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系领两手持衣领,有领子中央顺着边缘由前系衣领时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向后,找到领口并系好衣领。帽子。5.系袖口扣好袖口扣子或系上袖带。6.系腰带将隔离衣的衣边逐渐先前拉,捏住衣→后侧边缘要对齐,折叠处不能松散,边,两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向一侧折叠,一尽量遮住背后。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内面。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触及清洁物品。脱隔离衣1.解腰带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2.解袖口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工◆不可使衣袖外侧塞入袖内。作衣袖内,充分暴露双手。3.消毒双手①将双手浸于消毒液中刷洗,顺序不能沾湿隔离衣是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指间→甲缘和指→刷手时间≥2分钟,每侧≥1分钟尖;②按照前臂到双手的顺序用清水冲洗:③◆消毒刷洗、冲洗、擦干顺序不能错。用干燥小毛巾擦于前臂和双手4.解衣领解开领扣(或领带)。→保持衣领清洁5。脱衣袖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衣袖不可污染手和手臂手,再用衣袖遮住的手在外面握住另一衣袖的双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外面外面并拉下袖子,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如使用一次性隔离衣,两手分别捏住臂逐渐退出。对侧衣领内侧清洁面下拉脱去袖子,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垃圾袋丢弃。6.挂衣钩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在衣钩上7。处理按要求整理用物并处理,洗手(四)评价1能正确区分隔离衣的污染区和清洁区。2.能正确穿、脱隔离衣。3.能正确消毒双手与前臂。(五)注意事项1.隔离衣只能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检查有无潮湿、破损、长短能全部遮盖工作服。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3.穿脱隔离衣过程中避免污染衣领、面部、帽子和清洁面。4.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5.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①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②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③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六)思考题1:怎样折叠隔离衣后面的边缘能更好遮盖操作者身后的工作服16
16 4.系领 两手持衣领,有领子中央顺着边缘由前 向后,找到领口并系好衣领。 系衣领时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 帽子。 5.系袖口 扣好袖口扣子或系上袖带。 6.系腰带 将隔离衣的衣边逐渐先前拉,捏住衣 边,两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向一侧折叠,一 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 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 后侧边缘要对齐,折叠处不能松散, 尽量遮住背后。 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内面。 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 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 避免触及清洁物品。 ▲脱隔离衣 1.解腰带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袖口 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工 作衣袖内,充分暴露双手。 不可使衣袖外侧塞入袖内。 3.消毒双手 ①将双手浸于消毒液中刷洗,顺序 是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指间→甲缘和指 尖;②按照前臂到双手的顺序用清水冲洗;③ 用干燥小毛巾擦干前臂和双手 不能沾湿隔离衣 刷手时间≥2 分钟,每侧≥1 分钟 消毒刷洗、冲洗、擦干顺序不能错。 4.解衣领 解开领扣(或领带)。 保持衣领清洁 5.脱衣袖 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 手,再用衣袖遮住的手在外面握住另一衣袖的 外面并拉下袖子,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 臂逐渐退出。 衣袖不可污染手和手臂 双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外面 如使用一次性隔离衣,两手分别捏住 对侧衣领内侧清洁面下拉脱去袖子, 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 至中央,放入垃圾袋丢弃。 6.挂衣钩 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在 衣钩上 7.处理 按要求整理用物并处理,洗手 (四)评价 1.能正确区分隔离衣的污染区和清洁区。 2.能正确穿、脱隔离衣。 3.能正确消毒双手与前臂。 (五)注意事项 1.隔离衣只能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检查有无潮湿、破损、长短能全部遮盖工 作服。 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3.穿脱隔离衣过程中避免污染衣领、面部、帽子和清洁面。 4.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5.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①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②对患者实行 保护性隔离时;③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六)思考题 1.怎样折叠隔离衣后面的边缘能更好遮盖操作者身后的工作服?
实验三常用卧位、运送法及保护具的应用LyingPosition,CarryingEquipment andProtectiveDevice一、常用卧位卧位姿势使用范围仰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去枕卧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头横立于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仰卧位位床头1休克患者用垫枕抬高患者的头胸部约10°~20°,中凹卧位/平下肢抬高约20°~30°休克卧位卧屈膝患者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位仰卧位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患者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下腿稍伸直,侧卧位上腿弯曲。必要时两膝之间、胸腹部及后◆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进患者预防压疮舒适和安全摇床法:患者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必要时,床尾可垫一软枕,垫于患惠者的足底。放◆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半坐卧位架^靠背架法:如无摇床,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患者下肢屈膝,用大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并固定于床两侧,其他同摇床法扶患者坐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的患者端坐位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背部放置一软枕,使患者能向后倚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患者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两腿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形检查时伸直;胸下、髋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俯卧位向一侧能平卧或侧卧者→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患者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床尾脚用支发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托物垫高15~30cm头低足高位妊娠时胎膜早破者跟骨、胫骨结节牵引时17
17 实验三 常用卧位、运送法及保护具的应用 Lying Position, Carrying Equipment and Protective Device 一、常用卧位 卧位 姿势 使用范围 仰 卧 位 / 平 卧 位 去枕 仰卧位 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 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头横立于 床头 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中凹卧位/ 休克卧位 用垫枕抬高患者的头胸部约 10°~20°, 下肢抬高约 20°~30° 休克患者 屈膝 仰卧位 患者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侧 卧 位 患者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 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下腿稍伸直, 上腿弯曲。必要时两膝之间、胸腹部及后 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进患者 舒适和安全 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等 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预防压疮 半 坐 卧 位 ▲摇床法:患者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 上半身抬高,与床呈 30°~50°,再摇 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必要时, 床尾可垫一软枕,垫于患者的足底。放 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 架 ▲靠背架法:如无摇床,将患者上半身抬 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患者下 肢屈膝,用大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并 固定于床两侧,其他同摇床法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 吸困难的患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 坐 位 扶患者坐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 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 并 用 床 头 支 架 或 靠 背 架 将 床 头 抬 高 70°~80°,背部放置一软枕,使患者能 向后倚靠,膝下支架抬高 15°~20°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 的患者 俯 卧 位 患者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两腿 伸直;胸下、髋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 向一侧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形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 能平卧或侧卧者 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 头 低 足 高 位 患者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床尾脚用支 托物垫高 15~30cm 肺部分泌物引流 十二指肠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者 跟骨、胫骨结节牵引时
卧位姿势使用范围患者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头高足低位或根据病情而定,床尾横立一软枕颅脑手术后的患者颅内压增高者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膝胸卧位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头的两侧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截石位◆产妇分娩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枕,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二、运送法【轮椅运送法】(一)目的1.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2.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二)评估与准备1.护士(1)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驱体活动能力、损伤部位及合作程度有无引流管及夹板固定等和全身皮肤黏膜情况;评估室外温度情况;检查轮椅各部件的性能,确保其性能良好,使用安全。(2)解释: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轮椅运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3)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做好职业防护。2.患者了解使用轮椅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3.用物轮椅(各部件性能良好),毛毯(根据季节酌情准备),别针,软枕(根据患者需要)。4.环境宽,移开障碍物。(三)实施步骤要点说明1.评估与解释◆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2.准备用物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3.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和姓名等基便于操作确认患者本资料及住院号/ID号4.放置轮椅使椅背与床尾平齐,椅面朝向床头,扳制缩短距离,便于患者坐入轮椅动闸将轮椅止动,翻起脚踏板防止轮椅滑动5.患者上轮椅前的准备(1)将毛毯平铺于轮椅上,上端高过患者颈部15cm左根据季节选用毛毯,寒冷季节注意患者右保暖(2)撤掉盖被,扶患者坐起询问、观察患者有无眩晕和不适(3)协助患者穿衣、裤、袜子(4)嘱患者以手掌撑在床面上,双足垂床缘,维持坐姿●方便患者下床(5)协助患者穿好鞋子18
18 卧位 姿势 使用范围 头 高 足 低 位 患者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 15~30cm 或根据病情而定,床尾横立一软枕 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 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颅内压增高者 膝 胸 卧 位 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 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 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 头的两侧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截 石 位 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 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枕,臀部齐台边, 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产妇分娩 二、运送法 【轮椅运送法】 (一)目的 1.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 2.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 (二)评估与准备 1.护士 (1)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躯体活动能力、损伤部位及合作程度、 有无引流管及夹板固定等和全身皮肤黏膜情况;评估室外温度情况;检查轮椅各部件的 性能,确保其性能良好,使用安全。 (2)解释: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轮椅运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做好职业防护。 2.患者 了解使用轮椅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用物 轮椅(各部件性能良好),毛毯(根据季节酌情准备),别针,软枕(根 据患者需要)。 4.环境 宽敞,移开障碍物。 (三)实施 步骤 要点说明 1.评估与解释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2.准备用物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3.核对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和姓名等基 本资料及住院号/ID 号 便于操作 确认患者 4.放置轮椅 使椅背与床尾平齐,椅面朝向床头,扳制 动闸将轮椅止动,翻起脚踏板 缩短距离,便于患者坐入轮椅 防止轮椅滑动 5.患者上轮椅前的准备 (1)将毛毯平铺于轮椅上,上端高过患者颈部 15cm 左 右 (2)撤掉盖被,扶患者坐起 (3)协助患者穿衣、裤、袜子 (4)嘱患者以手掌撑在床面上,双足垂床缘,维持坐姿 (5)协助患者穿好鞋子 根据季节选用毛毯,寒冷季节注意患者 保暖 询问、观察患者有无眩晕和不适 方便患者下床
步骤要点说明6.协助患者上轮椅(1)嘱患者将双手置于护士肩上,护士双手环抱患者腰全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部,协助患者下床(2)协助患者转身,瞩患者用手扶住轮椅把手,坐于轮嘱患者抓紧轮椅扶手椅中(3)将毛毯上端围在患者颈部,用别针固定:两侧围裹避免患者受凉患者双臂,用别针固定:再用余下部分围裹患者上身、下肢和双足(4)翻下脚踏板,协助患者将双足置干脚踏板上(5)整理床单位,铺暂空床(6)过程患者,确定无不适后,放松制动闸,推患者至◆推行中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目的地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大震动下坡时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8.协助患者下轮椅(1)将轮椅推至床尾,使椅背与床尾平齐,患者面向床头(2)扳制动闸将轮椅止动,翻起脚踏板(3)解除患者身上固定毛毯用的别针(4)协助患者站起、转身、坐于床缘(5)协助患者脱去鞋子及保暖外衣,取舒适体位,盖好◆确保患者舒适、安全盖被(6)整理床单位9.操作后处理(1)推轮椅至原处放置便于其他患者使用(2)整理用物(3)洗手减少致病菌传播(四)评价1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告知和操作表示理解和满意。2.搬运方法正确,运送过程安全。(五)注意事项1.保证患者安全、舒适。2.根据室外温度适当地增加衣服、盖被或毛毯,以免患者着凉。(六)思考题1:使用轮椅前应评估哪些内容,为什么?2.在使用轮椅过程中如何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平车运送法】(一)目的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做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二)评估与准备1.护士(1)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驱体活动能力、损伤部位及合作程度有无引流管及夹板固定等和全身皮肤黏膜情况;评估室外温度情况:检查平车各部件的19
19 步骤 要点说明 6.协助患者上轮椅 (1)嘱患者将双手置于护士肩上,护士双手环抱患者腰 部,协助患者下床 (2)协助患者转身,嘱患者用手扶住轮椅把手,坐于轮 椅中 (3)将毛毯上端围在患者颈部,用别针固定;两侧围裹 患者双臂,用别针固定;再用余下部分围裹患者上 身、下肢和双足 (4)翻下脚踏板,协助患者将双足置于脚踏板上 (5)整理床单位,铺暂空床 (6)过程患者,确定无不适后,放松制动闸,推患者至 目的地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嘱患者抓紧轮椅扶手 避免患者受凉 推行中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大震动 下坡时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 8.协助患者下轮椅 (1)将轮椅推至床尾,使椅背与床尾平齐,患者面向床 头 (2)扳制动闸将轮椅止动,翻起脚踏板 (3)解除患者身上固定毛毯用的别针 (4)协助患者站起、转身、坐于床缘 (5)协助患者脱去鞋子及保暖外衣,取舒适体位,盖好 盖被 (6)整理床单位 确保患者舒适、安全 9.操作后处理 (1)推轮椅至原处放置 (2)整理用物 (3)洗手 便于其他患者使用 减少致病菌传播 (四)评价 1.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告知和操作表示理解和满意。 2.搬运方法正确,运送过程安全。 (五)注意事项 1.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2.根据室外温度适当地增加衣服、盖被或毛毯,以免患者着凉。 (六)思考题 1.使用轮椅前应评估哪些内容,为什么? 2.在使用轮椅过程中如何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平车运送法】 (一)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做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 (二)评估与准备 1.护士 (1)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躯体活动能力、损伤部位及合作程度、 有无引流管及夹板固定等和全身皮肤黏膜情况;评估室外温度情况;检查平车各部件的
性能,确保其性能良好,使用安全。(2)解释: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轮椅运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3)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做好职业防护。2.患者了解使用平车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3.用物平车(各部件性能良好,上置以被单和一一次性中单包好的垫子及枕头),毛毯(根据季节酌情准备),毛毯或棉被。视患者需要备木板垫(骨折患者)、帆布中单或布中单(颈椎、腰椎骨折患者或病情较重者)。4.环境宽散,便于操作。(三)实施步骤要点说明1.评估与解释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2.准备用物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3.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和姓名→便于操作等基本资料及住院号/ID号◆确认患者4.安置好惠者身上的导管避免导管脱落、受压或液体逆流5.搬运惠至平车上根据患者病情及体重来确定搬运方法<挪动法→适用于能在床上配合的患者(1)推平车至患者床旁,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2)将平车推至床旁与床平行,大轮靠近床头,将便于搬运制动闸止动◆防止平车滑动(3)协助惠者将上身、臀部、下肢依次向平车移动◆惠者头部枕于大轮端协助患者离开平车回床时,应协助患者先移动下肢,再移动上肢(4)协助患者在平车上躺好,用被单或盖被包裹患患者保暖、舒适者,先足部,再两侧,头部盖被折成45°角包裹整齐、美观一人搬运法适用于上肢活动自如,体重较轻的患者(1)推平车至惠者床旁,大轮端靠近床尾,使平车→缩短搬运距离,节力与床成钝角,将制动闸止动(2)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3)搬运者一臂自患者近侧腋下伸入至对侧肩部搬运者双下肢前后分开站立,扩大支撑面:另一臂伸入患者臀下:患者双臂过搬运者肩略屈膝屈髋,降低重心,便于转身部,双手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搬运者抱起患者,稳步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二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活动,体重较重的患者(1)同一人搬运法步骤(1)~(2)缩短搬运距离,节力(2)站位:搬运者甲、乙二人站在患者同侧床旁,协助患者将上肢交叉于胸前→搬运者甲应使患者头部处于较高位置,减轻不适(3)分工:搬运者甲一手伸至患者头、颈、肩下方,另一手伸至患者腰部下方:搬运者乙一手伸至抬起患者时,应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身体,节力患者臀部下方,另一只手伸至惠者膝部下方,两人同时抬起患者至近侧床缘,再同时抬起患者稳步向平车处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20
20 性能,确保其性能良好,使用安全。 (2)解释: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轮椅运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做好职业防护。 2.患者 了解使用平车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用物 平车(各部件性能良好,上置以被单和一次性中单包好的垫子及枕头), 毛毯(根据季节酌情准备),毛毯或棉被。视患者需要备木板垫(骨折患者)、帆布中单 或布中单(颈椎、腰椎骨折患者或病情较重者)。 4.环境 宽敞,便于操作。 (三)实施 步骤 要点说明 1.评估与解释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2.准备用物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3.核对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和姓名 等基本资料及住院号/ID 号 便于操作 确认患者 4.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导管 避免导管脱落、受压或液体逆流 5.搬运患至平车上 ▲挪动法 (1)推平车至患者床旁,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 (2)将平车推至床旁与床平行,大轮靠近床头,将 制动闸止动 (3)协助患者将上身、臀部、下肢依次向平车移动 (4)协助患者在平车上躺好,用被单或盖被包裹患 者,先足部,再两侧,头部盖被折成 45º角 ▲一人搬运法 (1)推平车至患者床旁,大轮端靠近床尾,使平车 与床成钝角,将制动闸止动 (2)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3)搬运者一臂自患者近侧腋下伸入至对侧肩部, 另一臂伸入患者臀下;患者双臂过搬运者肩 部,双手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搬运者抱起患者, 稳步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 ▲二人搬运法 (1)同一人搬运法步骤(1)~(2) (2)站位:搬运者甲、乙二人站在患者同侧床旁, 协助患者将上肢交叉于胸前 (3)分工:搬运者甲一手伸至患者头、颈、肩下方, 另一手伸至患者腰部下方;搬运者乙一手伸至 患者臀部下方,另一只手伸至患者膝部下方, 两人同时抬起患者至近侧床缘,再同时抬起患 者稳步向平车处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 盖好盖被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重来确定搬运方法 适用于能在床上配合的患者 便于搬运 防止平车滑动 患者头部枕于大轮端 协助患者离开平车回床时,应协助患者先 移动下肢,再移动上肢 患者保暖、舒适 包裹整齐、美观 适用于上肢活动自如,体重较轻的患者 缩短搬运距离,节力 搬运者双下肢前后分开站立,扩大支撑面; 略屈膝屈髋,降低重心,便于转身 适用于不能活动,体重较重的患者 缩短搬运距离,节力 搬运者甲应使患者头部处于较高位置,减 轻不适 抬起患者时,应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身 体,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