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语文试卷 第I卷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 融洽 揠旗息鼓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抉择 蜂拥 挑肥拣瘦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痉孪 回溯 察言观色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皈依 脉搏 平心而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工 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B.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 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C.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利用公共资金来牟取 个人私利的渠道,所以它只能是扬汤止沸 D.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只有当面锣对面鼓,不拐弯抹角,不 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才能有力地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多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如何打破 这套标准?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已成为中小学呼声最为强 烈、最受人关注的问题。 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箭呀、 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 C.中消协发布的《2004年全国投诉情况汇总》,对去年消费者投诉情况进行了盘点,移 动电话、商品房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2月5日《京华时报》) D.“嘉年华”实际上是从英文中的“ carnival”音译而来。“ carnival”最初是一个宗教节 日,后来也泛指狂欢、庆祝欢宴、有组织的联欢节目、在各地巡回流动的游艺团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自然
1 河南省实验中学 2005—2006 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语文试卷 YCY 第 I 卷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慰藉 融洽 揠旗息鼓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抉择 蜂拥 挑肥拣瘦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痉孪 回溯 察言观色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皈依 脉搏 平心而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 .....,一会儿工 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B.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 臣子能够见贤思齐 ....,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C.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利用公共资金来牟取 个人私利的渠道,所以它只能是扬汤止沸 ....。 D.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只有当面锣对面鼓 ......,不拐弯抹角,不 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才能有力地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多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如何打破 这套标准?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已成为中小学呼声最为强 烈、最受人关注的问题。 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箭呀、 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 C.中消协发布的《2004 年全国投诉情况汇总》,对去年消费者投诉情况进行了盘点,移 动电话、商品房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2 月 5 日《京华时报》)。 D.“嘉年华”实际上是从英文中的“carnival”音译而来。“carnival”最初是一个宗教节 日,后来也泛指狂欢、庆祝欢宴、有组织的联欢节目、在各地巡回流动的游艺团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自然
与人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B.本着可读性强、便于学生接受为原则,《下一代》杂志首家推出《学习“三个代表”,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刊。 C.建立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提高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 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D.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中肯评价:一个温 情主义者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生态炸弹”一电脑 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大声疾呼。 生产一台电脑大约要消耗1.8吨然料、水和化学物质等资源。即使是生产-台1英寸液 晶显示器的电脑,也需消耗240公斤化石燃料,1500公斤水和22公斤各种化学物质。生产 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如芯片则必须在高度清洁无尘的车间内进行,连使用到的水也要经过特 别处理。可见,生产电脑消耗的资源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统计数字显示,生产电脑 所需的化石燃料是电脑本身重量的10倍,而生产汽车和电冰箱所需的燃料只有自身重量的2 倍。更令人担忧的是生产电脑显示器、芯片、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有 毒物质如石棉、砷、汞、铅、含溴防火材料。电脑工作温度升高时,这些有毒物质有可能散 发到大气中,损害我们的健康。 电脑配置还包括一些看不见的隐形“配置”,如石棉、砷、水银、铅、放射性物质等等 它们就隐藏在显像管、电子电路、机壳和主板中。电脑报废后,这些有毒物质如果处理不当 它们随时可能变成我们身边的“生态炸弹 正因为电脑中存在这些有害物质,所以,电脑垃圾更难处理。如果采用焚烧的方法 必将直接污染大气、水源,甚至引起人员中毒;如果采用深埋的方法,有毒物质还将慢慢渗
2 与人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B.本着可读性强、便于学生接受为原则,《下一代》杂志首家推出《学习“三个代表”,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刊。 C.建立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提高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 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D.老人在 80 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中肯评价:一个温 情主义者。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 5—7 题。 “生态炸弹”——电脑 “一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大声疾呼。 生产一台电脑大约要消耗 1.8 吨燃料、水和化学物质等资源。即使是生产一台 17 英寸液 晶显示器的电脑,也需消耗 240 公斤化石燃料,1500 公斤水和 22 公斤各种化学物质。生产 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如芯片则必须在高度清洁无尘的车间内进行,连使用到的水也要经过特 别处理。可见,生产电脑消耗的资源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统计数字显示,生产电脑 所需的化石燃料是电脑本身重量的 10 倍,而生产汽车和电冰箱所需的燃料只有自身重量的 2 倍。更令人担忧的是生产电脑显示器、芯片、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有 毒物质如石棉、砷、汞、铅、含溴防火材料。电脑工作温度升高时,这些有毒物质有可能散 发到大气中,损害我们的健康。 电脑配置还包括一些看不见的隐形“配置”,如石棉、砷、水银、铅、放射性物质等等。 它们就隐藏在显像管、电子电路、机壳和主板中。电脑报废后,这些有毒物质如果处理不当, 它们随时可能变成我们身边的“生态炸弹”。 正因为电脑中存在这些有害物质,所以,电脑垃圾更难处理。如果采用焚烧的方 法, 必将直接污染大气、水源,甚至引起人员中毒;如果采用深埋的方法,有毒物质还将慢慢渗
透出来,污染地下水层、庄稼和人,仍可能惹出大祸;如果回收处理,由于代价不菲,此项 工作进展缓慢。美国IBM公司为处理报废电脑支付的费用是30美元每台,回收公司却觉得 无利可图。所以,大部分国家的电脑垃圾不是废物利用,而是直接被送到垃圾站,甚至非法 走私到第三世界国家,电脑就成为“生态炸弹"。 测试表明,打印机、显示器、遥控器、摄录像机等所有电子产品在工作时,均会对环境 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学者硏究发现,各种电子设备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有大量的不 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岀来,形成种电子雾。这种电子雾充斥在空间,是种看不见、 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容易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痛、失眠、健忘等各种 不良症状。电脑中的“隐形杀手”到底有多少,现在仍说不准 (摘自《百科知识》2004年第10期) 5.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论据,错误的一项是 A.生产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即使是使用的水也有特殊标准 B.生产与电脑所需的燃料质量要求高,而且消耗的燃料非常多。 C.生产电脑显示器、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石棉、砷、汞、铅放 射性物质、含溴防火材料等有毒物质。 D.打印机、显示器等电脑配件在工作时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电脑的生产流程、电脑生产工艺所需的材料、电脑工作和报废后的情况看,一台 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 B.焚烧、深埋、回收是处理垃圾的常用方法,而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处理电脑垃圾 C.只要电脑工作温度升高时,材料中的有毒物质就会散发到大气中,损害我们的健康。 D.所有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均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电子雾充斥空间, 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产一台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电脑所消耗的资源,要比平均生产一台普通电脑所消 耗的资源少。 生产一台电脑所需的燃料,比生产一台汽车所需的燃料还要多 C.处理电脑垃圾,关键是防止其中的有毒物质渗透出来危害环境,其难度比处理普通
3 透出来,污染地下水层、庄稼和人,仍可能惹出大祸;如果回收处理,由于代价不菲,此项 工作进展缓慢。美国 IBM 公司为处理报废电脑支付的费用是 30 美元每台,回收公司却觉得 无利可图。所以,大部分国家的电脑垃圾不是废物利用,而是直接被送到垃圾站,甚至非法 走私到第三世界国家,电脑就成为“生态炸弹”。 测试表明,打印机、显示器、遥控器、摄录像机等所有电子产品在工作时,均会对环境 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各种电子设备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有大量的不 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一种电子雾。这种电子雾充斥在空间,是一种看不见、 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容易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痛、失眠、健忘等各种 不良症状。电脑中的“隐形杀手”到底有多少,现在仍说不准。 (摘自《百科知识》2004 年第 10 期) 5.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论据,错误的一项是 ( ) A.生产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即使是使用的水也有特殊标准。 B.生产与电脑所需的燃料质量要求高,而且消耗的燃料非常多。 C.生产电脑显示器、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石棉、砷、汞、铅放 射性物质、含溴防火材料等有毒物质。 D.打印机、显示器等电脑配件在工作时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电脑的生产流程、电脑生产工艺所需的材料、电脑工作和报废后的情况看,一台 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 B.焚烧、深埋、回收是处理垃圾的常用方法,而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处理电脑垃圾。 C.只要电脑工作温度升高时,材料中的有毒物质就会散发到大气中,损害我们的健康。 D.所有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均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电子雾充斥空间, 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产一台 17 英寸液晶显示器的电脑所消耗的资源,要比平均生产一台普通电脑所消 耗的资源少。 B.生产一台电脑所需的燃料,比生产一台汽车所需的燃料还要多。 C.处理电脑垃圾,关键是防止其中的有毒物质渗透出来危害环境,其难度比处理普通
生产垃圾大得多,危险得多 D.如果政府部门制定新标准,新法规来规范电脑生产厂家主动回收报废电脑,将大大 减少电脑产品的危害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远,字万岁。幼有器局,志度恢然。尝与群儿为战斗之戏,意气雄壮,招麾部分,便 有军阵之法。郡守见而异之,曰:“此小儿必为将军,非常人也。”及长,涉猎书传,略知指 趣而已 魏正光末,天下鼎沸,贼胡琮侵逼原州,其徒甚盛。远昆季率励乡人,欲图拒守,而众 情猜惧,颇有异同。远乃按剑而言曰:“顷年以来,皇家多难。正是忠臣立节之秋,义士建 功之日。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有异义者,请以剑斩之!于是众皆股栗, 莫不听命。乃相盟歃,遂深壁自守。 太祖见远,与语悦之,令麾下,甚见亲遇。太祖谓远日:“孤之有卿,若身体之有手臂 之用,岂可暂辍于身。”除大丞相府司马。军国机务,远皆参之。时河东初复,民情末安 太祖谓远曰:“河东国之要镇,非卿无以抚之。”乃授河东郡守。远敦奖风俗,劝课农桑,肃 遏奸非,兼修守御之备。曾末其月,百姓怀之。 远善绥抚,有干略,守战之备,无不精锐。每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敌中动静,必 先知之。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 尝校猎,见石于丛蒲中,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余。就而视之,乃石也。太祖闻 而异之,赐书曰:“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 时太祖嫡嗣未建,明帝居长,已有成德;孝闵处嫡,年尚幼冲。乃召群公谓之曰:“孤 欲立子以嫡,恐太司马有疑。”大司马即独孤信,明帝敬后父也。众皆默,未有言者。远日
4 生产垃圾大得多,危险得多。 D.如果政府部门制定新标准,新法规来规范电脑生产厂家主动回收报废电脑,将大大 减少电脑产品的危害。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李远,字万岁。幼有器局,志度恢然。尝与群儿为战斗之戏,意气雄壮,招麾部分,便 有军阵之法。郡守见而异之,曰:“此小儿必为将军,非常人也。”及长,涉猎书传,略知指 趣而已。 魏正光末,天下鼎沸,贼胡琮侵逼原州,其徒甚盛。远昆季率励乡人,欲图拒守,而众 情猜惧,颇有异同。远乃按剑而言曰:“顷年以来,皇家多难。正是忠臣立节之秋,义士建 功之日。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有异义者,请以剑.斩之!”于是众皆股栗, 莫不听命。乃相盟歃,遂深壁自守。 太祖见远,与语悦之,令麾下,甚见亲遇。太祖谓远曰:“孤之有卿,若身体之有手臂 之用,岂可暂辍于身。”除大丞相府司马。军国机务,远皆参之。时河东初复,民情末安, 太祖谓远曰:“河东国之要镇,非卿无以抚之。”乃授河东郡守。远敦奖风俗,劝课农桑,肃 遏奸非,兼修守御之备。曾末其月,百姓怀之。 远善绥抚,有干略,守战之备,无不精锐。每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敌中动静,必 先知之。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 尝校猎,见石于丛蒲中,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余。就而视之,乃.石也。太祖闻 而异之,赐书曰:“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 时太祖嫡嗣未建,明帝居长,已有成德;孝闵处嫡,年尚幼冲。乃召群公谓之曰:“孤 欲立子以嫡,恐太司马有疑。”大司马即独孤信,明帝敬后父也。众皆默,未有言者。远曰:
夫立孑以嫡不以长,《礼经》明义。略阳公为世子,公何所疑,若以信为嫌,请即斩信。” 便拔刀而起。太祖亦起曰:“何事至此『远乃止。于是群公并从远议。出外拜谢信曰:“临 大事,不得不尔。”信亦谢远日:“今日赖公,决此大议 (节选自《周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8.下列句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有异议者,请以剑斩之 ②作师说以贻之 B.①若身体之有手臂之用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C.①就而视之,乃石也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①临大事,不得不尔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李远“有器局”和“善绥抚”的一项是 A.①招麾部分,便有军阵之法 ②于是众皆股栗,莫不听命 B.①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 ②每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 C.①军国机务,远皆参之 ②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 D.①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余 ②于是群公并从远议 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李远幼年时就很有器量,和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他指挥起来从容不迫,气势雄壮, 符合行军布阵的方法,郡守看见后便觉得他与众不同,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将军 B.魏正光末年,天下动乱,贼人胡琮率党羽进犯原州,李远兄弟打算率领乡人坚守原 州,可是众人疑惧,意见分歧很大,李远晓以大义,软硬兼施,于是众人一起歃血 盟誓,从此深沟高垒坚守原州。 C.李远能文能武,既善于治军又精于理民:读书,并不寻章摘句:射箭,准而有力, 有李广之风:理民,安抚教化,恩威并重,所以深为太祖倚重,把他看成左膀右臂 D.在为太祖立嗣的问题上,李远不怕得罪大司马独孤信,据理力争,坚持立有德行的 长子为继承人,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就连独孤信也认为李远做得对
5 “夫立子以嫡不以长,《礼经》明义。略阳公为世子,公何所疑,若以信为嫌,请即斩信。” 便拔刀而起。太祖亦起曰:“何事至此!”远乃止。于是群公并从远议。出外拜谢信曰:“临 大事,不得不尔.。”信亦谢远曰:“今日赖公,决此大议。” (节选自《周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8.下列句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有异议者,请以.剑斩之 ②作师说以.贻之 B.①若身体之.有手臂之用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C.①就而.视之,乃石也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①临大事,不得不尔.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李远“有器局”和“善绥抚”的一项是 ( ) A.①招麾部分,便有军阵之法 ②于是众皆股栗,莫不听命 B.①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 ②每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 C.①军国机务,远皆参之 ②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 D.①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余 ②于是群公并从远议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 A.李远幼年时就很有器量,和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他指挥起来从容不迫,气势雄壮, 符合行军布阵的方法,郡守看见后便觉得他与众不同,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将军。 B.魏正光末年,天下动乱,贼人胡琮率党羽进犯原州,李远兄弟打算率领乡人坚守原 州,可是众人疑惧,意见分歧很大,李远晓以大义,软硬兼施,于是众人一起歃血 盟誓,从此深沟高垒坚守原州。 C.李远能文能武,既善于治军又精于理民;读书,并不寻章摘句;射箭,准而有力, 有李广之风;理民,安抚教化,恩威并重,所以深为太祖倚重,把他看成左膀右臂。 D.在为太祖立嗣的问题上,李远不怕得罪大司马独孤信,据理力争,坚持立有德行的 长子为继承人,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就连独孤信也认为李远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