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 高三语文 2014.0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 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 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 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涂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 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I卷(共15分) 本大题共6小题,1~3题每小题2分,4~6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4题。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嘉宾【甲】,杯 盘交措,似乎《兰亭修禊》和《桃园结义》在那盛会里杂演着!忽地里有-位文质彬彬、身 材短小、【乙】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在席间高举了酒杯,大声道:“康有为,梁启超, 变法不彻底,哼!我!……大家一阵大笑,掌声如雨打芭蕉 这位才子,二十岁前后中了举人,接连成了进士、翰林院编修。他酒量如海,才气磅 薄。论到读书,一目十行 位年龄较长的同学对我们这样说:这是我们学校 里的新监督,山阴才子蔡元培先生。 记得我第一次受先生的课,是反切学。帮、旁、茫,当、汤、堂、囊之类,先生反复强 调说:你们读书先要识字,这是查字典应该知道的反切。二三十年后先生在北京大学校长 任内,学生因为不肯交讲义费聚了几百人,要求免费,气势汹汹。先生坚执校纪不肯【丙】, 秩序大乱。先生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先生的学生们纷
1 丰台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 高 三 语 文 2014.0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本试卷满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 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 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 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涂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 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Ⅰ卷(共 15 分) 一、 本大题共 6 小题,1~3 题每小题 2 分,4~6 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4 题。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嘉宾【甲】,杯 盘交措,似乎《兰亭修禊》和《桃园结义》在那盛会里杂演着!忽地里有一位文质彬彬、身 材短小、【乙】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在席间高举了酒杯,大声道:“康有为,梁启超, 变法不彻底,哼!我!……”大家一阵大笑,掌声如雨打芭蕉。 这位才子,二十岁前后中了举人,接连成了进士、翰林院编修。他酒量如海,才气磅 薄。论到读书,一目十行; 。 一位年龄较长的同学对我们这样说:这是我们学校 里的新监督,山阴才子蔡元培先生。 记得我第一次受先生的课,是反切学。帮、旁、茫,当、汤、堂、囊之类,先生反复强 调说:你们读书先要识字,这是查字典应该知道的反切。 二三十年后先生在北京大学校长 任内,学生因为不肯交讲义费,聚了几百人,要求免费,气势汹汹。先生坚执校纪,不肯【丙】, 秩序大乱。先生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先生的学生们纷
纷后退。 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利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 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 1.文中划横线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杯盘交措B.文质彬彬C.才气磅薄D.疾言利色 2.依次填入【甲】【乙】【丙】处最恰当的词语是(2分) A.会集高雅商榷 B.汇集高雅商榷 C.会集儒雅通融 D.汇集儒雅通融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与“论到读书,一目十行”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 A.畅谈写作,滔滔不绝 B.讲起作文,斗酒百篇 C.说到做人,意犹未尽 D.提及教学,兴致盎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光绪己亥年是年号加干支的纪年法。天干、地支可配成60组,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兰亭修禊”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C.《桃园结义》叙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的故事 D.举人,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进士须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举人ε 5.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 布公”,“①“和“未雨绸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②,“③”和“见 异思迁”等。不过,俗语多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则多用作书 面语,趋向典雅。 A.①饱带干粮热带衣②晨钟暮鼓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B.①吃水不忘挖井人 ②晨钟暮鼓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C.①饱带干粮热带衣②得过且过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D.①吃水不忘挖井人 ②得过且过 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6.某品牌手机客服中心接收到了消费者反映手机问题的电子邮件,以下是客服人员向消费者 回复的部分内容,请你选出用语最恰当、得体的一项(3分) A.感谢您的来信与支持,给您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深表遗憾 B.请别着急,我们会尽快为您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资讯和服务 C.手机出现问题有我们的责任,也难保没有你错误操作的原因 D.今后您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我们定会鼎力相助 第Ⅱ卷(135分) 、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2
2 纷后退。 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利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 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 1.文中划横线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杯盘交措 B. 文质彬彬 C. 才气磅薄 D. 疾言利色 2.依次填入【甲】【乙】【丙】处最恰当的词语是(2 分) A. 会集 高雅 商榷 B.汇集 高雅 商榷 C. 会集 儒雅 通融 D.汇集 儒雅 通融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与“论到读书,一目十行”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 分) A.畅谈写作,滔滔不绝 B.讲起作文,斗酒百篇 C.说到做人,意犹未尽 D.提及教学,兴致盎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3 分) A. 光绪己亥年是年号加干支的纪年法。天干、地支可配成 60 组,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 “兰亭修禊”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C. 《桃园结义》叙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的故事。 D. 举人,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进士须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举人。 5.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 布公”,“ ① ”和“未雨绸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 ② ”,“ ③ ”和“见 异思迁”等。不过,俗语多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则多用作书 面语,趋向典雅。 A.①饱带干粮热带衣 ②晨钟暮鼓 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B.①吃水不忘挖井人 ②晨钟暮鼓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C.①饱带干粮热带衣 ②得过且过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D.①吃水不忘挖井人 ②得过且过 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6.某品牌手机客服中心接收到了消费者反映手机问题的电子邮件,以下是客服人员向消费者 回复的部分内容,请你选出用语最恰当、得体的一项(3 分) A. 感谢您的来信与支持,给您带来诸多不便,我们深表遗憾。 B. 请别着急,我们会尽快为您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资讯和服务。 C. 手机出现问题有我们的责任,也难保没有你错误操作的原因。 D. 今后您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我们定会鼎力相助。 第Ⅱ卷(135 分)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2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2 题
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 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不出。积十余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因上书 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孑恺,素行孝友,谦逊洁 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 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 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和帝纳之,下诏 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盖 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乃征恺,拜为郎,稍迁侍 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论议 引正,辞气高雅。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由是内外众职并废丧礼。元初 中,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 议者以为不便。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 州之表,二干石干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先之。而议者不 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油其源而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真,不可得也。”太后 从之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太尉马英、司空李 郃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朝廷 以此称之 安帝时,诏引恺拜太尉。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岁余,卒于家 (取材于《后汉书·刘般传》) 【注】①三事:三公之位,这里指丞相;后文提及的“公卿”即三公九卿,是朝廷高官: 二千石”“刺史”指地位较高的州郡牧守级长官:“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员。②风行: 风操品行。③岩穴:即岩穴之士,指隐士。④景:通“影”,影子
3 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 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不出。积十余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因上书 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洁 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 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①。 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和帝纳之,下诏 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盖 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乃征恺,拜为郎,稍迁侍 中。 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②。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③。论议 引正,辞气高雅。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由是内外众职并废丧礼。元初 中,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 议者以为不便。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 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先之。而议者不 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④直,不可得也。”太后 从之。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太尉马英、司空李 郃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朝廷 以此称之。 安帝时,诏引恺拜太尉。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岁余,卒于家。 (取材于《后汉书·刘般传》) 【注】①三事:三公之位,这里指丞相;后文提及的“公卿”即三公九卿,是朝廷高官; “二千石”“刺史”指地位较高的州郡牧守级长官;“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员。②风行: 风操品行。③岩穴:即岩穴之士,指隐士。④景:通“影”,影子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恺景仰前修修:修长 B.后不得以为比比:比照 C.不得典城选举选举:选拔举用(贤能) D.以身先之 以:用,拿 8.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 有关部门上书请求撤除刘恺的封国,肃宗赞美刘恺的义行,特别优待宽容他 B.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 有关部门不肯体谅刘恺乐于为善的心理,因而依照平常的法规惩治了刘恺 C.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 刘恺性情纯厚古朴,推崇隐士,每逢征召举荐人才时,他一定优先推荐隐士 D.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诏书制定长吏以下须守丧三年的法令,是为了崇尚教化、移风易俗,弘扬孝道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贾逵上书引用孔子“礼让为国”的名言,列举韦玄成等人以高行洁身辞爵的事例,有 力地驳斥了撤除刘恺封国的提议。 B.和帝认为国法的本意就在于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所以采纳贾逵建议,准许刘恺 承袭其父的爵位,并任命他为郎。 C.汉旧制高级官员实行短丧制、不服三年丧,邓太后下诏长吏以下官员须服三年丧,后 来经刘恺建议扩大到牧守级官员。 D.文章褒扬高行洁身的“礼让”,弘扬服三年丧的“孝道”,反映了犯法抵罪的“法治” 情况,展现了当时的与一些社会风尚 10.刘恺的“风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分析。(4分) 11.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一句的认识。 (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 东坡云:“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美哉 斯言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 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 (取材于宋·洪迈《容斋随笔》)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2道题)(8分) ①高昂的士气在战争中非常重要。屈原《国殇》“ ”两句则展现了在敌
4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今恺景仰前修. 修:修长 B.后不得以为比. 比:比照 C.不得典城选举.. 选举:选拔举用(贤能) D.以.身先之 以:用,拿 8.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 有关部门上书请求撤除刘恺的封国,肃宗赞美刘恺的义行,特别优待宽容他 B.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 有关部门不肯体谅刘恺乐于为善的心理,因而依照平常的法规惩治了刘恺 C.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 刘恺性情纯厚古朴,推崇隐士,每逢征召举荐人才时,他一定优先推荐隐士 D.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诏书制定长吏以下须守丧三年的法令,是为了崇尚教化、移风易俗,弘扬孝道。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贾逵上书引用孔子“礼让为国”的名言,列举韦玄成等人以高行洁身辞爵的事例,有 力地驳斥了撤除刘恺封国的提议。 B.和帝认为国法的本意就在于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所以采纳贾逵建议,准许刘恺 承袭其父的爵位,并任命他为郎。 C.汉旧制高级官员实行短丧制、不服三年丧,邓太后下诏长吏以下官员须服三年丧,后 来经刘恺建议扩大到牧守级官员。 D.文章褒扬高行洁身的“礼让”,弘扬服三年丧的“孝道”,反映了犯法抵罪的“法治” 情况,展现了当时的与一些社会风尚。 10.刘恺的“风行”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分析。(4 分) 11.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一句的认识。 (12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 分) 东坡云:“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美 哉 斯 言 汉 之 武 帝 唐 之 武 后 不 可 谓 不 明 而 巫 蛊 之 祸 罗 织 之 狱 天 下 涂 炭 后 妃 公 卿 交 臂 就 戮 后 世 闻 二 武 之 名 则 憎 恶 之。 (取材于宋·洪迈《容斋随笔》)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 2 道题)(8 分) ①高昂的士气在战争中非常重要。屈原《国殇》“_______,_______”两句则展现了在敌
军旌旗密布、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楚军将士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场景;《曹刿论战》则用 ,三而竭”三句说明了高昂士气的作用。 ②《游褒禅山记》“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几句说明成功做好一件 事,仅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劝学》中“顺风而呼, 几句也告诉我们借助“风”这个外物可以弥补听力的不足 ③秋水秋色秋韵美。秋天,在诗人的笔下总是被描绘得有声有色。既有静态的勾画,如范 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 又有动静结合的描述,如毛 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4.阅读下面诗词,回答(1)(2)题。(8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①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干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③。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②北邙山:在河 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③穷通:困厄与显达 (1)下列对本词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作者触景生情,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黄尘”一句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无限感伤,为下文叙写古代的英雄做好了铺垫。 C.“幽怀”两句作者感叹无人理解自己,只好极目远眺,把情感寄托在远方的归雁 D.“从前”一句作者认为过去错怪了老天,关键是自己当时没有抓住成功的机会。 E.全词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一种复杂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风格沉郁苍凉。 (2)本词和下面《酬张少府》诗都提及“穷通”一词,两诗以此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4分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中国主旋律电影最初被定义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和表现党 和军队光荣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后来在全国思想解放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邓小平同 志提出: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主 义题材的献礼影片纷至沓来,从而迎来了“主旋律”创作的春天。优秀故事影片《沂蒙六姐
5 军旌旗密布、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楚军将士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场景;《曹刿论战》则用 “_______,_______,三而竭”三句说明了高昂士气的作用。 ②《游褒禅山记》“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几句说明成功做好一件 事,仅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劝学》中“顺风而呼, _______,_______”几句也告诉我们借助“风”这个外物可以弥补听力的不足。 ③秋水秋色秋韵美。秋天,在诗人的笔下总是被描绘得有声有色。既有静态的勾画,如范 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_______,_______”,又有动静结合的描述,如毛 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诗词,回答(1)(2)题。(8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① 今古北邙山②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③。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②北邙山:在河 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③穷通:困厄与显达。 (1)下列对本词解说不正确 ...的两项是( 4 分 ) A.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作者触景生情,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B.“黄尘”一句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无限感伤,为下文叙写古代的英雄做好了铺垫。 C.“幽怀”两句作者感叹无人理解自己,只好极目远眺,把情感寄托在远方的归雁。 D.“从前”一句作者认为过去错怪了老天,关键是自己当时没有抓住成功的机会。 E.全词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一种复杂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风格沉郁苍凉。 (2)本词和下面《酬张少府》诗都提及“穷通”一词,两诗以此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4 分)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7 题。 中国主旋律电影最初被定义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和表现党 和军队光荣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后来在全国思想解放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邓小平同 志提出: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2009 年,正值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爱国主 义题材的献礼影片纷至沓来,从而迎来了“主旋律”创作的春天。优秀故事影片《沂蒙六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