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解栈的类型定义:掌握顺序栈的表示和实现;掌握链栈的表示和实现;3、掌握利用递归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递归过程与递归工作栈:了解递归算法的效率分析栈与队列的定义和特点;栈的方法;表示和操作的实现;栈与递归;队列的表示和操作的实现。4、理解队列的类型定义;掌握循环队列的表示A和实现;5、了解自链队列的表示和实现:6、理解并掌握栈和队列的应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单元四串、数组和广义表符合度课程目标1、理解串的类型定义;了解串的抽象类型定O义;2、理解串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对应的各种运算的方法;掌握串的模式匹配算串的类型定义、存储结构及其法;了解next函数的定义及其求算;运算:数组的类型定义、存储结构、特殊矩阵的压缩;广义表的3、了解数组的逻辑结构定义和存储方式:熟悉定义和存储结构。.数组在以行序为主和列序为主的存储结构中的地址计算方法;4、理解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了解O特殊矩阵压缩存储的方法;了解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5、了解广义表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掌握广义O表中取表头、表尾的操作:6、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符合度树和二叉树课程目标单元五O掌握树的定义和相关术语:1、2、掌握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树和二叉树的定义、抽象数据类型定义;二叉树的性质和存储3、掌握二叉树遍历的递归和非递归算法:了解结构;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线索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在相应序列中的前驱和后树;树和森林;哈夫曼树及其应继之间的直接关系:用。O4、了解树的各种存储结构;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5、了解最优树的特性: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
栈与队列的定义和特点;栈的 表示和操作的实现;栈与递归; 队列的表示和操作的实现。 ◆ 2、理解栈的类型定义;掌握顺序栈的表示和实 现;掌握链栈的表示和实现; ⚫ 3、掌握利用递归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递 归过程与递归工作栈;了解递归算法的效率分析 方法; ◆ 4、理解队列的类型定义;掌握循环队列的表示 和实现; ◆ 5、了解自链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 6、理解并掌握栈和队列的应用;提高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 际操作技能; 单元四 串、数组和广义表 符合度 课程目标 串的类型定义、存储结构及其 运算;数组的类型定义、存储结 构、特殊矩阵的压缩;广义表的 定义和存储结构。 1、理解串的类型定义;了解串的抽象类型定 义; ⚫ 2、理解串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及其 对应的各种运算的方法;掌握串的模式匹配算 法;了解 next 函数的定义及其求算; ◆ 3、了解数组的逻辑结构定义和存储方式;熟悉 数组在以行序为主和列序为主的存储结构中的地 址计算方法; 4、理解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了解 特殊矩阵压缩存储的方法;了解稀疏矩阵的存储 方式; ◆ 5、了解广义表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掌握广义 表中取表头、表尾的操作; ⚫ 6、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 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单元五 树和二叉树 符合度 课程目标 树和二叉树的定义、抽象数据 类型定义;二叉树的性质和存储 结构;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 树;树和森林;哈夫曼树及其应 用。 1、掌握树的定义和相关术语; ◆ 2、掌握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 ⚫ 3、掌握二叉树遍历的递归和非递归算法;了解 线索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在相应序列中的前驱和后 继之间的直接关系; 4、了解树的各种存储结构;森林与二叉树的转 换; ⚫ 5、了解最优树的特性;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 法;
6、掌握哈夫曼编码和解码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图单元六符合度课程目标01、了解图的定义和有关术语;2、理解并掌握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了解图的十字链表和邻接多重表存储结构3、掌握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方?法;4、了解最小代价生成树的概念;掌握Prim构造图的定义和类型定义:图的存储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掌握克鲁斯卡尔构造最小生结构;图的遍历:图的应用。成树的算法;5、了解最短路径的概念;掌握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求最短路径:掌握拓扑排序算法和求关键路径的算法;6、通过图的应用操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查找单元七符合度课程目标O1、了解查找的基本概念、分类;2、理解和掌握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和分块查找;能够分析、计算出三种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3、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定义;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方法及其构造方法;了解二叉排序树的插入、删查找的基本概念;树表的查找;除算法;散列表的查找。4、了解平衡二叉树的定义;平衡二叉树的平衡O调整方法;;5、了解B-树的定义、B-树的查找:了解B+树的定义、B+树的查找6、理解散列表的基本概念:了解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掌握散列表的查找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排序符合度单元8课程目标
⚫ 6、掌握哈夫曼编码和解码的方法,提高自主学 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 实际操作技能; 单元六 图 符合度 课程目标 图的定义和类型定义;图的存储 结构;图的遍历;图的应用。 1、了解图的定义和有关术语; ⚫ 2、理解并掌握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邻接 表;了解图的十字链表和邻接多重表存储结构; ⚫ 3、掌握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方 法; ⚫ 4、了解最小代价生成树的概念;掌握 Prim 构造 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掌握克鲁斯卡尔构造最小生 成树的算法; ⚫ 5、了解最短路径的概念;掌握利用迪杰斯特拉 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求最短路径;掌握拓扑排序 算法和求关键路径的算法; ⚫ 6、通过图的应用操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 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 能; 单元七 查找 符合度 课程目标 查找的基本概念;树表的查找; 散列表的查找。 1、了解查找的基本概念、分类; ⚫ 2、理解和掌握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和分块查 找;能够分析、计算出三种算法的平均查找长 度; ⚫ 3、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定义;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方法及其构造方法;了解二叉排序树的插入、删 除算法; 4、了解平衡二叉树的定义;平衡二叉树的平衡 调整方法;; 5、了解 B-树的定义、B-树的查找;了解 B+树 的定义、B+树的查找 ⚫ 6、理解散列表的基本概念;了解散列函数的构 造方法;掌握散列表的查找方法;提高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 际操作技能; 单元 8 排序 符合度 课程目标
了解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方法的分类;1、O解内部排序方法的分类:掌握待排序记录的存储方式;了解排序算法效率的评价指标;2、掌握直接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掌握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掌握折半插入排序的算法;掌握希尔排序的算法;理解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掌握冒泡排序的3、.排序的基本概念;插入排序;交算法;掌握快速排序的算法;换排序:选择排序。4、了解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了解选择排序的+基本算法;O5、了解选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算法;6、理解对各种排序方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及其稳定性的分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排序的基本概念;插入排序;交 换排序;选择排序。 1、了解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方法的分类;了 解内部排序方法的分类;掌握待排序记录的存储 方式;了解排序算法效率的评价指标; ⚫ 2、掌握直接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掌握直接插 入排序的算法;掌握折半插入排序的算法;掌握 希尔排序的算法; ⚫ 3、理解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掌握冒泡排序的 算法;掌握快速排序的算法; ◆ 4、了解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了解选择排序的 基本算法; 5、了解选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算法; ⚫ 6、理解对各种排序方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 度及其稳定性的分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 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课程纲要课程基本信息系所计算机学院杨名轩授课教师(中文)计算机组成原理C中文授课课程名称口英文授课(英文)PrincipleCof computercomposition团必修口全年24大数据本班次学分课程编号2.5科1-2 班口选修口半年上课时间上课地点L3-610人数上限适修年级2024年级60课程网址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course/219272647.html二、课程大纲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C》课程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课程概述对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有较完整清新的认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对硬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突出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并实现工学结合,注重教、学、做合一。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趋势、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了解数制与编码、掌握定点数的表示、掌握浮点数的表示3、掌握定点数的四则运算、了解浮点数的四则运算、了解算术逻辑单元4、熟悉存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课程目标5、了解指令格式的表示方法、掌握寻址方式、了解典型指令6、理解指令执行过程、理解流水CPU7、了解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理解总线接口和总线通信8、了解外围设备概述、磁盘存储设备、了解常用输出设备和常用输入设备9、了解I/0系统的概述、理解I/0过程的程序直接控制关键词计算机组成、数据表示、数据运算、运算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CPU、总线、外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 C》课程纲要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大纲内容 系所 计算机学院 授课教师 杨名轩 课程名称 (中文)计算机组成原理 C (英文)Principle C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中文授课 英文授课 课程编号 班次 24 大数据本 科 1-2 班 学分 2.5 必修 选修 全年 半年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L3-610 人数上限 60 适修年级 2024 年级 课程网址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course/219272647.html 课程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 C》课程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本课 程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 对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有较完整清新的认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对硬 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突出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并 实现工学结合,注重教、学、做合一。 课程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趋势、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 了解数制与编码、掌握定点数的表示、掌握浮点数的表示 3、 掌握定点数的四则运算、了解浮点数的四则运算、了解算术逻辑单元 4、 熟悉存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主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 5、 了解指令格式的表示方法、掌握寻址方式、了解典型指令 6、 理解指令执行过程、理解流水 CPU 7、 了解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理解总线接口和总线通信 8、 了解外围设备概述、磁盘存储设备、了解常用输出设备和常用输入设备 9、 了解 I/O 系统的概述、理解 I/O 过程的程序直接控制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数据表示、数据运算、运算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CPU、总线、外设
课程要求(先修科目或先备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数字逻辑。能力指定阅读(教《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科书)《计算机组成原理》,周建敏、卜建高、张土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20。参考书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白中英、戴志涛,科学出版社,2019。评量方式(百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其中: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20%、考勤10%)分比)
课程要求(先 修科目或先备 能力) 先修课程: 计算机导论,数字逻辑。 指定阅读(教 科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 3 版)》: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周建敏、卜建高、张土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20。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白中英、戴志涛,科学出版社,2019。 评量方式(百 分比) 期末考试 60%、平时成绩 40%(其中:平时作业 10%、课堂表现 20%、考勤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