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语言啰嗦,条理混乱 、由图画(徽标)转换为文字 所谓“图画”,是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徽标、标识图形等都属于图画。徽标是 种常见的考查形式 1由图画转换为文字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注重整体阅读。 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 息 (2)注意图画细节。 图画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3)把握考题要求 解答“图画→文字”转换题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描写准确以外,还要看清题目。题目是指 挥棒,若偏离了题目,表述再生动也是做无用功。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不要漏掉任何一个限制 条件,包括对字数的要求只有一一落实题干要求才能取得好成绩。要抓题眼,确立重点。任何 题干的表述都是有重点的抓住重点就抓住了得分点。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 件以及图中所示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记忆的知识或想 象来回答。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抓住有效信息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 确回答 (4)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描述时只要求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 超越图画所给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当然,如要求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那就结合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生动的描绘 2由徽标转换为文字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 地点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一般包括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 6 - ④语言啰嗦,条理混乱。 二、由图画(徽标)转换为文字 所谓“图画”,是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徽标、标识图形等都属于图画。徽标是一 种常见的考查形式。 1.由图画转换为文字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注重整体阅读。 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 息。 (2)注意图画细节。 图画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3)把握考题要求。 解答“图画→文字”转换题,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描写准确以外,还要看清题目。题目是指 挥棒,若偏离了题目,表述再生动也是做无用功。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不要漏掉任何一个限制 条件,包括对字数的要求,只有一一落实题干要求,才能取得好成绩。要抓题眼,确立重点。任何 题干的表述都是有重点的,抓住重点就抓住了得分点。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 件以及图中所示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记忆的知识或想 象来回答。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抓住有效信息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 确回答。 (4)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描述时只要求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 超越图画所 给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当然,如要求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那就结合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生动的描绘。 2.由徽标转换为文字 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 地点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一般包括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4)一般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也有些题目要求运用生动的 语言作答,总之要根据要求回答 (5)要认真观察图画组成部分避免遗漏说明内容 三、由漫画转换为文字 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 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 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 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査。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其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 及人物间 的关系;对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 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解答漫画题时要认真审读漫画本身,要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思考,力求透视画面的本 意。首先要读懂“画中画”,在此基础上再研读“画外话”。例如: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大 大的“国”字,方框内是个“王”字图下方的文字为“国家不能少这一‘点’”。只有看懂了画 面的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此画的实质。其画旨是:批判少数单位或个人损害国家利益而中饱私囊 的利己主义。具体答题时要从细微处入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看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在审题时 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很容易 地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表达某 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之一。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 画的寓意有提示性的作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或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在解题时要仔细
- 7 - (4)一般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也有些题目要求运用生动的 语言作答, 总之要根据要求回答。 (5)要认真观察图画组成部分,避免遗漏说明内容。 三、由漫画转换为文字 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 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 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 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 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其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 及人物间 的关系;对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 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解答漫画题时要认真审读漫画本身,要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思考,力求透视画面的本 意。首先要读懂“画中画”,在此基础上,再研读“画外话”。例如: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大 大的“国”字,方框内是个“王”字,图下方的文字为“国家不能少这一‘点’”。只有看懂了画 面的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此画的实质。其画旨是:批判少数单位或个人损害国家利益而中饱私囊 的利己主义。具体答题时要从细微处入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看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 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在审题时 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很容易 地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 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表达某 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之一。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 画的寓意有提示性的作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 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或画龙 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在解题时要仔细
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 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漫画为了表达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社会场景加以变形夸张地描绘,以引起读者的 共鸣。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 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例如:《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头被画得特别大腿特别细头上只有三 根头发,衣着褴褛。画家把一个营养不良、骨瘦如柴的穷苦孩子的形象特征进行了夸张地描绘, 从而突出了事物的本质,使是非美丑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获得更直接、更明确的表达效果。 【专题模拟演练】 1.(2011·上饶市第二次联考)搜智调査机构联合中国民意调査网对京、沪、穗、深、 蓉五城市市民进行一项电话抽样民意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1550个,结果如图所示。用简明 的语言完成下列各题。 受访者认为最应该“放长假”的节日(%) 囗百分比 春节 88.6 国庆节 五一劳动节 中秋节 30.2 元旦 151 端午节6.2 六一儿童节口4.4 元宵节3 圣诞节口2.8 情人节1.7 重阳节卩1.6 冬至p1.5 三八节1.1 五四青年节p0.4 100 (1)概括此图表显示的主要信息
- 8 - 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 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 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漫画为了表达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社会场景加以变形夸张地描绘,以引起读者的 共鸣。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 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例如:《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头被画得特别大,腿特别细,头上只有三 根头发,衣着褴褛。画家把一个营养不良、骨瘦如柴的穷苦孩子的形象特征进行了夸张地描绘, 从而突出了事物的本质,使是非美丑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获得更直接、更明确的表达效果。 【专题模拟演练】 1. (2011·上饶市第二次联考) 搜智调查机构联合中国民意调查网对京、沪、穗、深、 蓉五城市市民进行一项电话抽样民意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 1550 个,结果如图所示。用简明 的语言完成下列各题。 受访者认为最应该“放长假”的节日(%) 0.4 1.1 1.5 1.6 1.7 2.8 3 4.4 6.2 15.1 30.2 62.5 78.1 88.6 0 20 40 60 80 100 五四青年节 三八节 冬至 重阳节 情人节 圣诞节 元宵节 六一儿童节 端午节 元旦 中秋节 五一劳动节 国庆节 春节 百分比 (1)概括此图表显示的主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