1998)。很明显,间断一平衡框架符合上述四个标准一至 少对于具有多元政策辖地的系统来说是如此。本书关于此部分内 容的章节由该框架的首倡者弗兰克·鲍姆加特纳(Baumgartner R.Frank)、布赖恩·琼斯(Bryan D.Jones)和詹姆斯·特鲁 (James L.True)合作撰写。 支持联盟框架(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支持 联盟框架(ACF)最初由萨巴蒂尔和简金斯一史密斯(Sabatier and Jenkins-Smith,1988,1993)提出,关注的焦点是支持联盟之 间的互动作用,每一个支持联盟都是由来自政策子系统里面不同 组织的行为者组成,他们拥有一套共同的政策信仰。政策变迁既 是子系统内部竞争的结果,也是子系统外所发生事件影响的结 果。支持联盟框架花了大量的时间描述政策精英的信仰系统,分 析不同联盟间进行政策取向型相互学习所需的条件。支持联盟框 架已经引起经济合作组织(OCD)国家的极大兴趣,其中也包 括一些建设性的批评(Schlager,1995)。保罗·萨巴蒂尔和汉 克·简金斯一史密斯都完全够格评估近期具体框架应用的含义。 10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过的框架都集中于对既定的政治体 制或系列制度安排范围内的政策变迁的解释(包括试图改变这些 既定的制度安排)。接下来的两个框架则是试图解释多个政治体 制之间的异样性。 14
第一章寻求更好的理论【 政策传播框架(Policy Diffusion Framework)。 政策传播框 架由弗朗西丝·贝瑞和威廉·贝瑞(Frances Berry;lliam Berry; 1990;1992)创立,用来解释许多州(或地方)采取政策创新方 法——如抽彩给奖法一之所以呈现差异性的原因。该框架认 为,采纳政策创新的方法不仅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决定,也受 多种政策传播过程的影响。最近,明特罗姆和弗格里(Mintrom and Vergari,.1998)把这个框架和有关政策网络的知识结合在一 起。政策传播框架目前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几乎没有得到应用。然 而,它应该在欧盟、经合组织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或是别的任何 政治体制下,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书关于这一框架内容的作者是 弗朗西丝·贝瑞和威廉·贝瑞。 大规模比较研究方法的因果漏斗框架和其他框架(The Funnel of Causality and Other Frameworks in Large-N Comparative Studies) 最后,我们把目光转向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异常重要、用来解释不同 州和地方政策绩效(通常是预算开支)异样性的许多框架(Dy, 1966,1991;Sharkansky,1970;lofferbert,1974)。这些框架开始时 显得异常简单,主要用来解释社会经济条件、公共舆论和政治组织 的多样性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框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Mazmanian and Sabatier,1981;Hofferbert and Urice,1985)。目前对 于该研究方法的兴趣在美国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流行于经合组织 国家,特别是用来解释社会福利项目的差异性(Hora,1986; 15 4.H
‖政策过程理论 Klingeman,Hofferbert,and Budg,1994;Schmidt,199%)。本书有关 这部分章节的作者是威廉·布洛姆奎斯特(liam Blomquist)。尽管 他在这方面做出过很大的贡献(Blomquist,11),但他不是该框架 主要的建议者和支持者,因而他和本书别的章节的作者不同。之 所以选择威廉·布洛姆奎斯特,是因为我希望他能够批评该框架 的“暗箱”特征,并将该框架和别的相关知识一特别是制度选 择一相结合。当然,我从未和他交谈过这样的愿望。他正在紧 张而卓有成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 被省略的框架 尽管本书的章节包含了公共政策抉择的七种不同的框架,但 一些其他的框架却被省略了。以下我将简单地说明我自认为这些被 省略的框架比那些被挑选出来的框架显得前景更加暗淡的理由。 权力竞技场(Arenas of Power)。权力竞技场框架由洛维 (0i,1964,1972)最先发展,他提出了三四套不同的政策类 11 型——如规制、分配以及再分配一同时说明不同的政策类型具 有不同的过程特征。该框架最初形成时普遍地存在概念模糊和缺 乏因果联系的弊病。尽管这些在0年代得以阐明(Mann, 1975;Ripley and Franklin,1976,1982),我个人的观察是权力竞技 场框架在过去的15年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Klow, 1988)。可以说,该理论看来并不是一个发展很快的研究项目 (亿akatos,197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