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四图文转换 1.(2010·江西高考)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65个字) 萨马兰奇 【命题立意】图文转换,能力层级表达应用E。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全面理解漫画内容。萨马兰奇永远是奥运史上的一个优 秀的定格,本漫画就是凸显了这一特点,奥运五环、萨马兰奇漫画式特写,睿智而犀利而又 慈善的眼神,都是漫画的直观主题 【参考答案】内容:漫画由奥运五环标志和萨马兰奇的头像构成,五环成为萨马兰奇的眼 寓意:萨马兰奇和现代奥运已经融为一体或萨马兰奇透过奥运看世界。 2.(2010·天津高考)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 标题不得为“无题”。而解说应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 A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能力层级为D
- 1 - 2011 版高中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四 图文转换 1.(2010·江西高考)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 65 个字) 【命题立意】图文转换,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E。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全面理解漫画内容。萨马兰奇永远是奥运史上的一个优 秀的定格,本漫画就是凸显了这一特点,奥运五环、萨马兰奇漫画式特写,睿智而犀利而又 慈善的眼神,都是漫画的直观主题。 【参考答案】内容:漫画由奥运五环标志和萨马兰奇的头像构成,五环成为萨马兰奇的眼 镜。 寓意:萨马兰奇和现代奥运已经融为一体或萨马兰奇透过奥运看世界。 2.(2010·天津高考)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 标题不得为“无题”。而解说应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 12 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能力层级为 D
【思维轨迹】答题时要准确把握画面内容,理解漫画的含意,然后把漫画表达的信息用 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 【标准答案】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3.(2010·广东高考)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 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以下图 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文艺复兴时期的 17世纪资产阶级 18世纪大革命影 意大利 革命时期的英国 响下的法国 伽利略等人的天 牛顿的微积分、牛 蒙日的微分几何、 文计算 顿学派 蒙日学派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 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 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数学活动中心 【命题立意】语言表达连贯、简洁、准确,能力层级E级。 【思维轨迹】图文转换重在读懂图表,题干中明确了“数学活动的中心与当时政治、文化 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这一切入点,接下来就是把图表的内容转述出来即可,注意答题 要求:一是“内容完整”,即图表中的内容不能缺漏;二是“语言简洁”,不必添加自己的话 语:三是“语意连贯”,因为在A、B两处填空,所以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比如最后一句, 只能填写“法国成为”才能与后面的“数学活动中心”自然衔接 【参考答案】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 顿学派诞生了。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 国成为了 4.(2009·广东高考)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
- 2 - 【思维轨迹】答题时要准确把握画面内容,理解漫画的含意,然后把漫画表达的信息用 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 【标准答案】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3.(2010·广东高考)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 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以下图 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A、B 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从 15 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 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 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心。 【命题立意】语言表达连贯、简洁、准确,能力层级 E 级。 【思维轨迹】图文转换重在读懂图表,题干中明确了“数学活动的中心与当时政治、文化、 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这一切入点,接下来就是把图表的内容转述出来即可,注意答题 要求:一是“内容完整”,即图表中的内容不能缺漏;二是“语言简洁”,不必添加自己的话 语;三是“语意连贯”,因为在 A、B 两处填空,所以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比如最后一句, 只能填写“法国成为”才能与后面的“数学活动中心”自然衔接。 【参考答案】A.17 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 顿学派诞生了。 B.进入 18 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 国成为了 4.(2009·广东高考)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
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 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获取(%) 图表 比例 95995.393.891.2 79.4 小初 高中或中 大 学 本科及以上 图表二 家政人员 95.8 高校教师 796 产业工人 商业及服务业人员 93.2 专业技术人员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87.6 获取 6080100比例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 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 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A 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 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 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C 电视科普节目就 会更有针对性。 【解析】要把握住每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如图表一主体是不同学历的人, 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越高〃,图表二的主体是不同职 业的人,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 【参考答案】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越高 不 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 C充分考虑不同观众 群体的特点(每点2分,注意概括准确)
- 3 - 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A、B、C 处空缺的内容(不出 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 分) 根据 2005 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 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 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A__________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 95.9%; 家 政 人 员 是 电 视 科 普 节 目 的 观 众 主 体 , 而 高 校 教 师 的 比 例 相 对 较 低 , 可 见 , B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 C_____________,电视科普节目就 会更有针对性。 【解析】要把握住每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如图表一主体是不同学历的人, 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越高”,图表二的主体是不同职 业的人,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 【参考答案】A 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越高 B 不 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 C 充分考虑不同观众 群体的特点(每点 2 分,注意概括准确)
5.(2009·全国Ⅰ高考)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 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5分) 沈阳全民读书月 NIENYAN, RE \DIN, Mu\TII 【解析】图文转换关键是认真读图,展开丰富的想像,尤其要注意将所给图中的图画元 素和文字元素结合起来,本题要扣住主题“沈阳全民读书月”(特别注意“沈阳”和“读书”)和题 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 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答出“书”的首写拼音、字母给1 分,答出“沈阳的首写字母、拼音给1分,答出“翻开的书给1分,答出“眼睛”给1分,句子 通顺给1分,意思对即可) 【高考目标定位】 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图表中的信息,并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述 【核心要点突破】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 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出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 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上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 用、仿用、变换句式”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因为如 此,近年来此类题已成为高考题中的新宠。 由图表转换为文字 所谓“图表”,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示意图、统计表等。 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表,然后设计一至两个题目,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 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
- 4 - 5.(2009·全国Ⅰ高考)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 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65 个字。(5 分) 【解析】图文转换关键是认真读图,展开丰富的想像,尤其要注意将所给图中的图画元 素和文字元素结合起来,本题要扣住主题“沈阳全民读书月”(特别注意“沈阳”和“读书”)和题 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 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答出“书”的首写拼音、字母给 1 分,答出“沈阳”的首写字母、拼音给 1 分,答出“翻开的书”给 1 分,答出“眼睛”给 1 分,句子 通顺给 1 分,意思对即可) 【高考目标定位】 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图表中的信息,并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述。 【核心要点突破】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 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 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出某些隐含的信息,对 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 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上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 用、仿用、变换句式”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因为如 此,近年来此类题已成为高考题中的新宠。 一、由图表转换为文字 所谓“图表”,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 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示意图、统计表等。 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表,然后设计一至两个题目, 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 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来源Ks5ucom] 审题时,要注意图表头和图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 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 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 2仔细观察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 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 及变化特点等。提取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具体而言,观察表格要兼顾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 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 此失彼,遗漏信息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应注意 (1)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 “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 含的信息。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用 一句话概括”“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表达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 关系。 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3)选词用语要准确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规律时,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 选用词语表达,选词用语要准确。 (4)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容易出现的失误 ①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②信息遗漏或缺失 ③信息推断错误
- 5 -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来源:Ks5u.com] 审题时,要注意图表头和图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 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 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 2.仔细观察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 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 及变化特点等。提取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具体而言,观察表格要兼顾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 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 此失彼,遗漏信息。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 也各异。答题时应注意: (1)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 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 “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 含的信息。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用 一句话概括”“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表达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 关系。 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3)选词用语要准确。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规律时,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 选用词语表达,选词用语要准确。 (4)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容易出现的失误: ①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②信息遗漏或缺失。 ③信息推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