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要点说明向护士,侧卧于已铺好床单的一侧避免患者受凉保持恰当的姿势,注意节力。9.松对侧污单转至对侧,松开各层床单10.清扫对侧的橡胶单和床垫◆清扫原则:自床头至床尾:自床中线(1)取出污中单置于护理车污衣袋内,扫净胶至床外缘单,搭于患者身上(2)取下污大单与污中单一起置于污物袋中(3)扫净床上碎屑11.铺对侧清洁大单、橡胶单、中单从患者身下取出清洁大单展开铺好,然后铺胶单和中单12.摆体位协助患者平卧,将患者枕头移向床中间13.套被套→避免棉胎接触患者皮肤更换被套,铺清洁被套于盖被上,打开被套尾端避免患者受凉开口,从污被套里取出棉胎(S形折叠)放于清洁◆棉胎角与被套顶角吻合、平整、充实被套内,套好被套。患者如能配合,让其抓住被套两角,方便操作14.更换枕套取出枕头,更换枕套,15.铺床后处理→病室整齐美观(1)整理床单位,移回床旁桌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根据天气情况和患者病情,摇起床头和膝下支架,打开门窗16.推治疗车离开病室放于指定位置17.洗手(四)评价1.手法正确,动作轻巧,操作敏捷,符合接力原则。2.中线与床的中线对齐。3.床铺的平、整洁、紧。(五)注意事项1.同备用床。2.患者舒适安全。3.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满足患者身心需要。4.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意识不清者应设有床栏或另有护士在旁保护患者,以防坠床。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有无不适5.由于患者病情限制不能侧卧时,可由两位护士合作,沿着从床头到床尾的方向更换床单(六)思考题1.卧床患者更换床单目的是什么?2.请综合分析各种铺床法的异同点。6
6 步骤 要点说明 向护士,侧卧于已铺好床单的一侧 避免患者受凉 保持恰当的姿势,注意节力。 9. 松对侧污单 转至对侧,松开各层床单 10.清扫对侧的橡胶单和床垫 (1)取出污中单置于护理车污衣袋内,扫净胶 单,搭于患者身上 (2)取下污大单与污中单一起置于污物袋中 (3)扫净床上碎屑 ◆清扫原则:自床头至床尾;自床中线 至床外缘 11.铺对侧清洁大单、橡胶单、中单 从患者身下取出清洁大单展开铺好,然后铺胶单和 中单 12.摆体位 协助患者平卧,将患者枕头移向床中间 13.套被套 更换被套,铺清洁被套于盖被上,打开被套尾端 开口,从污被套里取出棉胎(S 形折叠)放于清洁 被套内,套好被套。患者如能配合,让其抓住被套 两角,方便操作 避免棉胎接触患者皮肤 避免患者受凉 棉胎角与被套顶角吻合、平整、充实 14.更换枕套 取出枕头,更换枕套, 15.铺床后处理 (1)整理床单位,移回床旁桌椅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天气情况和患者病情,摇起床头和膝下 支架,打开门窗 病室整齐美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16.推治疗车离开病室 ◆放于指定位置 17.洗手 (四)评价 1.手法正确,动作轻巧,操作敏捷,符合接力原则。 2.中线与床的中线对齐。 3.床铺的平、整洁、紧。 (五)注意事项 1.同备用床。 2.患者舒适安全。 3.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满足患者身心需要。 4.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意识不清者应设有床栏或另有护士在旁保护患者, 以防坠床。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有无不适 5.由于患者病情限制不能侧卧时,可由两位护士合作,沿着从床头到床尾的方向 更换床单 (六)思考题 1.卧床患者更换床单目的是什么? 2.请综合分析各种铺床法的异同点
实验二无菌与隔离技术Technique of Aseptic and Isolation一、无菌技术基本操作(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法)(一)目的1.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二)评估与准备1.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无菌持物钳(卵圆钳用于夹取刀、剪、镊、治疗碗、弯盘等:镊子用于夹取针头、棉球、纱布等)、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治疗车下层备医用垃圾桶。3.环境清洁,宽散,明亮,定期消毒。(三)实施步骤要点说明1.评估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3.查对检查并核对名称、有效期、无菌标识→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4.取钳打开容器盖,手持钳(镊)上1/3,将钳盖闭合时不可从盖孔取、放无菌持物(镊)移至容器中央,钳(镊)端闭合垂直取钳,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出,关闭容器盖。5.使用保持钳(镊)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保持无菌持物钳的无菌状态范围内活动。6.放钳用后闭合钳(镊)端,打开容器盖,快→防止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而污染速垂直放回容器,关闭容器盖。第一次使用,应记录打开日期、时间并签名,4小时内有效(四)评价1.能正确取、放无菌持物钳。2.能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物品。(五)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使用过程中不可触及非无菌区,就地使用,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月与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3.不可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不可使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以防被污染。4.无菌持物钳一旦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5.干燥法保存时应4小时更换1次。7
7 实验二 无菌与隔离技术 Technique of Aseptic and Isolation 一、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法】 (一)目的 1.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二)评估与准备 1.护士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 无菌持物钳(卵圆钳用于夹取刀、剪、镊、治疗碗、弯盘等;镊子用于 夹取针头、棉球、纱布等)、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治疗车下层备医用垃圾桶。 3.环境 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 (三)实施 步骤 要点说明 1.评估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 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 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 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 3.查对 检查并核对名称、有效期、无菌标识 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4.取钳 打开容器盖,手持钳(镊)上 1/3,将钳 (镊)移至容器中央,钳(镊)端闭合垂直取 出,关闭容器盖。 盖闭合时不可从盖孔取、放无菌持物 钳,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5.使用 保持钳(镊)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 范围内活动。 保持无菌持物钳的无菌状态 6.放钳 用后闭合钳(镊)端,打开容器盖,快 速垂直放回容器,关闭容器盖。 ◆ 防止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而污染 ◆ 第一次使用,应记录打开日期、时间 并签名,4 小时内有效 (四)评价 1.能正确取、放无菌持物钳。 2.能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物品。 (五)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使用过程中不可触及非无菌区,就地使用,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 月与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 3.不可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不可使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以防 被污染。 4.无菌持物钳一旦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5.干燥法保存时应 4 小时更换 1 次
6.无菌持物钳如为湿式保存,除注意上述1~5外,还需注意:①盛放无菌持物钳的有盖容器底部垫有纱布,容器深度与钳的长度比例适合,消毒液面需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②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应每天清洁、灭菌(如门诊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等);③取、放无菌持物钳时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的容器内壁;④放入无菌持物钳时需松开轴节以利于钳与消毒液充分接触。(六)思考题1.使用干燥法和湿式法保存无菌持物钳,在使用中注意事项有何不同?【使用无菌容器法】(一)目的1: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二)评估与准备1.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容器、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无菌容器常用的有无菌盒、罐、盘及储槽等,无菌容器内盛无菌器械、棉球、纱布等,治疗车下层备医用垃圾桶。3.环境清洁,宽散,明亮,定期消毒。(三)实施步骤要点说明1.评估◆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3.查对检查并核对名称、有效期、无菌标识、→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是否密封完好。→密封不完好视为污染4.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开、关盖时,手不可触及盖的边缘及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内面,以防止污染。5.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夹取无菌物无菌持物钳和物品不可触及容器边品。缘。6.关盖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防正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7.手持容器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出容器底部第一次使用,应记录打开日期、时间并签名,24小时内有效(四)评价1.能正确开、盖无菌容器。2.能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夹取无菌物品。(五)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从无菌容器取出的物品,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中。3:无菌容器应定期消毒灭菌,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8
8 6.无菌持物钳如为湿式保存,除注意上述 1~5 外,还需注意:①盛放无菌持物钳 的有盖容器底部垫有纱布,容器深度与钳的长度比例适合,消毒液面需浸没持物钳轴节 以上 2~3cm 或镊子长度的 1/2;②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清洁、消毒 2 次,同时 更换消毒液;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应每天清洁、灭菌(如门诊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 等);③取、放无菌持物钳时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的容器内壁;④放入无菌持物钳时 需松开轴节以利于钳与消毒液充分接触。 (六)思考题 1.使用干燥法和湿式法保存无菌持物钳,在使用中注意事项有何不同? 【使用无菌容器法】 (一)目的 1.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 (二)评估与准备 1.护士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 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容器、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无菌容器常用的有 无菌盒、罐、盘及储槽等,无菌容器内盛无菌器械、棉球、纱布等,治疗车下层备医用 垃圾桶。 3.环境 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 (三)实施 步骤 要点说明 1.评估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 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 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 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 3.查对 检查并核对名称、有效期、无菌标识、 是否密封完好。 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密封不完好视为污染 4.开盖 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 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 开、关盖时,手不可触及盖的边缘及 内面,以防止污染。 5.取物 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夹取无菌物 品。 无菌持物钳和物品不可触及容器边 缘。 6.关盖 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 ◆ 防止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 暴露过久 7.手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出容器底部 ◆ 第一次使用,应记录打开日期、时间 并签名,24 小时内有效 (四)评价 1.能正确开、盖无菌容器。 2.能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夹取无菌物品。 (五)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从无菌容器取出的物品,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中。 3.无菌容器应定期消毒灭菌,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 4 小时
(六)思考题1.无菌容器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如何划分?【使用无菌包法】(一)目的1.用无菌包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二)评估与准备1.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容器,盛放无菌包内物品的容器或区域,无菌包(内有有效消毒的化学指示剂,内放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无菌包灭菌前应妥善包好,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妥,再贴上注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的标签),记录纸、笔,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及医用垃圾桶。3.环境清洁,宽散,明亮,定期消毒。(三)实施步骤要点说明1.评估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3,查对检查并核对名称、有效期、包外无菌标→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有潮湿和识、无潮湿或破损。破损不可使用。4放置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不可放在潮湿处,以免污染5.根据包内物品取出的风使用无菌包A取出包内部分物品(1)开包:手接触包布四角外面,依次揭开四角,打开包布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检查包内化学指示剂。→化学指示剂显示是否达到灭菌要求(2)取物: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不可跨越无菌区域。备好的区域内。(3)回包:按原折痕包盖。(4)记录: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并签名。→有效期24小时。取出包内全部物品(1)开包:将包托在手上,检查包内无菌标识,另一手打开包布四角并捏住,包裹托无菌包的手。(2)放物: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投放时,手托住包布使无菌面朝向无区域内。菌区域。(3)整理:将包布折叠放妥。(四)评价1.能正确开包和回包。2.能正确取出包内物品。(五)注意事项9
9 (六)思考题 1.无菌容器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如何划分? 【使用无菌包法】 (一)目的 1.用无菌包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 (二)评估与准备 1.护士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 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容器,盛放无菌包内物品的容器或区域,无菌包 (内有有效消毒的化学指示剂,内放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无菌包灭菌前应妥善 包好,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妥,再贴上注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的标签),记录纸、笔, 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及医用垃圾桶。 3.环境 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 (三)实施 步骤 要点说明 1.评估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 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 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 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 3.查对 检查并核对名称、有效期、包外无菌标 识、无潮湿或破损。 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有潮湿和 破损不可使用。 4.放置 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 不可放在潮湿处,以免污染 5.根据包内物品取出的量使用无菌包 ▲取出包内部分物品 (1)开包:手接触包布四角外面,依次揭开四角, 检查包内化学指示剂。 打开包布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 化学指示剂显示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2)取物: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 备好的区域内。 不可跨越无菌区域。 (3)回包:按原折痕包盖。 (4)记录: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并签名。 有效期 24 小时。 ▲取出包内全部物品 (1)开包:将包托在手上,检查包内无菌标识, 另一手打开包布四角并捏住,包裹托无菌包的 手。 (2)放物: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 区域内。 ◆ 投放时,手托住包布使无菌面朝向无 菌区域。 (3)整理:将包布折叠放妥。 (四)评价 1.能正确开包和回包。 2.能正确取出包内物品。 (五)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无菌包应定期消毒,有效期7-14天,如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则需重新灭菌。(六)思考题1.无菌包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如何划分?【铺无菌盘法】(一)目的1.形成无菌区域以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用。(二)评估与准备1.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罐,盛放治疗巾的无菌包,无菌物品,治疗盘(事先进行清洁并保持干燥),记录纸,笔,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及医用垃圾桶。3.环境清洁,宽散,明亮,定期消毒。(三)实施步骤要点说明1.评估◆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准备操作用物,合理摆→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放。用清洁小毛巾抹拭治疗盘,洗手,戴口罩。●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保证铺无菌盘的治疗盘清洁、干燥→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3.查对检查并核对无菌包名称、有效期、无菌→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有潮湿和破损不可使用。标识、无潮湿或破损。如治疗巾未用完,按原折痕包好,用4.取巾打开无菌包,检查包内无菌标识,用无菌持物钳取一块治疗巾于治疗盘内。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粘贴,注明开包时间、日期,限24小时内使用5.铺盘(1)铺巾:双手捏住无菌巾外面两角,抖开后双◆手不可触及无菌巾内面。层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折成扇形,边缘向外。(2)放物: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放入盘内,◆保持物品无菌。到无菌溶液到无菌治疗碗内(见无菌持物钳(镊)使用法、无菌容器使用法、取用无菌溶液法)。(3)覆盖:拉开扇形折叠层遮盖于物品上,将开◆手不可触及无菌巾内面。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一次,◆调整无菌物品位置,使其尽可能居中露出治疗盘边缘。6.记录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并签名。◆有效期4小时。(四)评价1.能正确打开治疗巾并铺于治疗盘上。2.能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准备无菌盘内物品。3:能正确覆盖无菌盘并标注清楚铺盘时间。10
10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包应定期消毒,有效期 7-14 天,如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 潮,则需重新灭菌。 (六)思考题 1.无菌包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如何划分? 【铺无菌盘法】 (一)目的 1.形成无菌区域以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用。 (二)评估与准备 1.护士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 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罐,盛放治疗巾的无菌包,无菌物品,治疗盘(事 先进行清洁并保持干燥),记录纸,笔,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及医用垃圾桶。 3.环境 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 (三)实施 步骤 要点说明 1.评估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 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 2.准备用物与护士准备 准备操作用物,合理摆 放。用清洁小毛巾抹拭治疗盘,洗手,戴口罩。 详见“(二)评估与准备”相关内容 所有用物均在有效期内 保证铺无菌盘的治疗盘清洁、干燥 护士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口罩 3.查对 检查并核对无菌包名称、有效期、无菌 标识、无潮湿或破损。 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有潮湿和 破损不可使用。 4.取巾 打开无菌包,检查包内无菌标识,用无 菌持物钳取一块治疗巾于治疗盘内。 如治疗巾未用完,按原折痕包好,用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粘贴,注明开包 时间、日期,限 24 小时内使用 5.铺盘 (1)铺巾:双手捏住无菌巾外面两角,抖开后双 层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折成扇形,边缘向外。 手不可触及无菌巾内面。 (2)放物: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放入盘内, 到无菌溶液到无菌治疗碗内(见无菌持物钳 (镊)使用法、无菌容器使用法、取用无菌溶 液法)。 保持物品无菌。 (3)覆盖:拉开扇形折叠层遮盖于物品上,将开 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一次, 露出治疗盘边缘。 手不可触及无菌巾内面。 调整无菌物品位置,使其尽可能居中 6.记录 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并签名。 有效期 4 小时。 (四)评价 1.能正确打开治疗巾并铺于治疗盘上。 2.能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准备无菌盘内物品。 3.能正确覆盖无菌盘并标注清楚铺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