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2006.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仓促渲泄脱口秀锋芒毕露集思广益 B.陈述提纲光辐射罄竹难书缭人情思 C.辨正勘察挖墙角乔装打扮穷兵黩武 D.安装针砭度假村世外桃源不胜其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 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上学难”问题是人大代表最 的问题之一,我国将在五年内对农村教育投 入2千多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③国民党“立委” 陈水扁的“废统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废统论 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 A.志哀关注叱责 B.致哀关注斥责 C.志哀关心斥责 D.致哀关心叱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杨某重新拿到手机,就按开机键,竟无反应,仔细一瞧,手机居然变成了模型,茅 塞顿开的杨某再找骗子时,那人早已逃之夭夭。 B.塑造了一只为爱赴死的巨型猩猩王的影片《金刚》,以其栩栩如生的声音荣获第78 届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将和最佳音响效果奖。 C.某些编导急功近利,不愿精雕细刻作品,甚至边播出边拍摄,几近立等可取,如此 “速成法”拍出的电视剧怎能成精品? D.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 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 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2006.3 YC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 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仓促 渲泄 脱口秀 锋芒毕露 集思广益 B.陈述 提纲 光辐射 罄竹难书 缭人情思 C.辨正 勘察 挖墙角 乔装打扮 穷兵黩武 D.安装 针砭 度假村 世外桃源 不胜其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 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上学难”问题是人大代表最 的问题之一,我国将在五年内对农村教育投 入 2 千多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③国民党“立委” 陈水扁的“废统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废统论” 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 A.志哀 关注 叱责 B.致哀 关注 斥责 C.志哀 关心 斥责 D.致哀 关心 叱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杨某重新拿到手机,就按开机键,竟无反应,仔细一瞧,手机居然变成了模型,茅. 塞顿开 ...的杨某再找骗子时,那人早已逃之夭夭。 B.塑造了一只为爱赴死的巨型猩猩王的影片《金刚》,以其栩栩如生 ....的声音荣获第 78 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将和最佳音响效果奖。 C.某些编导急功近利 ....,不愿精雕细刻作品,甚至边播出边拍摄,几近立等可取,如此 “速成法”拍出的电视剧怎能成精品? D.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 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部分家长与教师建议能否试点实施“长短课”,就是将语文、数学等上课的时间每节 安排为45分钟,其他课程相对缩短一些。 B.政府有关部门在拓宽道路修建干线时,为了给机动车留出更宽的道路,任意牺性骑 自行车的人和行人的利益,目前不少城市的这种做法值得人们反思 C.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中山北路虹桥的一户人家家门口多年的大树突然 倒塌下来,将户主大门严严封住。 D.人们在惋借《檀香刑》未能问鼎茅盾文学奖之时,也对莫言43天完成的新作《生死 疲劳》提出了种种质疑。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陈勤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口头传说 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价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包括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形态学角度,对 精神文明确立的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自有其主要特征。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 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 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我国曾流行着一种从西方传来的文化分层 理论:即上层文化层面的大传统和民间文化层面的小传统。实际上,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 分的,然而不同层面的文化很难说你大我小。如民间文化,作为传承性生活文化,包括了一 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如基石,支撑 并衍生出整个文化大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 新勾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学科民俗学,1846年创立后,被具体细化,归纳演绎成为 门门新的独立的学科。如西方的占梦、图腾、禁忌等民俗,经过弗活伊德的梳理提炼,形成
2 A.部分家长与教师建议能否试点实施“长短课”,就是将语文、数学等上课的时间每节 安排为 45 分钟,其他课程相对缩短一些。 B.政府有关部门在拓宽道路修建干线时,为了给机动车留出更宽的道路,任意牺性骑 自行车的人和行人的利益,目前不少城市的这种做法值得人们反思。 C.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中山北路虹桥的一户人家家门口多年的大树突然 倒塌下来,将户主大门严严封住。 D.人们在惋惜《檀香刑》未能问鼎茅盾文学奖之时,也对莫言 43 天完成的新作《生死 疲劳》提出了种种质疑。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陈勤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口头传说 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价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包括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形态学角度,对 精神文明确立的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自有其主要特征。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 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 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我国曾流行着一种从西方传来的文化分层 理论:即上层文化层面的大传统和民间文化层面的小传统。实际上,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 分的,然而不同层面的文化很难说你大我小。如民间文化,作为传承性生活文化,包括了一 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如基石,支撑 并衍生出整个文化大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 新勾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学科民俗学,1846 年创立后,被具体细化,归纳演绎成为一 门门新的独立的学科。如西方的占梦、图腾、禁忌等民俗,经过弗活伊德的梳理提炼,形成
《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两部著作,并由此构建了西方的心理学。但是,民俗学作为人 类知识智慧的母体源地,依然存在,其间尚有大量人民的精华,还没有得到挖掘和提炼。我 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除了包含民俗学学科的内涵外,还融合了古典文学 学科的戏剧学的知识及音乐、舞蹈等学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干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 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如传统 节日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 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是发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文化生命的重要标识,是 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众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是民族或族群生存的经验 和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作用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 它以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心意表象,通过节日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 段与另外—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 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和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基石。因而,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 不可能完全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创造地改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世态”代代相续的生活样式,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出发 恢复和保持其赖于生存的基础——生活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采取动态的生活 化开放式的保护方式,在居民现实生活流中自然流溢。一些民间美术和工艺品不是严格意义 的审美艺术,而是具有民俗文化外衣的生活。如剪纸,一般见诸喜庆时空场景、器物的祈 愿性装饰;又如竹编,大抵是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器皿。它们在与现实社会民众生活的实践 功利紧密相连下萌生和发展,是具体生活技艺和日常生活的展现。要让保护对象在一地传统
3 《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两部著作,并由此构建了西方的心理学。但是,民俗学作为人 类知识智慧的母体源地,依然存在,其间尚有大量人民的精华,还没有得到挖掘和提炼。我 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除了包含民俗学学科的内涵外,还融合了古典文学 学科的戏剧学的知识及音乐、舞蹈等学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 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如传统 节日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 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是发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文化生命的重要标识,是 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众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是民族或族群生存的经验 和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作用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 它以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心意表象,通过节日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 段与另外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 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和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基石。因而,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 不可能完全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创造地改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世态”代代相续的生活样式,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出发, 恢复和保持其赖于生存的基础——生活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采取动态的生活 化开放式的保护方式,在居民现实生活流中自然流溢。一些民间美术和工艺品不是严格意义 上的审美艺术,而是具有民俗文化外衣的生活。如剪纸,一般见诸喜庆时空场景、器物的祈 愿性装饰;又如竹编,大抵是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器皿。它们在与现实社会民众生活的实践 功利紧密相连下萌生和发展,是具体生活技艺和日常生活的展现。要让保护对象在一地传统
生活文化根基上原真性或原生性地沿袭传承。再如七夕、中秋、春节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统节日,本身又是我们生活的特殊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应是文化碎片式的 保护,如同珍稀动物进到人造动物园一样。各种单纯孤立的文化碎片,失去了活力后静态地 躺在馆室和仓库里,与它们原来内在固有的生活文化的整体毫无关系。 (选自2005年10月30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承,注重世世代代的相续。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水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 界线 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母体源地,支撑并衍生出整个文化大厦 D.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七夕、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展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民族精神的主要 标识。 B.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改造,而不可能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 C.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原真性比防止出现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 更重要 D.昆曲艺术包含有民俗学、戏剧学及音乐、舞蹈等学科的知识。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价值也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矫正了传统文化 学术研究中的等级化偏见 B.木雕常见于民居的桌、椅、门、窗、梁、檐、斗拱等物件的构架,是具体生活技艺 和过去日常生活的展现,属于碎片式的文化 C.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各地蓬勃展开的深层原因,其实是为了在现代化 进程中寻找、守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D.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形态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连在一起,息息相关,是民众生 活状貌的鲜活的展现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 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 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
4 生活文化根基上原真性或原生性地沿袭传承。再如七夕、中秋、春节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统节日,本身又是我们生活的特殊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应是文化碎片式的 保护,如同珍稀动物进到人造动物园一样。各种单纯孤立的文化碎片,失去了活力后静态地 躺在馆室和仓库里,与它们原来内在固有的生活文化的整体毫无关系。 (选自 2005 年 10 月 30 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的一项是英才 (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承,注重世世代代的相续。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水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 界线。 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母体源地,支撑并衍生出整个文化大厦。 D.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七夕、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展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民族精神的主要 标识。 B.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改造,而不可能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 C.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原真性比防止出现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 更重要。 D.昆曲艺术包含有民俗学、戏剧学及音乐、舞蹈等学科的知识。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价值也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矫正了传统文化 学术研究中的等级化偏见。 B.木雕常见于民居的桌、椅、门、窗、梁、檐、斗拱等物件的构架,是具体生活技艺 和过去日常生活的展现,属于碎片式的文化。 C.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各地蓬勃展开的深层原因,其实是为了在现代化 进程中寻找、守护 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D.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形态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连在一起,息息相关,是民众生 活状貌的鲜活的展现。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 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 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
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 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 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遺官与盟,刻石于 境上。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 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 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 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Φ,以汇横流。泰州有捍海堰,延 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畜潦③之 患兴矣。纶曰:“涛之患之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 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居淮南六年,累 迁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历知秦、瀛二州,再迁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 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 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干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有删改 [注]⑩哒(da):古代以石筑成的蓄水泄水的水利设施。②捍海堰:唐淮南节度判官李 承主持所筑。③潦:通“涝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 刻石于境上 B.所部卒纵酒掠居民 购还所掠民 C.以为涛患息而畜潦之患兴矣 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之十 D.不如谕以向背 旁锢巨石为十哒,以泄横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纶“富于谋略”和“施政利民”的一组是 A.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 B.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
5 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 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 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 境上。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 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 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 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跶①,以汇横流。泰州有捍海堰②,延 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畜潦③之 患兴矣。纶曰:“涛之患之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 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居淮南六年,累 迁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历知秦、瀛二州,再迁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 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 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有删改) [注]①跶(dá):古代以石筑成的蓄水泄水的水利设施。 ②捍海堰:唐淮南节度判官李 承主持所筑。 ③潦:通“涝”。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 刻石于.境上 B.所.部卒纵酒掠居民 购还所.掠民 C.以为涛患息而.畜潦之患兴矣 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之十一 D.不如谕以.向背 旁锢巨石为十跶,以.泄横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纶“富于谋略”和“施政利民”的一组是 ( ) A.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 B.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