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 2009.3 命题教师:韩秀玲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节选) 据统计,食品业每年花在食品添加剂上的投资高达200亿美元,生产商用这些食品添 加剂来改变食品的色、香、质和延长保质期,估计我们每个人每年要吃进六至七千克的食品 添加剂。 食品业常常为自己辩解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防止食物变坏,保护消费者免遭食 物中毒。但事实上,用于阻止有害微生物滋生的化学制剂(即防腐剂)和防止油脂变质的化 学制剂(即抗氧化剂)占食品添加剂总量的1%不到。大约90%的食品添加剂是装饰性的, 其中包括40种不同的染色化学制剂(多数在谷类食品、零食、糖果和饮料中),13种甜味 剂和4500种食品香料。此外还有乳化剂、稳定剂之类的食品加工助剂,它们的作用是使食 品中的水油混合在一起,常常添加在人造黄油和蛋黄酱等食品中。 如何管理这些化学添加剂?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任何化学制剂只要不在明令禁止 的名单上就可以添加到食品中。而现在大多数国家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添加剂才能在食品 中使用。1983年,欧盟采用 E-NUMBER编号系统,将数百种获准使用的添加剂列入许可 名单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宣布540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英国食品标准局的食品添加 剂部门负责人罗德里埃文斯博土解释了如何计算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程度。他说:“首先要获 得大量安全性资料,显示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研究结果由独立的科学专家进 行评估,如果可以接受,我们将根据这些结果确定毎种食品添加剂的日认可摄取量一--它 是指人在有生之年每天摄取多少添加剂不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银川一中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 学号__ 2009.3 命题教师:韩秀玲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 每小题 3 分) 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节选) 据统计,食品业每年花在食品添加剂上的投资高达 200 亿美元,生产商用这些食品添 加剂来改变食品的色、香、质和延长保质期,估计我们每个人每年要吃进六至七千克的食品 添加剂。 食品业常常为自己辩解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防止食物变坏,保护消费者免遭食 物中毒。但事实上,用于阻止有害微生物滋生的化学制剂(即防腐剂)和防止油脂变质的化 学制剂(即抗氧化剂)只占食品添加剂总量的 1%不到。大约 90%的食品添加剂是装饰性的, 其中包括 40 种不同的染色化学制剂(多数在谷类食品、零食、糖果和饮料中),13 种甜味 剂和 4500 种食品香料。此外还有乳化剂、稳定剂之类的食品加工助剂,它们的作用是使食 品中的水油混合在一起,常常添加在人造黄油和蛋黄酱等食品中。 如何管理这些化学添加剂?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任何化学制剂只要不在明令禁止 的名单上就可以添加到食品中。而现在大多数国家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添加剂才能在食品 中使用。1983 年,欧盟采用 E-NUMBER 编号系统,将数百种获准使用的添加剂列入许可 名单。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宣布 540 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英国食品标准局的食品添加 剂部门负责人罗德里·埃文斯博士解释了如何计算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程度。他说:“首先要获 得大量安全性资料,显示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研究结果由独立的科学专家进 行评估,如果可以接受,我们将根据这些结果确定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日认可摄取量—---它 是指人在有生之年每天摄取多少添加剂不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批评食品添加剂检测系统的人对多达250种获得使用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提出 怀疑。他们说,几乎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硏究都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但实验结果是否同样适 用于人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大多数研究是由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进行的。 科学政策专家埃里克米尔斯通说:“我认为应该让与食品添加剂生产商无关的独立实 验室进行检测并不断更新研究成果。此外我们还需要确定实验用鼠和人的相似度有多高。” 他说,应该多用经过人体证实的证据来下结论。他说:“如果你去问那些生产或使用食品添 加剂的相关行业工会,工会官员们会告诉你,工厂里的人会出现喘息不止、慢性头疼、出皮 疹等种种症状。但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却没有把这些证据包括在内。 1.下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食品添加剂可以强化食品颜色,增加香味,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阻止微生物滋生,防止食品霉变,使消费者避免食物中毒 C.食品添加剂一般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香料以及作为食品加工助剂的乳 化剂、稳定剂等 D.世界食品添加剂标准是欧盟1983年制定的,使用这个系统可以防止过量使用食品添 加剂。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半个世纪以前只要不是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就可使用,而现在世界各国规定只有 获得许可的添加剂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英国有关人士认为食品添加剂无害的标准是人一生在不威胁健康的情况下能够摄入 的量,而不是实验室结论 C.即使是与生产或使用添加剂有关的行业工会的官员也都会坦言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 康的危害 D.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的人最主要的怀疑理由是研究途径存在着问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食品添加剂中的香料,尽管其种类极多,但被欧洲主要国家认可并认为对人体无害 的却是极小一部分 B.食品安全不能只考虑添加剂,还要考虑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但最根本的办 法是多吃新鲜食品。 C.对食品添加剂检测系统持批评态度的人,其主要根据是只有极少数检测食品添加剂 的研究是在人身上进行实验 D.如果我们记住对人体有毒害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不吃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食物,就可
批评食品添加剂检测系统的人对多达 250 种获得使用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提出 怀疑。他们说,几乎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都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但实验结果是否同样适 用于人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大多数研究是由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进行的。 科学政策专家埃里克·米尔斯通说:“我认为应该让与食品添加剂生产商无关的独立实 验室进行检测,并不断更新研究成果。此外,我们还需要确定实验用鼠和人的相似度有多高。” 他说,应该多用经过人体证实的证据来下结论。他说:“如果你去问那些生产或使用食品添 加剂的相关行业工会,工会官员们会告诉你,工厂里的人会出现喘息不止、慢性头疼、出皮 疹等种种症状。但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却没有把这些证据包括在内。” 1.下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食品添加剂可以强化食品颜色,增加香味,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阻止微生物滋生,防止食品霉变,使消费者避免食物中毒。 C.食品添加剂一般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香料以及作为食品加工助剂的乳 化剂、稳定剂等。 D.世界食品添加剂标准是欧盟 1983 年制定的,使用这个系统可以防止过量使用食品添 加剂。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半个世纪以前只要不是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就可使用,而现在世界各国规定只有 获得许可的添加剂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B.英国有关人士认为食品添加剂无害的标准是人一生在不威胁健康的情况下能够摄入 的量,而不是实验室结论。 C.即使是与生产或使用添加剂有关的行业工会的官员也都会坦言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 康的危害。 D.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的人最主要的怀疑理由是研究途径存在着问题。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食品添加剂中的香料,尽管其种类极多,但被欧洲主要国家认可并认为对人体无害 的却是极小一部分。 B.食品安全不能只考虑添加剂,还要考虑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但最根本的办 法是多吃新鲜食品。 C.对食品添加剂检测系统持批评态度的人,其主要根据是只有极少数检测食品添加剂 的研究是在人身上进行实验。 D.如果我们记住对人体有毒害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不吃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食物,就可
以保持身体健康 、古诗文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题)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牡《赤壁》) (2)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前赤壁赋》) (4)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 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 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 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干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遺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 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 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元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 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干人,南逆仙埤。贼俯射永,洞其 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 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 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日 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 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以保持身体健康。 二、古诗文阅读。 (一)名篇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任选三题) ⑴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杜牡《赤壁》) ⑵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 ⑷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 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 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 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 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 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元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 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 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 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 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 “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 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放置 C.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规:谋划 D.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3分)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 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 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 拾残兵,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 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8.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4分)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 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3分) ②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3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11分) 送柴侍御王昌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放置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 (3 分)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 20 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 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 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 拾残兵,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 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 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8.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4 分)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 犹 能 驰 射 盘 马 奋 槊 常 讳 言 老 每 自 称 六 十 九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3 分) ②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3 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9—10 题(11 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9.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王昌龄的“明月何曾是两 乡”是“反说”。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反说”的理解。(5分) 10.为什么说本诗的关键字是“同”字?(6分)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15题。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 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日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处宅院 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 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2)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3)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丟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 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 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 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 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 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s)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 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 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6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9.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王昌龄的“明月何曾是两 乡”是“反说”。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反说”的理解。(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说本诗的关键字是“同”字?(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2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1-15 题。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 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一处宅院, 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 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 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 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 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 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 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 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 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