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庙高中2008届高三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50分,时 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选择题共33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挑衅 拉拉队风云变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诋毁 笔竿子 泻千里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C.剪采 老俩口 抚膺长叹 窃勾者诛,窃国者侯 D.平空 金刚钻搔首弄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俗话说,三人成虎,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团结各方有识之士。 B.过去,我国及时抓住发展机遇,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如今,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C.这是一个注重协作的时代,因此,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团队每个成员的才能 因人成事,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D.伟大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有放长线钓大鱼的耐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国家更加重视防御,也可能诱发 国家间的安全困境,让国际政治出现不可预测的因素 B.在一次关于儒学的讨论中,儒学专家主张年青人应多读《论语》,而青年人则认为儒家 的谦让精神与时代的竞争精神矛盾,反对读《论语》,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C.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明天有所规划,但是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么这些规划就会成为 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
观庙高中 2008 届高三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5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满分 150 分,时 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33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挑衅 拉拉队 风云变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诋毁 笔竿子 一泻千里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C.剪采 老俩口 抚膺长叹 窃勾者诛,窃国者侯 D.平空 金刚钻 搔首弄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俗话说,三人成虎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团结各方有识之士。 B.过去,我国及时抓住发展机遇,采取韬光养晦 ....的策略,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如今,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C.这是一个注重协作的时代,因此,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团队每个成员的才能, 因人成事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D.伟大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有放长线钓大鱼 ......的耐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国家更加重视防御,也可能诱发 国家间的安全困境,让国际政治出现不可预测的因素。 B.在一次关于儒学的讨论中,儒学专家主张年青人应多读《论语》,而青年人则认为儒家 的谦让精神与时代的竞争精神矛盾,反对读《论语》,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C.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明天有所规划,但是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么这些规划就会成为 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
D.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海峡两岸设计人员智慧的结晶,它以‘人’字为 核心创意,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采用汉字创意吉祥物,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4.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进学校大门,向右一转弯,一个别致的花坛就映入眼帘, 是好看。 ①花坛上种有各种各样的鲜花②各种各样的鲜花种在上面③红的、黄的、紫的、米 黄的,五颜六色④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紫的、米黄色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分,每小题3分) 美英“世界末日游”悄然升温 全球变暖导致了新的旅游业繁荣,因为度假者欣然接受旅游经营者所说的“世界末日旅 游”一一世界上一些景点面临着最严重的危险,在这些景点永远消失之前去看一看。 美国游客刚刚意识到地球面临的危险,他们率先涌向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北极和南 极洲正在融化的冰川、太平洋正在下沉的岛屿以及澳大利亚令人叹为观止、但却正在逐渐消 失的大堡礁… 英国游客也不甘落后。 《西部旅行时代》杂志主编肯·夏皮罗说,这个现象是旅游业今年最重要的趋势之 他说:“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毁灭旅游,旅游业人士对此反应热烈。” “哪个地方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威胁,很多人就挑选那个地方作为度假目的地。旅游经营 和旅游代理商都这么说。” 迄今为止,甚至闯劲更大的美国旅游业也没有把一些景点明确列为非看不可的“世界末 日”景点。但是夏皮罗说,私下里情况就不同了。“他们在旅游指南中也许不会这么说,但 是他们在跟顾客交谈时会说,“看看那里吧,以后就永远也看不到了’。” 来自西雅图的丹尼斯和斯泰茜·伍兹上周透露,他们选择度假目的地的根据是目的地面 临环境威胁的严重程度。他们爬过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科学家们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 雪有可能在15年内消失。现在每年约有1万名游客攀登这座位于坦桑尼亚境内的大山。 科学家称,极地的冰盖正在迅速融化。那里吸引的游客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的资料,去年到南极洲旅游的游客超过了3.7万人,这个 数字是5年前的两倍。其中1/3的游客来自美国,1/7的游客来自英国。 经营极地旅游项目的夸克极地考察公司正在努力把经营能力扩大一倍。公司将开辟新的 线路,其中包括到位于北极地区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线路。 批评者说,大家“赶着在景点消失之前去看一看”,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趋势,因为游客 要乘飞机等出行工具,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环保组织威尔·斯蒂格基金会发言人说:“如果某人想在某种东
D.2010 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海峡两岸设计人员智慧的结晶,它以‘人’字为 核心创意,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采用汉字创意吉祥物,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4.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进学校大门,向右一转弯,一个别致的花坛就映入眼帘, ① ② 煞 是好看。 ①花坛上种有各种各样的鲜花 ②各种各样的鲜花种在上面 ③红的、黄的、紫的、米 黄的,五颜六色 ④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紫的、米黄色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美英“世界末日游”悄然升温 全球变暖导致了新的旅游业繁荣,因为度假者欣然接受旅游经营者所说的“世界末日旅 游”——世界上一些景点面临着最严重的危险,在这些景点永远消失之前去看一看。 美国游客刚刚意识到地球面临的危险,他们率先涌向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北极和南 极洲正在融化的冰川、太平洋正在下沉的岛屿以及澳大利亚令人叹为观止、但却正在逐渐消 失的大堡礁…… 英国游客也不甘落后。 《西部旅行时代》杂志主编肯·夏皮罗说,这个现象是旅游业今年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他说:“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毁灭旅游,旅游业人士对此反应热烈。” “哪个地方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威胁,很多人就挑选那个地方作为度假目的地。旅游经营 和旅游代理商都这么说。” 迄今为止,甚至闯劲更大的美国旅游业也没有把一些景点明确列为非看不可的“世界末 日”景点。但是夏皮罗说,私下里情况就不同了。“他们在旅游指南中也许不会这么说,但 是他们在跟顾客交谈时会说,‘看看那里吧,以后就永远也看不到了’。” 来自西雅图的丹尼斯和斯泰茜·伍兹上周透露,他们选择度假目的地的根据是目的地面 临环境威胁的严重程度。他们爬过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科学家们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 雪有可能在 15 年内消失。现在每年约有 1 万名游客攀登这座位于坦桑尼亚境内的大山。 科学家称,极地的冰盖正在迅速融化。那里吸引的游客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的资料,去年到南极洲旅游的游客超过了 3.7 万人,这个 数字是 5 年前的两倍。其中 1/3 的游客来自美国,1/7 的游客来自英国。 经营极地旅游项目的夸克极地考察公司正在努力把经营能力扩大一倍。公司将开辟新的 线路,其中包括到位于北极地区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线路。 批评者说,大家“赶着在景点消失之前去看一看”,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趋势,因为游客 要乘飞机等出行工具,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环保组织威尔·斯蒂格基金会发言人说:“如果某人想在某种东
西消失之前去看看它,很难说他有什么过错。但是遗憾的是,在他们那样做的过程中,他们 导致了问题的加剧。 5.下面对“世界末日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导致世界上的一些风景点,如南极、北极等冰川的融化,于是旅游经营者就 公开鼓动人们前去观看。 B环境的变化让世界上一些风景点面临严重的威胁,于是人们就赶在这些景点消失之前去 观看 C.“世界末时游”悄然升温,让旅游业出现新的繁荣。 D.“世界末日游”的参与者以美英游客为主。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人刚刚意识到地球面临的危险,于是他们开始涌向正在逐渐消失的景点 B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依据是度假目的地受环境变化威胁的程度,哪个地方受全球变温 威胁最大,人们就选择哪个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 C.《西部旅行时代》杂志主编肯·夏皮罗,把世界末日游称为毁灭旅游,遭到旅游业人士 的激烈反对 D科学家指出,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在15年内消失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7.根据原文信息,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洋中岛屿的下沉以及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逐渐消失,让它们成为著名的景点,引来 众多的游客。 B美国的旅游业有闯劲,所以他们才不顾虑“末日游”的后果,私下里把正在消失的景点 推介给美国游客 C.去年去南极洲旅游的游客超过了37万人,这个数字是5年前的两倍,这势必加快南极 洲冰川融化的速度 D大家“赶着在景点消失之前去看一看。”,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趋势,遭到一些人的批评, 而美国环保组织对此却说:“很难说他有什么错”,说明人们对“末日游”的看法是矛盾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其体趫°,其文班。 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 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蹬。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钅续 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
西消失之前去看看它,很难说他有什么过错。但是遗憾的是,在他们那样做的过程中,他们 导致了问题的加剧。” 5.下面对“世界末日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变暖,导致世界上的一些风景点,如南极、北极等冰川的融化,于是旅游经营者就 公开鼓动人们前去观看。 B.环境的变化让世界上一些风景点面临严重的威胁,于是人们就赶在这些景点消失之前去 观看。 C.“世界末时游”悄然升温,让旅游业出现新的繁荣。 D.“世界末日游”的参与者以美英游客为主。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人刚刚意识到地球面临的危险,于是他们开始涌向正在逐渐消失的景点。 B.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依据是度假目的地受环境变化威胁的程度,哪个地方受全球变温 威胁最大,人们就选择哪个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 C.《西部旅行时代》杂志主编肯·夏皮罗,把世界末日游称为毁灭旅游,遭到旅游业人士 的激烈反对。 D.科学家指出,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在 15 年内消失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7.根据原文信息,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洋中岛屿的下沉以及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逐渐消失,让它们成为著名的景点,引来 众多的游客。 B.美国的旅游业有闯劲,所以他们才不顾虑“末日游”的后果,私下里把正在消失的景点 推介给美国游客。 C.去年去南极洲旅游的游客超过了 3.7 万人,这个数字是 5 年前的两倍,这势必加快南极 洲冰川融化的速度。 D.大家“赶着在景点消失之前去看一看。”,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趋势,遭到一些人的批评, 而美国环保组织对此却说:“很难说他有什么错”,说明人们对“末日游”的看法是矛盾的。 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班。 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 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钅工 ④续 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
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 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 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钲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 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淯之忧,皆 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 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著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 固为鼠室宅矣。甘釀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之间,首圆足方, 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 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 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 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①爱:通薆,隐蔽。②趫:行动轻捷。③黾侻蹬:黾(min):勉强。侻(tuσ):狡猾。 铨(quan):蜷缩。④钲(gang):油灯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体趫,其文班 文:花纹 B.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度:次 C.末顷,则椟又孔矣 孔:洞孔 D.若时不容端人 端人:正直之人 9.下面能分别直接表现鼠之“耗物”和“予爱狸”的一组是 ①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②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③瞬视间,群鼠肝脑涂 地④常自驯饲之 A.①③ ②④ C.①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作者从驯养狸猫息鼠患一事中悟出一个道理,野生的禽兽,可以通过驯养来帮助人类, B.作者入居的新含,因曾是富商的豪宅,故而老鼠洞特别多,以至于鼠白天也成群结队出 没 C.作者驯养的狸猫,“憎鼠而喜爱”,文中“跃起”“张爪”“呀牙”“怒声”“搏击”就是此 特征的具体表现。 D.本文采用“比”的手法,以鼠喻小人,以“狸”喻君主,并指明欲除家鼠须用狸,欲除 朝鼠须用端人 第Ⅱ卷(120分)
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 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 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钅工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 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痏之忧,皆 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 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 固为鼠室宅矣。甘醲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之间,首圆足方, 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 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 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 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①爱:通薆,隐蔽。②趫:行动轻捷。③黾侻跧:黾(mǐ n):勉强。侻(tuō ):狡猾。 跧(quán):蜷缩。④钅工 (gā ng):油灯。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体趫,其文班 文:花纹 B.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度:次 C.末顷,则椟又孔矣 孔:洞孔 D.若时不容端人 端人:正直之人 9.下面能分别直接表现鼠之“耗物”和“予爱狸”的一组是 ①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②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③瞬视间,群鼠肝脑涂 地④常自驯饲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对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概 括 和 分 析, 正 确 的 一 项 A.作者从驯养狸猫息鼠患一事中悟出一个道理,野生的禽兽,可以通过驯养来帮助人类。 B.作者入居的新含,因曾是富商的豪宅,故而老鼠洞特别多,以至于鼠白天也成群结队出 没。 C.作者驯养的狸猫,“憎鼠而喜爱”,文中“跃起”“张爪”“呀牙”“怒声”“搏击”就是此 特征的具体表现。 D.本文采用“比”的手法,以鼠喻小人,以“狸”喻君主,并指明欲除家鼠须用狸,欲除 朝鼠须用端人。 第Ⅱ卷(120 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中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 译文 (2)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从诗中“残”“尽”“飞”这些词语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是什么? (2)诗有言中之意,有言外之意,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要分析。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 弟,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陈情表》) (2)携幼入室 倚南窗以寄 傲 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辟》)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夕阳无限好 (美国)E·S·HL ①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带我去逛市集。我走失了,找来找去找不到她,只得独 自走回去。我东投西奔,指望撞见认得的东西。但到处全是陌生的房屋,看起来都像闭门却 扫、闲人莫入的样子。我不敢敲任何一家的门,走到荒僻空地上的一棵树旁,筋疲力尽地倒 在地上就睡着了。 ②醒来已是黄昏。落日淡淡的残照染红了烟囱和屋顶。指顾间,天色渐渐暗得成了一片 澄郁参半的深蓝,几乎像暮夜一般,第一颗明星出现了-我有求必应的星宿,果然又在那里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中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 译文: (2)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从诗中“残”“尽”“飞”这些词语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是什么? 答: (2)诗有言中之意,有言外之意,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 弟,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陈情表》) (2)携 幼入 室, 。 , 倚 南窗以寄 傲, 。 ,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辟》) 五、(2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 夕阳无限好 (美国)E·S·HILL ①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带我去逛市集。我走失了,找来找去找不到她,只得独 自走回去。我东投西奔,指望撞见认得的东西。但到处全是陌生的房屋,看起来都像闭门却 扫、闲人莫入的样子。我不敢敲任何一家的门,走到荒僻空地上的一棵树旁,筋疲力尽地倒 在地上就睡着了。 ②醒来已是黄昏。落日淡淡的残照染红了烟囱和屋顶。指顾间,天色渐渐暗得成了一片 澄郁参半的深蓝,几乎像暮夜一般,第一颗明星出现了--我有求必应的星宿,果然又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