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殷人尊神 3、周人尊礼 四、《周易》及其思想: 1、《周易》的核心思想 2、正确理解爻和卦 3、 《周易》的影响 五、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 1、狞厉的美 2、线条的艺术 六、《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七、《周易乾卦》选读 思考与讨论: 1、浅析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领会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3、怎样理解"八卦太极图"? 4、试析《周易》的文化意义。 (五)春秋战国文化之一(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为人类"轴心时代"的意义,掌握孔孟思想的核心内容 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墨家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讨论结合法。 教学内容: 一、春秋战国的来历及社会性质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诸侯之间的兼并与战话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 (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春秋战国的来历及社会性质 二、春秋战国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三、孔子、孟子、荀子的学术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 一“之境。儒家学说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四、儒家的政治与人生境界 五、墨子与墨家学派及墨家的学术主张 前期墨家的思想,主要就是所谓”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 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是墨家哲学、政治思想的纲领,他们尽力宣传的十项教 义。 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为一时之"显学",可是到了汉代就衰落不显了。但是,墨家精神并未失传,汉 代以后的侠士是墨家"兼爱"精神的继承者。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 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 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 于儒学和道学。 思考与讨论: 1、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有什么关系? 2、比较说明儒家与墨家思想的异同 3、以先秦儒家思想有关的辩论题目进行辩论: (1)正方:儒家思想有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
2、殷人尊神 3、周人尊礼 四、《周易》及其思想: 1、《周易》的核心思想 2、正确理解爻和卦 3、《周易》的影响 五、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 1、狞厉的美 2、线条的艺术 六、《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七、《周易·乾卦》选读 思考与讨论: 1、浅析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领会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3、怎样理解"八卦太极图"? 4、试析《周易》的文化意义。 (五)春秋战国文化之一(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为人类"轴心时代"的意义,掌握孔孟思想的核心内容 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墨家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讨论结合法。 教学内容: 一、春秋战国的来历及社会性质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诸侯之间的兼并与战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 (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春秋战国的来历及社会性质 二、春秋战国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三、孔子、孟子、荀子的学术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 一"之境。儒家学说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四、儒家的政治与人生境界 五、墨子与墨家学派及墨家的学术主张 前期墨家的思想,主要就是所谓"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 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是墨家哲学、政治思想的纲领,他们尽力宣传的十项教 义。 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为一时之"显学",可是到了汉代就衰落不显了。但是,墨家精神并未失传,汉 代以后的侠士是墨家"兼爱"精神的继承者。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 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 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 于儒学和道学。 思考与讨论: 1、 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有什么关系? 2、 比较说明儒家与墨家思想的异同。 3、 以先秦儒家思想有关的辩论题目进行辩论: (1)正方:儒家思想有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
(2)反方:儒家思想不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 4、进行先秦诸子散文赏析交流读书讨论会。 (六)春秋战国文化之二(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与现代意义, 了解名家代表惠施与公孙龙的主要思想,了解阴阳家邹衍的九州说和五德始终说。 重点与难点:老庄思想;儒道互补。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老子的学术思想 1、道论 2、政治论 3、人生论 4、辩证思想 二、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1、道论 2、人生论 3、相对主义 4、认识论 三、庄子与先秦寓言 四、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因性思想的影响 2、无为思想的影响 3、超越思想的影响 4、批判思想的影响 五、道家的当代评价 1、重视生命的价值 2、崇尚自然和人性 3、超越一切 4、批判精神 六、儒道互补专题讨论 七、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1、西方的道家热 2、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的原因 八、惠子与公孙龙 九、邹衍思想 十、阴阳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积极方面:对天文、历法、星度、节令、物候、方位、地理的研究有成就,对古代科学的产生和发 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消极方面:神秘主义的不良影响(天人感应、谶纬等迷信思想;算卦、看相、测字、风水等方 术) 思考与讨论: 1、论述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列举《庄子》中的寓言和成语故事。 3、名家与阴阳家的思想特点。 4、 如何看待当今西方社会的道家热? 5、 阴阳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七)春秋战国文化之三(5学时)
(2)反方:儒家思想不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 4、 进行先秦诸子散文赏析交流读书讨论会。 (六)春秋战国文化之二(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与现代意义, 了解名家代表惠施与公孙龙的主要思想,了解阴阳家邹衍的九州说和五德始终说。 重点与难点:老庄思想;儒道互补。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老子的学术思想 1、道论 2、政治论 3、人生论 4、辩证思想 二、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1、道论 2、人生论 3、相对主义 4、认识论 三、庄子与先秦寓言 四、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因性思想的影响 2、无为思想的影响 3、超越思想的影响 4、批判思想的影响 五、道家的当代评价 1、重视生命的价值 2、崇尚自然和人性 3、超越一切 4、批判精神 六、儒道互补专题讨论 七、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1、西方的道家热 2、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的原因 八、惠子与公孙龙 九、邹衍思想 十、阴阳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积极方面:对天文、历法、星度、节令、物候、方位、地理的研究有成就,对古代科学的产生和发 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消极方面:神秘主义的不良影响(天人感应、谶纬等迷信思想;算卦、看相、测字、风水等方 术) 思考与讨论: 1、 论述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列举《庄子》中的寓言和成语故事。 3、 名家与阴阳家的思想特点。 4、 如何看待当今西方社会的道家热? 5、 阴阳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七)春秋战国文化之三(5学时)