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病原: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具有鞭毛,能运 动,有2000多种血清型。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为20°C-30℃,沙门氏菌不耐热,100℃时立 即死亡,70℃时5min,60℃经1h可被杀死。 水经氯化消毒5min可将沙门氏菌杀灭。沙门氏 菌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改 变。 流行特点:多发于夏秋季节,常集体发病。 中毒食品:肉类食品为主,鱼虾、蛋类、奶类 也可引起。污染途径有生前感染和屠后污染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病原: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具有鞭毛,能运 动,有2000多种血清型。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 为20°C-30℃,沙门氏菌不耐热,100℃时立 即死亡,70℃时5min,60℃经1h可被杀死。 水经氯化消毒5min可将沙门氏菌杀灭。沙门氏 菌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改 变。 流行特点:多发于夏秋季节,常集体发病。 中毒食品:肉类食品为主,鱼虾、蛋类、奶类 也可引起。污染途径有生前感染和屠后污染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食入少量的沙门氏菌不会引起 中毒,只有数量超过10万才会发病。主要 表现是急性胃肠炎,潜伏期较短,一般12- 24h,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 水样便,体温可达38℃以上,病程一般3-7 天,预后大多较好。 除胃肠炎型外,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还可 表现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 败血症型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食入少量的沙门氏菌不会引起 中毒,只有数量超过10万才会发病。主要 表现是急性胃肠炎,潜伏期较短,一般12- 24h,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 水样便,体温可达38℃以上,病程一般3-7 天,预后大多较好。 除胃肠炎型外,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还可 表现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 败血症型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近海细菌,海产品带菌率90%以上。在 含盐3%-4%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适宜温度 30-37°C。副溶血性弧菌抵抗力较弱,56°C 5min,或90°C 1min可被杀灭;1%食醋处理 1min可灭活。 流行特点:潜伏期短,常集体发病,夏秋季高 发,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但不巩固。 中毒食品:海产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胃肠道症状,病程1-3天, 预后较好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近海细菌,海产品带菌率90%以上。在 含盐3%-4%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适宜温度 30-37°C。副溶血性弧菌抵抗力较弱,56°C 5min,或90°C 1min可被杀灭;1%食醋处理 1min可灭活。 流行特点:潜伏期短,常集体发病,夏秋季高 发,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但不巩固。 中毒食品:海产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胃肠道症状,病程1-3天, 预后较好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病原: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适宜 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 7.4。常见致病 性葡萄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某些菌株, 其产生肠毒素的适宜条件是:pH6-7、温度 31-37℃、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及淀粉较丰 富、氧分压较低。葡萄球菌肠毒素分为5个 血清型,A 型毒性最强,B 型最耐热, 120℃加热20min仍保持部分活性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病原: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适宜 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 7.4。常见致病 性葡萄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某些菌株, 其产生肠毒素的适宜条件是:pH6-7、温度 31-37℃、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及淀粉较丰 富、氧分压较低。葡萄球菌肠毒素分为5个 血清型,A 型毒性最强,B 型最耐热, 120℃加热20min仍保持部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